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预制拼装技术的优势与实施难点探讨
唐枝波
大理州建投工程有限公司671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成为解决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紧张、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预制拼装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施工方法,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但也面临诸多实施难点。本文通过分析预制拼装技术的优势与实施难点,探讨其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论证。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预制拼装技术 优势 实施难点 案例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预制拼装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环境影响小等优势,逐渐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标准不统一、施工精度要求高等问题。本文将从优势、实施难点及案例分析三个方面,探讨预制拼装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一、预制拼装技术的优势
(一)施工效率高
预制拼装技术通过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现场只需进行拼装作业,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相比传统的现浇施工方法,预制拼装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现场作业时间。传统的现浇施工方法需要现场搭建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等一系列复杂工序,耗时较长且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而预制拼装技术将大部分工序转移到工厂内完成,现场只需进行构件的运输和拼装,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例如,在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采用预制拼装技术后,施工周期缩短了30%以上,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该项目全长5公里,传统施工方法预计需要18个月完成,而采用预制拼装技术后,实际施工周期仅为12个月。这不仅缩短了工期,还减少了对城市交通的干扰,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施工周期的缩短对缓解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预制拼装技术的工厂化生产模式还能够实现多工序并行作业,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例如,在工厂内生产预制构件的同时,现场可以进行地基处理和准备工作,两者互不干扰,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整体施工周期。这种高效的施工模式不仅适用于大型项目,在中小型项目中同样具有显著优势。通过预制拼装技术,施工单位能够更好地控制工期,减少因施工延误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此外,预制拼装技术的模块化设计还能够简化施工流程,减少现场作业的复杂性,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例如,在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项目团队通过模块化设计将管廊结构分为多个标准模块,每个模块在工厂内完成生产后运往现场进行拼装。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现场作业的复杂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质量可控性强
预制构件在工厂内生产,能够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避免了现场施工中因环境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工厂化生产的环境相对稳定,能够有效控制温度、湿度等变量,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达到设计要求。此外,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如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焊接技术,进一步提高构件的精度和质量一致性。例如,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通过预制拼装技术,实现了管廊结构的零缺陷交付,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该项目中,所有预制构件均在工厂内完成生产,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后才运往施工现场。检测内容包括构件的尺寸精度、表面平整度、混凝土强度等多项指标,确保每一块构件都符合设计要求。在现场拼装过程中,由于构件的精度较高,拼装作业更加顺利,减少了因构件不合格导致的返工和调整。此外,预制拼装技术的标准化生产模式还能够提高整体工程的质量一致性。在传统施工方法中,不同施工班组的技术水平和操作习惯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工程质量参差不齐。而预制拼装技术通过工厂化生产,能够实现构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确保每一块构件的质量都达到统一标准。这种高质量的建设成果不仅提高了工程的使用寿命,还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例如,在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项目团队通过标准化生产模式,确保了所有预制构件的质量一致性,从而提高了整体工程的质量水平。这种高质量的建设成果不仅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还为施工单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环境影响小
预制拼装技术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噪音、粉尘和建筑垃圾,降低了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传统的现浇施工方法需要在现场进行混凝土搅拌、浇筑和养护,这些工序会产生大量的噪音、粉尘和废水,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施工现场的噪音和粉尘污染常常引发居民投诉,甚至影响项目的正常推进。而预制拼装技术将大部分工序转移到工厂内完成,现场只需进行构件的拼装,显著减少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在某城市中心区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采用预制拼装技术后,施工现场的噪音和粉尘排放量减少了50%以上,得到了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该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周边有多所学校、医院和居民区,对施工环境的要求非常高。通过采用预制拼装技术,施工单位不仅减少了噪音和粉尘污染,还大幅降低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在传统施工方法中,现场浇筑混凝土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和废水,而预制拼装技术通过工厂化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浪费,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此外,预制拼装技术还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周边交通和居民生活的长期干扰。这种环保优势不仅符合现代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还为施工单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例如,在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项目团队通过采用预制拼装技术,不仅减少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还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对周边交通和居民生活的长期干扰。这种环保优势不仅得到了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还为施工单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预制拼装技术的实施难点
(一)技术标准不统一
目前,预制拼装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这导致不同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增加了技术实施的难度。预制拼装技术涉及多个环节,包括构件的设计、生产、运输和拼装,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技术标准来指导。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往往采用不同的技术参数和工艺方法,导致预制构件的通用性较差。例如,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因技术标准不统一,导致预制构件与现场施工不匹配,延误了工期。该项目在设计阶段采用了某一种技术标准,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预制构件的尺寸和连接方式与现场条件不符,不得不重新调整设计方案和生产工艺,导致工期延误了两个月。这种问题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还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度。此外,技术标准的不统一还增加了施工单位的风险。在没有明确标准的情况下,施工单位需要根据项目特点自行制定技术方案,这不仅增加了技术难度,还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例如,在某项目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施工单位在设计预制构件时采用了较高的安全系数,导致构件尺寸偏大,增加了运输和拼装的难度。而在另一个项目中,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了较低的安全系数,结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构件开裂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表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是制约预制拼装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是推广预制拼装技术的关键。通过制定行业标准,能够提高预制构件的通用性和互换性,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为预制拼装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此外,统一的技术标准还能够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例如,通过制定统一的连接件标准,可以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预制构件之间的互换使用,提高施工的灵活性和效率。同时,统一的技术标准还能够为施工单位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减少因技术参数不一致导致的质量问题。总之,技术标准的不统一是预制拼装技术实施中的一大难点,需要通过行业协作和政策支持来解决。
(二)施工精度要求高
预制拼装技术对施工精度要求极高,任何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拼装失败。这对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施工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制构件的拼装过程需要精确的测量和定位,以确保每一块构件都能够准确对接。例如,在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因施工精度不足,导致预制构件拼装时出现错位,不得不重新调整,增加了施工成本。该项目中,预制构件的拼装误差要求控制在毫米级别,但由于现场测量设备的精度不足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导致拼装过程中出现了多次错位现象。每次错位都需要重新调整构件位置,不仅耗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还增加了施工成本。此外,预制拼装技术对施工设备的要求也非常高。传统的施工设备往往无法满足预制拼装的精度要求,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自动化拼装机械。这些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成本较高,增加了施工单位的经济压力。例如,在某项目中,施工单位为了满足拼装精度要求,采购了高精度的全站仪和激光定位设备,但这些设备的价格昂贵,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进一步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提高施工精度是推广预制拼装技术的关键。通过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能够有效提高拼装精度,减少施工误差,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例如,在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施工单位通过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度,从而有效减少了拼装误差。此外,施工单位还引进了自动化拼装机械,通过机械臂和传感器实现构件的精准定位和拼装,进一步提高了施工精度。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还缩短了施工周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总之,施工精度要求高是预制拼装技术实施中的一大难点,需要通过技术培训和设备升级来解决。
(三)成本控制难度大
虽然预制拼装技术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但其初期投资成本较高,尤其是在小规模项目中,成本优势不明显。预制拼装技术需要建立专门的预制构件工厂,采购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运输工具,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此外,预制构件的生产和运输成本也较高,特别是在远距离运输的情况下,运输成本会进一步增加。例如,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因规模较小,采用预制拼装技术后,单位成本比传统施工方法高出20%,给项目预算带来了较大压力。该项目全长仅2公里,预制构件的生产规模较小,无法充分发挥工厂化生产的规模效应,导致单位成本较高。此外,由于项目所在地距离预制构件工厂较远,运输成本也大幅增加。这种成本压力不仅影响了项目的经济效益,还限制了预制拼装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是推广预制拼装技术的关键。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和降低运输成本,能够有效降低预制拼装技术的总体成本,提高其经济性和竞争力。例如,在某项目中,施工单位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了预制构件的生产时间和材料浪费,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施工单位还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了设备的闲置时间,进一步降低了设备折旧和维护成本。在运输方面,施工单位通过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采用高效的运输工具,降低了运输成本。例如,在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施工单位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生产,减少了预制构件的种类和数量,从而降低了运输成本。此外,施工单位还与物流公司合作,采用多式联运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项目的经济效益,还为预制拼装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总之,成本控制难度大是预制拼装技术实施中的一大难点,需要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设备利用率来解决。
三、案例分析: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一)项目背景
某城市为缓解地下空间资源紧张问题,启动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项目全长5公里,采用预制拼装技术进行施工。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周边有多所学校、医院和居民区,对施工环境的要求非常高。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条集电力、通信、给排水等多种管线于一体的地下综合管廊,以解决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紧张问题,提高基础设施管理水平。项目团队经过多次论证,决定采用预制拼装技术进行施工,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此外,项目团队还考虑到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压力和环境敏感性,预制拼装技术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通过这一技术,项目团队希望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树立标杆,推动预制拼装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广泛应用。
(二)技术应用
项目团队通过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现场进行拼装作业。施工过程中,采用了高精度测量设备和自动化拼装机械,确保了施工精度。预制构件的生产在专门的工厂内完成,工厂内配备了先进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焊接设备,确保每一块构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都达到设计要求。在现场拼装过程中,项目团队使用了高精度的全站仪和激光定位设备,确保每一块构件都能够准确对接。此外,项目团队还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法,将管廊结构分为多个标准模块,每个模块在工厂内完成生产后运往现场进行拼装。这种模块化设计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现场作业的复杂性。例如,项目团队将管廊结构分为标准节段和特殊节点,标准节段在工厂内批量生产,特殊节点则根据现场需求定制生产,从而实现了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升。
(三)实施效果
项目施工周期缩短了25%,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得到了业主和监管部门的高度认可。此外,施工现场的环境影响显著降低,周边居民对项目的支持度大幅提升。通过采用预制拼装技术,项目团队不仅缩短了工期,还提高了工程质量,减少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施工周期的缩短和环境污染的减少得到了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此外,项目的高质量建设成果也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例如,项目团队通过预制拼装技术实现了管廊结构的零缺陷交付,确保了管廊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这种高质量的施工成果不仅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长期运行奠定了基础,还为施工单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四)经验总结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表明,预制拼装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技术标准不统一和成本控制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通过不断完善技术标准、提高施工精度和优化成本控制,预制拼装技术将在未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际案例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例如,项目团队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预制拼装技术的成功应用离不开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未来,行业应加快制定相关技术规范,推动预制拼装技术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应用。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加强成本控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降低运输成本,进一步提高预制拼装技术的经济性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现辰.智能化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与管理研究[J].建设科技,2024,(22):74-77.
[2]高韵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投资及运营成本的研究[J].工程经济,2021,31(05):11-14.
[3]钟源红.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及建设运营模式分析[J].风景名胜,2021,(05):0359-0359.
[4]黎才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处理措施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1,(01):151-152.
[5]吕计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居业,2020,(08):30-30+32.
[6]张东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0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