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学物理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

作者

董家卓 高飞

沧州师范学院 河北省沧州市

摘要:探讨中学物理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可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分析渗透的意义,如提升学生兴趣、培养科学精神。研究渗透的策略,包括结合物理知识讲解传统文化故事、将传统技艺与物理原理融合等。通过有效渗透,促进中学物理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渗透

引言: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成为热点。中学物理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意义重大。既能传承文化,又能为物理教学注入新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下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1.中学物理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1.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物理学往往被学生认为是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大量的公式、定理和实验让部分学生望而却步。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当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时,就像是给枯燥的知识注入了鲜活的灵魂。例如,古代的天文观测知识与现代物理中的天体力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讲述古人如何通过观测星象来预测气候变化、制定历法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在古代就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想要深入探究这些古代智慧背后的物理原理。

1.2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有着独特的价值。科学精神包括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创新精神等多个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体现科学精神的元素。从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来看,如张衡发明地动仪,他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凭借着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成功制造出能够监测地震的仪器。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例如“格物致知”的理念,强调通过对事物的探究来获取知识,这与现代物理教学中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物理规律的方法相契合,严谨地对待每一个物理现象和数据,从而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1.3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中学物理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文化在科学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有着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血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物理课堂的重要性。以初中物理“杠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整合并分析相关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育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与学生共同探讨,以此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体现

2.1传统物理知识的呈现

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传统物理知识的呈现。中国古代在天文、力学、光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卓越的研究成果。在天文学方面,古人对天体的观测非常细致。例如,早在战国时期就有甘德和石申编制的星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笔者针对将中华传统文化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这一主题,展开了如下工作:1.通过查阅文献,对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阐述了研究意义,并论述中华传统文化在力学、热学、光学及电磁学中的应用情况。“力,形之所以奋也”这句表述,简单而准确地定义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这些传统物理知识的呈现,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2文化故事与物理原理结合

文化故事与物理原理的结合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体现。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流传着无数富有哲理和科学内涵的文化故事。这些故事能够生动地诠释物理原理。以曹冲称象为例,这个故事背后蕴含着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曹冲通过将大象的重量等效为石头的重量,巧妙地解决了无法直接称量大象的难题。这种等效替代的思想在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如在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就用到了类似的思想。再如,“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讲解物体的相对运动原理。剑相对于船是静止的,但船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所以在船移动后按照船上的标记去寻找剑是找不到的。

2.3传统技艺中的物理智慧

传统技艺中充满了物理智慧,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体现形式之一。中国传统的陶瓷制作技艺就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陶瓷烧制过程中,涉及到热传递、物质的状态变化等物理原理。陶瓷工匠需要精确控制窑炉的温度,使泥土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变化最终成为精美的陶瓷制品。又如中国的造纸术,从纤维的提取到纸张的成型,涉及到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等多方面的物理知识。造纸过程中,纤维在水中的悬浮和沉淀需要遵循流体力学的规律,而纸张的强度则与材料力学中的纤维交织结构有关。

3.中学物理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

3.1优化课程设计

中学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归根结底就是人文底蕴,而对于人文素养的构建,便需要教师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并将其应用在物理教育教学中。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梳理出物理教学中的各个知识点,然后挖掘与之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在讲解电学知识时,可以引入古代的司南(指南针)相关知识,因为司南的发明与地球磁场有关,在课程结构上,要合理安排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顺序。可以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文化故事入手,如“小孔成像”的故事,然后逐渐引入更复杂的传统物理知识,如《墨经》中的光学论述。

3.2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对于中学物理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至关重要。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了更好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需要采用更加多样化、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物理教学情境。比如在讲解声音的传播时,可以创设古代战场的情境,通过讲述古代战争中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击鼓进军、鸣金收兵)的故事,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还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研究传统文化中的物理问题。

3.3开展实践活动

开展实践活动是中学物理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物理智慧。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榫卯结构的精妙之处,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其背后的静力学原理。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与物理知识的融合。还可以开展古代天文观测实践活动,让学生使用简单的自制天文仪器,如简易的浑天仪模型,去观测天体的位置和运动轨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天文观测的意义以及其中蕴含的物理规律。

结束语:中学物理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是可行且必要的。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资源、采用有效渗透策略,能让物理教学更具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未来应持续探索,让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绽放更耀眼光芒。

参考文献:

[1]吴若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中学物理教学探索——以初中物理“杠杆”教学为例[J].物理之友,2024,(03):28-30+34.

[2]蔡淇.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24.

[3]钟慧英.谈“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08):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