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发展的德育评价机制创新及实践研究
于淼
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通化 13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新时期,职业院校德育工作需要不断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职业院校学生发展的德育评价机制,以期为我国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发展;德育评价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对学生德育的评价主要是以专业课考核为主要内容,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充分反映职业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也不能有效地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建立学生德育多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需要实施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职院校德育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德育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不足。在新时期,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在快速发展,但部分高职院校的德育内容却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内容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德育方法的单一性和陈旧性。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德育方法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课堂讲授、理论灌输等模式上,缺乏创新和多样性。这种单陈旧的德育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难以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再次,德育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元性。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学生在面对各种信息和价值观的冲击时,往往容易出现困惑和迷茫。这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
二、职业院校学生德育评价的问题分析
职业院校的办学目的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客观来说,职业院校大多数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学习能力与学习动机也不强。从总体来看,职业院校毕业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但其应用能力仍处于初级阶段,面对社会往往会有一种无力感。大多数的职业院校学生不愿意在学习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可是他们精力旺盛,需要寻找一种方式来释放自己的压力、释解旺盛的精力。如果教育和管理不当,就会出现酗酒、赌博、校园暴力等问题,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如何有效管理学生是职业院校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职业院校需要通过德育评价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管理,使学生从评价中认清自己,并调整自己,不断地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职业院校学生德育评价的运作机制与实践研究
1.以过程化为特点的学科评价方式
“过程化”是将测验的内容进行过程分解,将测验的重点放在过程上,使测验起到监督、反馈、激励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动力,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比如实践训练,它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训练技术能力的过程。教师要避免采用传统的测验方式来考核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不能只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而要增加过程性评价。教师应以实践训练活动为载体,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和真实体验,并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动态评价,及时反映学生在各个学习、训练环节中的实际情况,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学生在整个实践训练过程中的表现。这种评价能更好地突出动手能力在整个实践训练中的作用,更好地正面激励学生,使之更加积极地参加实训操作,从而习得技术,提高技能。学校应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过程性动态评价平台(简称学科评价平台)对学生进行弹性化评价,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尽可能以量化评价为主,以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日常学习情况。
2.以规范化为特征的德育评价方式
职业院校针对学生的特点,加强德育的教育引导和规范管理是提升素质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当中,不少职业院校没有严格制定和执行德育评价,因此学生的行为、语言、礼仪等都与所期望的相去甚远。有的学生过度关注个人利益、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有的学生爱占小便宜,行为不端,损人利己;有的学生语言粗俗、不文明、不礼貌,甚至放荡不羁,涵养低;有的学生不注意卫生,乱扔、乱放东西,导致宿舍又脏又乱等。因此职业院校要有学生德育方面的细化评价,不能停留在期末的模糊的定性评估上。过去教师往往侧重肯定学生成绩,很少指出其不足,或比较委婉地评价其不足,往往起不到客观评价、有效引导的作用。德育评价需要从细节、小处着手,围绕培养过程,围绕发展与成长,让学生把纪律要求逐步转化为自觉认同,把抗拒的心理逐步转化为自觉行动。
3.以凝聚引导、激励鼓舞为特点的德育评价方式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教育要贴近生活,以实例说明,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从本质上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和内容单一、理论与实际不符等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产生有效的德育效果。此外,由于教师不注重德育评价工作,学生不能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自己,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人格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德育评价,并注意下列问题。
文献综述
[1] 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的优化及其实践[J]. 马丽.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01)
[2] 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立足点[J]. 马丽;李新宇;曹海洋;崔皓.西部素质教育,2023(20)
[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精准化教学路径探究——以南京L大学为例[J]. 李江;孙兆延.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3(08)
[4] 高职思政课“六环联动”精准帮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周悟;陈小飞.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3)
基金项目: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项目2024MKZY04《基于学生发展的德育评价机制创新及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