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能源驱动下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的节能优化方案研究

作者

高伟

云南省外事外语职业学院651701

摘要:本研究聚焦于新能源驱动下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的节能优化,深入分析当前污水处理能耗居高不下、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从技术、经济、环境等多维度探讨新能源引入的可行性,通过多个实际案例详细阐述节能优化方案,涵盖新能源利用方式、设备升级及智能控制策略等,旨在为污水处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兼具创新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能源;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节能优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污水处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能耗高,而新能源的兴起为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的节能优化带来新契机。如何高效利用新能源,优化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一、新能源在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现状

(一)太阳能的应用

太阳能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正稳步增长。以某大型污水处理厂为例,其厂房屋顶面积广阔,具备良好的光照条件。该厂精心安装了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板阵列,采用高效单晶硅光伏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些光伏板所产生的电能,通过智能配电系统,精准分配至部分自动化设备,如水质监测传感器、部分水泵及照明系统等。据专业统计,在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后,该厂每年减少了约 30% 的传统电能消耗。这不仅有效降低了对传统电网供电的依赖,还显著降低了运行成本,每年节省电费支出达数百万元,同时减少了大量因发电产生的碳排放,实现了经济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二)风能的应用

在风力资源丰富的沿海地区及高原地区,部分污水处理厂积极尝试利用风能。比如位于内蒙古高原的某污水处理厂,周边地势开阔,常年风力充足。该厂设置了多台小型风力发电机,采用先进的变速恒频技术,能根据不同风速调整叶片角度和转速,以实现最佳发电效率。这些风力发电机与电网形成互补供电模式,当风力强劲时,风力发电机全力运转,除满足厂内自动化设备用电需求外,多余电能通过并网逆变器反馈至电网。

(三)生物能的应用

生物能在污水处理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一些污水处理厂利用污水中富含的有机物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在发酵过程中,通过精确控制温度、酸碱度等参数,提高沼气产生效率。产生的沼气经脱硫、脱水等净化工艺处理后,可作为优质燃料驱动专门的沼气发电机,为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稳定动力。如南方某污水处理厂,通过优化厌氧发酵工艺,配合先进的沼气净化设备,其生物能发电满足了厂内约 40% 的电力需求。这不仅减少了对外部能源的依赖,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将原本废弃的有机物转化为清洁能源,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源循环利用。

二、新能源驱动下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节能优化策略

(一)优化自动化控制系统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全方位实时监测。在水质监测方面,运用高精度的在线水质传感器,可实时检测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关键指标;通过超声波流量传感器,能精准掌握污水水量变化;利用各类设备运行状态传感器,实时反馈水泵、风机等设备的转速、振动、温度等参数。基于这些海量数据,智能控制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精准调控设备运行。

(二)能源存储与管理

引入储能设备是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问题的关键举措。以安装锂电池储能系统为例,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电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在新能源发电充足时,如阳光强烈的白天或风力较大时段,将多余电能存储至锂电池中。当新能源发电不足,如夜晚或无风天气,或遇到用电高峰时,锂电池释放存储的电能,保障污水处理厂自动化设备的稳定运行。同时,建立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电表、能量监测仪等设备,对厂内能源的生产、存储、消耗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能源分配策略,合理调度新能源发电、储能设备放电及电网供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整体能源利用率提升约 15% - 20%。

(三)设备升级与改造

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升级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将传统曝气设备更换为高效节能的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采用特殊材质和结构设计,能产生微小气泡,增加气泡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氧气转移效率。相比传统曝气设备,可降低曝气能耗 30% 以上。对于老化的水泵,通过对叶轮进行优化设计、更换高效电机等改造措施,使其适应新能源供电模式。

三、新能源驱动下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节能优化实践案例分析

(一)[案例城市] 污水处理厂节能改造

[案例城市] 污水处理厂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设备老化,能耗较高。为响应节能减排政策,该厂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节能改造。引入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厂房屋顶和闲置空地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总装机容量达 [X] 兆瓦;同时,在周边空旷区域设置多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此外,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安装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控制软件。改造后,经专业机构评估,该厂综合能耗降低了约 40%。每年节省电费支出高达 [具体金额] 数百万元,不仅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还大幅减少了碳排放,成为当地污水处理行业节能改造的典范。

(二)某新建污水处理厂的节能设计

某新建污水处理厂在规划阶段就秉持新能源驱动理念,构建了完善的太阳能、生物能利用体系。在厂区建设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采用高效双面光伏组件,增加发电效率。利用厂内污水进行厌氧发酵,建设大型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和供热。结合先进自动化控制技术,运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实现对污水处理全流程的精准控制。经运行评估,该厂能源自给率达到约 6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成为污水处理节能示范项目,吸引众多同行前来参观学习,为新建污水处理厂的节能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工业污水处理厂的节能实践

某工业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化工、印染等行业产生的污水,水质复杂,处理难度大,能耗高。该厂通过引入新能源,在厂区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为部分设备供电。同时,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安装智能电表、水表及设备运行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数据。针对工业污水水质复杂特点,优化处理工艺,采用高级氧化技术、膜生物反应器等先进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在满足工业污水处理需求的同时,实现节能目标。经统计,改造后该厂能耗降低了约 35%,在保障工业生产污水达标排放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四)农村污水处理站的节能应用

在农村地区,某污水处理站利用太阳能供电,解决了偏远农村地区电网供电不稳定和建设成本高的问题。该污水处理站配备自动化小型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太阳能板产生的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为设备运行提供稳定电力。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和水质情况。该模式不仅节能,还降低了运行维护难度,无需专业运维人员常驻。据统计,相比传统电网供电的污水处理站,其运行成本降低了约 50%,为农村污水处理提供了可推广经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四、结束语

新能源驱动下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的节能优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多种新能源的综合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以及设备升级改造等策略,结合实际案例的成功实践,为污水处理行业的节能发展提供有效参考,助力实现环保与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蒋富海, 陈亚松, 张显忠, 程俊. 污水处理厂提标扩量协同增效的实践应用[J]. 中国市政工程, 2023, (03): 41-46+55+114-115.

[2] 蒋富海, 王琴, 张显忠, 陈覃. 城镇污水治理与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双控研究[J]. 中国市政工程, 2022, (05): 42-47+121-122.

[3] 张艳辉, 李张卿, 纪海霞, 程树辉, 高伟楠, 张欣蕊. 提质增效后污水处理厂耐冲击能力分析[J]. 给水排水, 2021, 57 (06): 24-28+35.

[4] 黄代存. 炼化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措施及效果[J]. 中外能源, 2021, 26 (03): 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