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对受众认知构建的影响研究

作者

王愿如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012000

摘要:本研究借助多案例对比,深入剖析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对受众认知构建的影响,可视化呈现凭借其独特的视觉优势,不仅高效吸引受众,同时降低信息理解的门槛,激发受众进行深入思考。但数据新闻可视化也存在视觉设计不完善,信息准确性存疑以及互动功能欠佳等问题,从优化设计,保证信息质量与强化互动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为数据新闻可视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其在信息传播中更好地服务受众认知构建。

关键词: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受众认知;多案例对比

信息爆炸的时代中,新闻传播形式不断革新,数据新闻可视化以新兴报道形式改变着受众获取与理解信息的方式,借助图形,图表和地图等可视化手段,复杂的数据与信息可以直观且生动地呈现,传统文字报道在信息传递上的局限性正逐渐消除,研究多案例后深入对比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呈现形式对受众认知构建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媒体机构更好地把握受众需求,提升传播的效果,同时也为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支撑。

一、数据新闻可视化对受众认知构建的积极影响

(一)快速吸引受众注意力

数据新闻可视化在海量信息中凭借独特的视觉特性迅速脱颖而出,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腾讯新闻在热点事件报道中,例如国际体育赛事的动态赛程图与运动员数据雷达图等可视化表达方式,把赛事进程和运动员的表现以直观的视觉形式呈现。色彩运用,动态呈现以及简洁标注等让信息辨识度极大地被提升,使得受众浏览新闻时快速地被吸引并产生对新闻内容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凭借快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数据新闻可视化在信息传播的初始阶段就占据了优势,为后续受众的认知构建奠定了基础。

(二)助力受众理解复杂信息

数据新闻包含大量复杂数据与抽象内容,传统文字报道处理这些内容时,受众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梳理理解,数据新闻可视化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图形等形式,使复杂信息简单化,形象化。例如财新网宏观经济数据报道中,折线图展示经济增长趋势,饼状图分析产业结构占比,动态动画解释经济政策传导机制,通过可视化呈现,受众清晰看到数据关系,轻松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逻辑,降低信息理解难度,高效获取有价值信息,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构建更全面深入。

(三)激发受众的思考与探索

数据新闻可视化作品达到优秀的层次,就不仅能够传递信息,更可以激发受众思考与探索欲望,新华网报道社会热点问题时采用对比图表,时间轴等可视化形式,引导受众对不同地区与不同时期事件进行对比分析,思考事件原因,影响及发展趋势。可视化作品中添加引导性注释与问题,促使受众主动整合零散信息,形成观点看法,这种方式培养受众批判性思维,使受众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主动思考者,推动受众深入进行新闻事件的认知挖掘。

二、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影响受众认知构建的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 视觉设计混乱对认知体验的影响

部分数据新闻可视化作品的视觉设计问题突出,设计元素过度堆砌,色彩搭配混乱无章,信息主次难以分清,页面效果杂乱无章,一些地方媒体在报道本地民生新闻时,过多使用鲜艳且冲突的颜色,同时增加复杂的动画形式,文字与图表排版缺乏逻辑性,使受众难以获取有效信息,为应对这一现象,简洁明了的设计原则应为遵循依据,根据新闻内容特征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形式,合理处理色彩与排版问题,强化重点信息表达,确保设计形式与传播内容的逻辑层次,提升受众的视觉体验和信息获取效果。

(二) 信息传递失准导致受众认知偏差

数据新闻可视化过程中,信息传递失真和误导受众的现象并不少见,部分媒体为吸引眼球,在选取与处理数据时存在偏重某一方面的状况,故意对新闻事件的影响做夸大或缩小的处理。比如一些自媒体在商业新闻报道中对数据进行选择性使用,导致受众对企业发展状况的判断发生偏移,同时,可视化设计阶段也存在数据解读和呈现方式失当的现象,如坐标轴刻度的调整不合理,信息就失真,解决此类问题要求媒体严格把控数据来源,确保数据的真实与可靠性,在可视化设计中准确完成数据的解读和呈现,为受众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内容。

(三) 互动功能缺失制约受众参与

互联网的发展使新闻受众对互动性的需求日益增强,目前许多数据新闻可视化作品存在互动功能的缺陷,受众只能被动观看,无法参与新闻内容的探索。多数传统媒体网站和APP上的可视化新闻以静态图表或图片形式展示,受众无法根据自身需求筛选和分析数据,即便部分作品设置了互动功能,也存在响应延迟和操作复杂等问题,降低了受众的参与热情,为提升互动性,可视化作品中可以添加丰富的互动功能,如点击,滑动,缩放等,简化操作流程,及时响应受众需求,增强受众的参与感。

(四) 专业人才短缺制约行业发展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发展要求具备新闻传播理论素养,同时又需要处理数据和设计可视化内容的综合型专业人员,但目前高校与培训机构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存在缺陷,课程设置未能完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媒体机构内部同样缺乏对员工进行系统化培训的举措,导致专业人才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课程设置需要优化,应强化数据新闻与可视化相关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媒体机构也应对在职人员进行数据素养与可视化设计水平的提升培训,为数据新闻可视化提供人才保障。此外,行业协会可发挥桥梁作用,组织数据新闻可视化领域的经验交流活动和专业竞赛。一方面,通过交流活动让从业者分享实践心得与前沿技术,促进人才知识更新;另一方面,竞赛能挖掘有潜力的新人,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还可以吸引跨专业人才加入,鼓励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人员转型参与,利用技术优势与数据新闻可视化相结合。多方共同发力,逐步缓解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推动数据新闻可视化行业持续繁荣发展。

结束语:多案例对比分析揭示数据新闻可视化对受众认知构建呈现积极与问题并重的特征,媒体为在受众认知构建中发挥更积极影响,需优化视觉设计,确保信息准确,增强互动体验且加大人才培养,技术与行业的发展使数据新闻可视化有望持续创新,助力受众形成全面准确的认知,在新闻传播领域提供更优质的新闻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昕.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新闻传播的创新路径[J].传播与版权,2024(13):1-38.

[2]刘阳.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的传播策略[J].东西南北,2024(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