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要点分析
王文霞 孙延聪
烟台达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电气安全和使用功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和操作不当,往往导致出现质量通病,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和使用效果。针对建筑电气安装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如接地不良、线路敷设不规范和配电箱安装不当等,本文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科学的防治要点。通过加强施工规范和质量管理,有效预防质量通病的产生,提升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水平和安全性能。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质量通病
一、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分析
(一)接地系统施工不规范
接地系统施工不规范是建筑电气安装中的常见质量通病之一,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用电安全。由于接地系统不规范,常常导致接地电阻过大或接地不可靠,无法有效释放电流,造成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缺乏专业技能或施工方案不合理,接地极材料选择不当,接地电阻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在某些建筑工程中,接地极深度不足或埋设位置选择不合理,导致接地效果明显降低。在敷设接地线时,常因线径不足或焊接工艺不规范,导致接地线断裂或连接松动,影响整体接地效果。接地系统维护不到位,使得接地电阻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无法保证稳定的接地性能。
线路敷设不规范
线路敷设不规范是建筑电气安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直接影响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实际施工中,线路敷设往往存在布线凌乱、线缆松散和固定不牢固等问题,容易引发短路和断线故障。在线路穿管过程中,施工人员未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导致线路分布不合理或弯曲半径不足,造成管路堵塞和线缆受损。在穿线操作中,由于施工工具使用不当或管道连接不牢固,线缆在拉动过程中受力过大而损坏。在明敷线路施工中,由于固定卡具不足或布线走向不直,造成线路下垂或悬空,影响美观和安全性能。线路标识不清晰,难以在后期维护中准确辨识线路位置和功能。
配电箱安装不符合规范
配电箱安装不符合规范是建筑电气安装中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包括配电箱安装位置不合理、固定不稳固和内部布线混乱。在配电箱安装高度不符合标准或位置设置在潮湿区域,容易导致箱体锈蚀和绝缘性能下降。在内部布线过程中,由于未按照相序要求连接,导致电路混乱和故障频发。在配电箱进线和出线端未进行规范化布置,造成线缆交叉缠绕,不仅不便于检修,还易引发短路和过载。在配电箱内安装空气开关和断路器时,由于规格选择不当或安装操作不规范,导致保护功能失效,无法有效保护电气设备。
二、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防治要点
(一)规范接地系统施工确保安全性能
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对现场土壤电阻率进行全面测量,确保接地极的布设位置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接地极的材料选择要优先采用耐腐蚀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如铜棒、镀锌钢棒等,以确保长期稳定的导电性能。在施工过程中,接地极的埋设深度应结合土质和地下水位科学确定,避免接地电阻过高导致接地性能失效。接地导线的敷设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采用专用连接夹或焊接工艺,保证接头处连接牢固可靠,避免因连接松动引发安全隐患。接地系统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接地电阻测试,并进行多次重复测量,确保测试数据稳定可靠。测试合格后,及时做好记录存档,标明接地点和电阻值,以便后期维护和定期检测。施工完成后,应建立接地系统巡检制度,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及时清理和维护接地体周围的杂物和腐蚀物,防止因长期积累而导致接地效果减弱。
规范线路敷设确保线路安全稳定
在线路敷设之前,应全面审核施工图纸,确保设计布局合理科学。在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预留线路走向,进行合理的线路规划,避免因走线不当造成交叉和堆叠。在管线穿设时,施工人员应选择适当规格的保护管材,确保管径能够满足线路穿设需求。在穿线操作中,应使用专业穿线工具,避免线缆在拉动过程中受到过大应力或扭曲变形。在墙体穿孔和管道拐弯处,应设置缓冲保护,防止线缆因弯曲过度而破损。在固定线路时,采用专业线卡进行分段固定,保持线路平整有序,防止线路下垂或松动。在外露线缆布设时,应采用线槽或线管保护,避免裸露线缆直接接触外部环境。在多线路并排敷设时,应保持线间距离,避免相互干扰和过度集中引发过热问题。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线路通电测试,逐个检测回路电压和电流值,确保线路性能和接线正确性。
严格配电箱安装规范确保安全运行
在安装准备阶段,应科学选择配电箱的安装位置,确保其远离潮湿区域和易受机械撞击的地方。安装高度应根据人体工程学进行调整,确保操作和检修的便利性。在箱体固定时,采用预埋螺栓和膨胀螺栓相结合的方法,确保配电箱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松动和倾斜。在内部接线时,应按照线路分配图进行科学规划,避免回路混乱和相序错误。在接线过程中,采用接线端子和压接工艺,确保接线牢固可靠,杜绝虚接和松动现象。在箱内电缆排列上,采用线槽固定和线束捆扎相结合的方式,保持线缆排列整齐,避免线缆交叉缠绕。在安装开关和保护装置时,应准确计算线路载流量,合理选用断路器和空气开关的规格,确保保护功能与负载特性相匹配。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通电检测,逐个测试回路的电流和电压值,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保护装置有效性。在运行阶段,应定期检查配电箱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隐患,确保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强化施工管理与人员培训确保质量达标
强化施工管理和人员培训是确保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质量达标的核心措施。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规范,明确质量管理责任制和操作流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职质检员对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督和质量验收,确保施工操作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在技术交底环节,应全面细化操作要点和技术标准,确保施工人员对施工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有清晰认识。在施工操作中,建立过程管理机制,对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动态监控和实时反馈,防止出现质量缺陷和施工偏差。施工完成后,应逐项检查和验收施工质量,特别是对电气接地、线路敷设和配电箱安装等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检测。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其掌握最新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提升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在施工验收阶段,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和性能测试,确保安装质量全面达标。在施工总结环节,应进行全面的经验总结和质量问题剖析,为后续工程积累宝贵经验和改进措施。
结束语: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通过规范接地系统施工、线路敷设和配电箱安装,强化施工管理和人员培训,能够有效防治质量通病的发生。未来工作中,应持续优化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提升建筑电气安装水平,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言.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J].价值工程,2025,44(06):61-64.
[2]廖欣毅.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全面腐蚀控制,2024,38(1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