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英语词汇扩展策略探究

作者

程楠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庐山路小学 江苏宿迁 223800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实困境与情境教学法的适配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其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然而,当前词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多采用“领读—拼写—释义”的单向灌输模式,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停留在机械层面,难以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译林版教材虽注重词汇与主题情境的关联,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割裂了词汇与文本、活动的联系,导致词汇扩展缺乏系统性。

情境教学法强调在真实或模拟的语言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需求高度契合。一方面,该方法能将抽象的词汇转化为具体的语言场景,帮助学生建立词汇与意义、用法的联结;另一方面,译林版教材单元主题涵盖校园生活、家庭日常、自然环境等多元情境,为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丰富载体。例如,三年级上册 Unit3“My friends”围绕“朋友”主题展开,教师可借助教室场景、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扩展描述人物特征的词汇。

二、基于译林版教材的情境化词汇扩展策略实践

1.生活化情境:激活词汇的现实意义

译林版教材中大量词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将课堂情境与生活场景相融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知词汇的实用价值。以四年级下册 Unit2“After school”为例,该单元核心词汇包括“run”“swim”“play”等动作类词汇。教学时,教师可在教室布置“课后活动角”,摆放篮球、跳绳等道具,创设“课外活动选择”情境:

(1)开展“情景问答”活动:教师扮演“活动管理员”,询问学生“Whatdo you like to do after school?”,引导学生运用单元词汇及扩展词汇如“skip”“jump”进行回应;

(2)设计“词汇分类”任务:让学生将“run”“swim”等词汇与“sports”“games”等类别词匹配,强化词汇的语义关联;

(3)延伸“家庭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用英语向家长描述家人的课后活动,记录新接触的词汇如“cook”“read”,次日在课堂分享。

通过生活化情境,学生不仅巩固了教材词汇,还能自主拓展生活场景中的相关词汇,实现词汇从课堂到生活的迁移。

2.游戏化情境:提升词汇学习的参与度

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结合译林版教材的话题设计游戏情境,可在趣味互动中实现词汇扩展。以五年级上册 Unit4“Hobbies”为例,单元围绕“爱好”展开,包含“collect”“draw”“sing”等词汇。教师可设计“词汇寻宝”游戏:

(1)在教室隐藏印有不同爱好图示的卡片,如“stamp”(邮票)、“picture”(图画)等,对应词汇“collect stamps”“draw pictures”;

(2)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根据提示寻找卡片,找到后需用英语描述该爱好,如“Collecting stamps is my hobby.”;

(3)设置“词汇升级”环节:鼓励学生在描述中加入形容词,如“interesting”“fun”,扩展词汇运用维度。

游戏化情境能降低词汇学习的枯燥感,使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主动探索词汇的搭配与用法,提升词汇扩展的效率。

3.任务型情境:强化词汇的综合运用

译林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任务型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扩展词汇。以六年级上册Unit5“Signs”为例,单元聚焦“公共标识”,核心词汇包括“no smoking”“noparking” 等。教师可创设 “校园标识设计师”任务情境:

(1)观察发现阶段:引导学生利用课间或实践课时间,分组手持记录板,在校园不同区域开展“标识寻宝”活动。学生不仅要观察教学楼走廊的“keep quiet”、操场的“no running”等常见标识,还要用英语记录图书馆“keep the book clean”食堂“queue up”等教材外的新词汇。教师可提供图文记录表,帮助学生标注词汇含义和使用场景。

(2)创意设计阶段:分组开展“未来校园标识规划师”项目,每组需针对校园现存问题设计 3-5 个新标识。例如针对浪费水资源现象设计“savewater”标识,结合卡通水滴图案增强视觉效果;为提醒上下楼梯安全制作“be careful”标识,配动态警示箭头。小组成员需共同查阅词典、讨论词汇搭配,用英语详细标注标识用途,如“The sign reminds students to turn off thetap after use to protect water resources”。

(3)展示评价阶段:举办“校园标识创意博览会”,每组通过 PPT 或实物模型展示设计成果。学生需运用“vital”、“essential”等进阶词汇,结合“because”、“in order to”等连接词,从安全管理、文明建设等角度阐述设计理念,如“This 'no food in the lab' sign is crucial because chemicalsmay contaminate food, and it helps maintain a clean experimentalenvironment.”同时设置互评环节,其他小组用“I agree/disagree because...”句式进行评价,拓展“persuasive”、“practical”等评价性词汇。

任务型情境将词汇学习与问题解决相结合,通过观察、设计、展示三个递进式环节,促使学生在真实任务驱动下主动积累和运用词汇,不仅提升词汇扩展的实用性,还培养了跨学科实践能力和英语思维品质。

三、情境化词汇扩展策略的实施成效与反思

1.实践成效

在译林版教材教学中应用情境化词汇扩展策略后,学生的词汇学习呈现积极变化:一是词汇记忆保持率显著提高,通过情境建立的词汇联结使学生对单词的遗忘率降低;二是词汇运用能力增强,学生能在课堂对话、书面表达中灵活运用教材词汇及扩展词汇;三是学习兴趣提升, 85% 的学生表示更喜欢在情境活动中学习词汇。

2.教学反思

在实践过程中,需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情境创设要紧扣教材主题,避免脱离教学目标的形式化活动;二是词汇扩展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难度过高会打击学习信心;三是要注重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梯度化的情境任务。

四、结语

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英语词汇扩展策略,能有效激活译林版教材中词汇的教学价值,实现词汇从“记忆”到“运用”的转变。教师应立足教学实际,不断优化情境设计,让词汇教学更贴近学生的语言发展需求,为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瞿佳琦.情境教学法视域下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4,13(32):83-85+110.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4.32.020.

[2]沈雪丹.新课标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4,(08):10-12.

[3]张耀庭,蔡苗苗,马金焕.情境教学法下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优化策略[J].教 实 践 与 研 究(A),2023,(Z1):42-44.DOI:10.14160/j.cnki.13-1259/g4-a.2023.z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