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

作者

黄杰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属于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具备规模大施工周期长特点,同时还存在技术复杂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情况,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有重要意义,不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程中,质量和安全问题始终是困扰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如果发生质量事故或者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会对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和安全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特点

1.1 施工环境复杂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多选址于地形地貌复杂的偏远山区或水域地带,施工环境呈现出显著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从地理条件看,工程区域常跨越峡谷、河床、山脊等复杂地貌,地表起伏剧烈且岩土结构不稳定,导致施工场地平整难度大,易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例如,大坝基础开挖需深入岩层,而岩体裂隙发育或软弱夹层分布不均可能导致支护结构失稳,增加基坑塌方风险。从水文气象条件看,施工区域常面临季节性降水、洪水频发、高湿度等挑战,尤其在汛期,河道水位陡涨陡落可能导致围堰渗漏或导流系统失效,直接影响主体工程施工进度。

1.2 施工技术要求高

水利水电工程包括大坝浇筑、隧洞掘进、机电安装等关键环节,各环节技术集成度高,对施工精度、工艺衔接及设备性能要求严苛。在结构施工方面,大坝混凝土浇筑须严格控制温度应力与分层浇筑间隔时间,以避免裂缝产生;高边坡支护须结合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复合技术,确保岩体长期稳定性。在隧洞施工过程中,针对断层带或高应力岩层,须采用超前地质预报与微震监测技术,动态调整掘进参数,防止岩爆或塌方事故。机电安装环节涉及水轮机组、高压电气设备等精密装置,安装精度须达到毫米级,且须与土建结构无缝配合,避免共振或连接失效。此外,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普遍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施工全过程三维可视化模拟,优化资源配置与工序衔接;全球定位系统(GPS)、三维激光扫描等数字化手段则用于实时监控大坝变形或基础沉降,确保工程质量可控。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

2.1 高空坠落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个人防护装备(PPE)佩戴要求,包括五点式安全带、防冲击安全帽、防滑工作鞋等核心防护装备。这些装备构成了坠落防护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安全带通过全身受力分散设计,可有效降低坠落冲击伤害;安全帽能抵御高空坠物冲击;防滑鞋则确保作业平台上的稳定站立。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完整的坠落防护系统,包括:水平/垂直安全网,可提供坠落缓冲保护;标准化防护栏杆,用于防止意外跌落;锚定式安全绳,能确保高空移动安全。这些设施共同构成坠落防护的第二道屏障,任何缺失或安装不规范都将显著增加坠落风险。2)作业规范要求。所有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完成专项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严格执行高空作业许可制度;禁止携带非固定工具进行高空作业;保持作业平台整洁有序;实施双人作业监护制度。3)典型违规风险包括未系安全带进行边缘作业;在无防护平台上移动;抛接工具材料;恶劣天气强行作业。这些行为极易导致坠落事故,必须通过严格监管杜绝。

2.2 机械设备事故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各种机器装备数量众多,其安全可靠与否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但由于部分施工企业对其维修工作缺乏足够的关注,致使其经常发生事故。另外由于机器和器材的不适当使用,也会造成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事故。

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对策

3.1 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知识技能

首先,每日开工前,借助班前会契机,向施工人员细致宣贯施工安全知识、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应急处置举措,确保全员及时掌握最新安全要求与操作准则。同时,通过定期抽查考核,检验施工人员安全知识掌握程度,持续强化其安全事故防范意识。其次,于施工队伍中,依据人员经验与技能水平合理编组,安排经验老到的员工带教新员工,技能精湛的员工帮扶技能薄弱者,营造互学互助的积极氛围,提升施工团队整体安全操作与应急处置能力。最后,施工前,严格核查全体施工人员资质证件,确保人员资质合规,这既是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根基。唯有资质完备的施工人员方可参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以规避因人员资质缺陷引发的安全风险。实施上述策略,可切实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与安全意识,降低水利水电施工安全风险,保障工程稳步推进。

3.2 提高设备材料管理水平

工程管理部门需要通过下述措施进行材料采购管理以及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由施工企业主导,建立供应商认证评估体系,从生产能力、技术资质、合作履历等维度进行打分评级,形成分级授权名单,是企业优化材料采购的有效措施。其中,作为施工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的供货商应当成为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供货商,为改善合作关系,企业应当主动缩短材料的付款周期,提高企业与供货商合作的稳定性。针对规模较大的水电工程,需要在中央辐射区设主仓存放大宗建材(水泥/钢材),施工点周边布局微型周转仓储备配件辅材,并引入材料动态管理系统,及时了解材料使用情况,并在材料储备不足时及时报警。

3.3 研究制定因地制宜、精准管控的安全技术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复杂、施工条件差异大,必须立足于工程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要充分考虑不同施工阶段、部位、工序的风险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安全防范方案,避免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如在土建施工阶段重点做好高支模、深基坑、洞室群等的支护防护;在机电安装阶段着力防范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事故;水下施工时强化防溺水、防外物撞击等措施。聚焦重大危险源、关键工序、高风险作业等事故高发环节,实施重点管控,从源头遏制事故发生。如严格落实盲斜井开挖、转子吊装等关键工序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对临水临崖、动火、盲板抽堵等高风险作业实行全过程安全监管,严防走过场。加快构建系统完备、要素齐全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体系,使其成为指导现场施工作业、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开展绩效考核的基本遵循。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安全管控至关重要。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做好设备设施维护等措施,能有效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可积极引入智能化安全监测设备、数字化管理平台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安全管控的精准性与高效性。同时,持续强化施工各方的安全责任意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管理体系,为水利水电事业的稳健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参考文献

[1]宋佳,许兴虎.基于智能化技术的水利工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信息化策略与路径探索[J].水上安全,2025,(10):10-12.

[2]周磊,张威,孙中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J].水上安全,2025,(08):109-111.

[3]党延龙.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及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15):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