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张冀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动力保障部 陕西省西安市 71007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给排水设计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的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常常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如设计不合理、雨水排放分析不足以及排水系统对恶劣天气的处理能力差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城市正常的生活秩序,还可能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本文将针对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市政给排水设计重要性
市政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科学合理的给排水设计不仅能够保障城市正常运转,还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首先,给排水系统设计关乎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水系统需要确保水质安全、水量充足、水压稳定。一个设计合理的供水网络能够 24 小时不间断地为居民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满足日常生活、商业活动和工业生产的需求。排水系统则要能够及时有效地收集和输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雨水,防止城市内涝。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区域,排水系统的设计容量和布局直接影响着雨季时城市道路能否正常通行,地下室是否会被淹等实际问题。其次,给排水设计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工业生产需要大量水资源,良好的供水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水源保障。同时,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可以确保工业废水得到妥善处理,避免因环保问题导致企业停产。商业区、写字楼等场所对供排水系统也有较高要求,设计不当可能导致水压不足、排水不畅等问题,影响正常经营活动。此外,给排水管网作为地下隐蔽工程,一旦建成后改造难度大、成本高,前期设计必须考虑城市未来发展需求,预留足够扩容空间。最后,给排水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传统排水系统往往将雨水和污水混合排放,容易造成水体污染。现代排水设计提倡雨污分流,既能减轻污水处理厂负担,又能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排放标准的设计直接影响受纳水体的水质。在缺水地区,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能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水体的开采压力。此外,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排水设计注重雨水渗透、蓄滞和净化,有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
二、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一)设计不合理
1.管道布局不合理:部分市政给排水设计在管道布局上存在不合理之处,如管道走向与地形、地貌不符,导致管道坡度、流速等参数设置不当,影响排水效果。
2.设计标准不统一:由于设计标准不统一,导致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物的给排水设计存在差异,影响了整体排水效果。
3.忽视非工程因素:在设计中往往只关注工程本身,而忽视了政策、经济、社会等因素对给排水设计的影响。
(二)雨水排放分析不足
1.雨水收集系统不完善:部分地区缺乏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排放,容易造成城市内涝。
2.雨水排放路径不明确:在雨水排放设计中,未明确排放路径,导致雨水流向混乱,影响排水效果。
3.缺乏对气候因素的考虑:不同地区的降雨特点和强度存在差异,但在给排水设计中往往忽视了这些气候因素,导致设计不符合实际需求。
(三)排水系统对恶劣天气的处理能力差
1.系统老化: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时间较早,设备老化严重,无法应对恶劣天气带来的大量降水。
2.缺乏应急处理能力:在面对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时,排水系统缺乏应急处理能力,无法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3.维护不到位:排水系统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但由于维护工作不到位,导致系统性能下降,无法正常工作。
三、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优化市政排水设计
1.合理规划排水系统布局
在市政排水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
规划排水系统的布局。通过科学规划,确保排水系统的顺畅运行,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排水不畅、积水等问题。
2.采用先进的排水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先进的排水技术应运而生。在市政排水设计中,应积极采用这些先进技术,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等,提高排水系统的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加强维护与管理
除了设计阶段的优化,还应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同时,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二)人行道的设计
1.考虑给排水管道的布局
在人行道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给排水管道的布局。避免给排水管道与人行道发生冲突,确保人行道的通行安全和舒适度。
2.采用透水性材料
在人行道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透水性材料。透水性材料能够使雨水迅速渗透到地下,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排水压力。
3.合理设置排水口
在人行道设计中,应合理设置排水口。确保排水口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积水,保持人行道的干燥和通行安全。
(三)给排水管道碰撞检测
1.引入 BIM 技术
BIM 技术能够实现对建筑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为给排水管道的碰撞检测提供有力支持。通过 BIM 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对给排水管道进行三维建模,实现管道的碰撞检测和优化设计。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测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给排水管道的碰撞检测。通过实地勘察和测量,及时发现管道的碰撞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调整。
3.建立完善的检测制度
建立完善的给排水管道碰撞检测制度,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测和维护。同时,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四)在排水辅助设施中的实际应用
1.绿色发展理念的应用
在排水辅助设施的设计中,应融入绿色发展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设施的能耗和污染排放。同时,结合自然环境,打造生态型的排水辅助设施。
2.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建立智能化的排水辅助设施管理系统,实现对设施的远程监控和管理。通过实时监测设施的运行状态和数据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3.结合城市景观设计
排水辅助设施的设计应与城市景观相结合。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使设施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形象。
结论:市政给排水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化市政排水设计、人行道的设计、给排水管道碰撞检测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同时,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应继续加强市政给排水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邬艳.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9):42-44.
[2]赵福迪.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2(4):317-318.
[3]薛晗.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