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梁靓
淄博天润供水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400
引言
作为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在深化改革进程中承担着举旗定向的重要使命。面对 90 后、00 后新生代职工成为主力的新形势,必须突破"文件语言"与"会议模式"的桎梏,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的传播范式。将政治性与生动性有机统一,使主流价值观通过更具时代感的表达方式真正入脑入心,这是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必须解答的时代命题。
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创新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价值多元化的深入发展,职工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传统宣传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当前企业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是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更需要通过创新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创新是破解思想政治工作难题的关键钥匙,只有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和工作惯性,构建更具时代特色和实效性的宣传体系,才能有效传播党的理论政策,引导职工正确认识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同时,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生态,职工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发生深刻变化,倒逼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通过创新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和话语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发挥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现状与不足
2.1 宣传内容缺乏吸引力
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内容普遍存在理论化、抽象化倾向,未能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效转化为职工易于理解的生动语言,政策解读往往停留在文件层面的简单复述,缺乏与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和职工切身利益的深度结合。宣传材料中概念性表述多、具体案例少,说教色彩浓厚而人文关怀不足,难以引发职工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内容更新滞后于形势发展,对热点问题的及时回应不够,对职工关心的薪酬改革、职业发展等实际问题关注不足,导致宣传内容与职工需求之间存在明显脱节。这种内容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2.2 宣传形式单一落后
多数国有企业仍沿用传统的会议传达、文件学习、集中培训等单向灌输式宣传方式,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感,难以调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宣传载体以纸质材料和展板条幅为主,对新媒体的运用停留在简单复制粘贴层面,未能充分发挥短视频、直播、H5 等新形式的传播优势。数字化宣传手段开发不足,短视频、直播互动等新媒体技术应用浅表化,未能结合案例可视化、情景交互式传播等现代宣传手法提升吸引力,组织生活形式化倾向明显,主题党日活动创新不够,导致职工参与热情不高。这种形式上的单一守旧,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时代感和吸引力。
2.3 宣传渠道覆盖不足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宣传渠道建设相对滞后,传统组织传播渠道如党团会议等覆盖面有限,未能有效触达一线职工特别是青年群体。新媒体平台建设不完善,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内容更新慢、互动性差,短视频平台等青年聚集地入驻不足。渠道整合度低,各类宣传平台各自为战,未能形成传播合力,线上线下渠道衔接不畅,宣传效果大打折扣。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企业良好形象和社会责任实践传播不充分,这种渠道覆盖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创新路径
3.1 创新宣传内容,贴近员工实际
思想政治宣传内容创新需要实现从"传声筒"到"翻译官"的转变,将党的创新理论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用职工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解读政策方针。建立"问题导向"的内容生产机制,深入调研职工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针对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解读,通过"小故事"讲清"大道理"。开发系列化、专题化的内容产品,如"改革进行时""先锋故事汇"等栏目,用身边人、身边事增强说服力。加强内容策划的专业性,邀请理论专家与企业骨干共同创作,确保内容既具有思想深度又接地气。建立内容反馈机制,定期评估各类宣传材料的传播效果,动态调整内容策略,实现精准传播。通过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思想政治宣传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切实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3.2 创新宣传形式,运用新媒体技术
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赋能思想政治宣传,突破时空限制,扩大覆盖面。开发思想政治类短视频产品,将理论要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视觉内容,运用动画、情景剧等形式增强表现力。建设"智慧党建"平台,整合在线学习、互动交流、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个性化推送和精准化服务。开展直播宣讲活动,邀请领导干部、模范人物与职工实时互动,增强传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运用 VR/AR 技术创新教育形式,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让职工在虚拟场景中感受红色文化。建立新媒体内容矩阵,根据不同平台特性定制差异化内容,形成多形态、多层次的形式创新体系。通过技术赋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动起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3.3 创新宣传渠道,拓展传播范围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要实现有效覆盖,必须突破传统渠道局限,构建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新格局。在传统渠道改造方面,需要对既有宣传阵地进行功能升级和内涵提升,将会议室改造为互动学习空间,把宣传栏转型为数字信息终端,使传统载体焕发新生机。在新型渠道建设上,要着力打造企业自有融媒体平台,整合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数字资源,形成统一管理、多元分发的传播矩阵。针对不同年龄层职工的特点,在抖音、B 站等年轻人聚集平台开设官方账号,用网言网语传递主流价值。线下渠道创新同样重要,可以通过建设沉浸式党建体验馆、红色文化走廊等实体空间,营造无处不在的宣传氛围。特别要关注基层一线和项目工地的渠道覆盖,运用移动宣传车、工地广播站等形式,确保偏远项目点的宣传教育不缺失。渠道间需要建立协同机制,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比如线上学习与线下讨论结合、网络投票与现场活动联动。这种立体化渠道体系的构建,既能扩大覆盖范围,又能提升传播精度,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结束语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创新实践正在开辟新境界。随着传播技术的迭代升级和职工需求的日益多元,这项工作必将呈现更多可能性。关键在于保持政治定力的同时增强创新魄力,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通过更富时代气息的传播方式落地生根,最终转化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能。这种守正创新的探索,将继续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孙守相.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J].鹿城学刊,2025,37(02):64-67.
[2]巨秦利,李红卫,伍子晟,程淑丽.新形势下创新开展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航天工业管理,2025,(05):39-41.
[3] 韩晋雅.AI 赋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 中外企业文化,2025,(05):116-118.
[4]李文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创新路径分析[N].科学导报,2022-06-10(B03).
[5]魏银梅.基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