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机电自动化技术的煤矿掘进研究

作者

戎志成

中煤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葫芦素煤矿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引言

机电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掘进领域的集成应用正推动着传统采掘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发展趋势下,构建具备自主感知、智能决策、精准执行的自动化掘进系统成为行业共识。这种技术融合既需要突破装备智能化关键技术,又要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适配性问题,对提升我国煤炭开采技术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机电自动化技术原理及特点

1.1 机电自动化技术原理

机电自动化技术是通过机械、电子、计算机和控制理论的交叉融合,实现设备自主运行与智能调控的技术体系。其核心原理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信号处理与反馈控制,形成闭环调节系统。例如,在煤矿掘进中,通过位移、压力等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状态,由 PLC 或工业计算机进行逻辑运算,再驱动液压、电机等执行机构完成自动截割、支护等动作。该技术强调多学科协同,将机械传动精度、电子控制响应速度与算法决策能力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无人化或远程化作业。

1.2 机电自动化技术特点

机电自动化技术具有高效性、精准性和适应性三大特征。高效性体现在 24 小时连续作业能力,显著提升掘进速度;精准性通过毫米级定位和动态纠错,保障截割轮廓的准确性;适应性则表现为智能识别岩层变化并自动调整参数,降低对人工经验的依赖。此外,该技术具备模块化设计特点,便于功能扩展和维护,同时支持数据互联,为智能化矿山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2 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

机电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掘进中的应用仍面临多重技术瓶颈,首先,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自适应控制尚未完全突破,掘进设备对岩层硬度突变、断层破碎带等异常工况的智能识别与动态调整能力不足,易导致截割效率下降或设备损伤。其次,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有待提升,振动、粉尘等干扰因素常使监测数据失真,影响控制系统的决策可靠性。此外,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技术在低照度、高粉尘环境中的稳定性不足,自主纠偏能力较弱,导致巷道成型质量波动。另一方面,机电系统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行下的可靠性问题突出,关键部件如截割电机、液压驱动单元的寿命与维护周期难以匹配连续生产需求。智能化算法的泛化能力有限,依赖大量历史数据训练,而煤矿地质条件的多样性使得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不稳定。最后,自动化系统与人工干预的协同机制尚未完善,突发故障时的应急切换效率较低,制约了技术的大规模推广。

3 机电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掘进中的应用

3.1 智能掘进装备系统的集成应用

煤矿掘进作业中机电自动化技术的核心在于构建完整的智能装备体系,基于 PLC 和工业计算机的控制系统实现了掘进机的精准定位与自动截割,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对截割轨迹进行实时监测与修正。开发具备自适应能力的液压控制系统,可根据岩层硬度自动调节截割参数,显著提升截割效率。采用变频驱动技术优化电机运行特性,降低能耗的同时增强设备可靠性。重点突破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建立设备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实现关键部件的寿命预测与预防性维护。装备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使掘进作业由人工操作向程序化控制转变,为无人化掘进奠定基础。

3.2 自动导航与定位技术的创新突破

高精度导航定位是自动化掘进的关键支撑技术,研究基于惯性导航与视觉 SLAM 的复合定位方法,解决井下无 GPS 环境下的精确定位难题。开发激光指向与位姿检测系统,实现掘进机位姿的毫米级测量精度。建立巷道三维数字模型,为自动掘进提供空间基准。创新路径规划算法,使设备能够自主避障并优化截割路径。研发自动纠偏控制系统,通过实时位姿反馈实现掘进方向的动态调整。这些技术创新有效克服了井下复杂环境对定位精度的不利影响,为自动化掘进提供了可靠的空间感知能力。

3.3 安全监测与风险预警系统构建

自动化掘进必须以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为前提。建立多参数环境监测网络,实时采集瓦斯浓度、粉尘含量等关键安全指标。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潜在安全隐患。构建顶板离层监测系统,采用光纤传感技术实现围岩变形的分布式测量。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当监测参数超标时自动触发保护措施。设计设备防碰撞系统,利用超声波和红外检测技术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为自动化掘进作业创造可靠的工作环境。

3.4 协同控制与生产管理系统优化

自动化掘进需要各子系统的高度协同配合,研发集中管控平台,整合掘进、支护、运输等环节的自动化设备。建立统一的数据通信协议,实现不同厂商设备的信息互联。开发智能调度算法,优化各工序的作业时序与资源配置。构建数字孪生系统,通过虚拟仿真指导实际生产管理。完善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功能,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重点解决子系统间的协同控制难题,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形成高效的自动化掘进作业流程。

3.5 智能化发展前沿技术探索

煤矿自动化掘进技术正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方向发展,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识别技术,实现岩性特征的自动判别。开发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沉浸式的远程操控环境。探索 5G 通信在设备远程控制中的应用,解决数据传输的实时性问题。研究自主决策算法,使系统具备环境自适应能力。开发智能诊断专家系统,提升故障处理的智能化水平。这些前沿技术的探索应用将推动煤矿掘进由自动化向智能化跨越,最终实现真正的无人化智能掘进。

3.6 机电液一体化控制系统的深度优化

现代煤矿掘进设备的机电液一体化控制系统正朝着更高精度和可靠性方向发展。通过采用先进的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实现液压执行机构的精准调节,使截割头的运动轨迹控制精度达到毫米级。开发基于模糊 PID 的智能控制算法,能够根据实时工况自动调节控制参数,有效应对负载突变等复杂工况。建立分布式控制系统架构,将控制功能模块化部署,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重点研究多执行机构的协同控制策略,解决截割、行走、支护等多个动作的协调配合问题。开发能量回收再利用系统,将制动能量转化为液压能储存,显著降低系统能耗。

结束语

机电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掘进中的研究应用展现了技术进步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强大推动力。随着智能感知、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的持续渗透,自动化掘进系统将向着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这项研究不仅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其他矿产资源开采领域的智能化转型积累了宝贵经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俊峰,马忠强,李红勇.机电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掘进工作面中的应用[J].自动化应用,2023,64(13):222-224+227.

[2] 赵 良 . 煤 矿 掘 进 机 电 控 系 统 的 应 用 [J]. 机 械 管 理 开发,2022,37(09):208-210.

[3]邬建斌.机电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掘进工作面中的应用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21,36(12):209-210+213.

[4]郭伟柱.机电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掘进工作面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16):47-48.

[5]张子昊.机电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掘进工作面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8):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