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说理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作者

金温怡

杭州市行知第二小学 浙江杭州 310012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说理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 “推理意识”“模型意识”等核心素养,而数学说理能力正是运用数学概念、逻辑规则阐释思维过程的关键能力。当前课堂中 “重结果轻过程” 的现象,导致学生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培养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学说理能力的内涵与价值

数学说理能力是数学思维外显化的高阶认知过程,核心要素包括概念精确性、逻辑连贯性、依据充分性、反思批判性。其价值体现在:深化概念理解(如解释分数除法法则需理解本质)、发展高阶思维、培养科学理性精神、赋能终身学习。

三、现状审视:小学生数学说理能力培养的困境

1、学生层面:畏惧表达,思维碎片化

部分学生因自信心不足或语言组织能力弱而沉默;更多学生表达停留在“这一步怎么做”的操作层面(如“先算括号里的”),缺乏对“为什么这样做”的整体逻辑阐释(如结合运算律说明顺序的合理性)。

2、教师层面:引导浅表化,机会不均等

提问常止步于“答案是什么?”(What),缺乏对“你是怎么想的?”(How)和“为什么这样想?”(Why)的深度追问。课堂话语权常被思维活跃的少数学生垄断。

3、教学评价层面:重结果轻过程,标准模糊

作业与测验侧重答案正确性,对解题过程的逻辑性、表达清晰度缺乏细化的评价量表。评价反馈未能有效引导学生优化说理。

4、课堂文化层面:容错氛围不足对“错误”推理的简单否定,抑制了学生尝试表达和深度思考的勇气。

四、核心素养导向的培养策略

1、构建 “情境 - 探究 - 表达 - 评价” 四阶模型,具体策略如下:① 创设安全表达场域,激发 “敢说” 意愿② 营造容错氛围,将错误视为学习资源;③ 提供多元表达载体(思维导图、录音等),降低语言门槛;④ 采用合作学习策略(如 “思考 - 配对 - 分享”),确保每位学生有表达机会。

2、聚焦核心问题,奠定 “能说” 基础

① 设计挑战性任务(如 “用 24cm 铁丝围长方形,怎样面积最大?”);② 通过深度对话引导思维暴露(如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吗?”);③ 运用可视化工具(流程图、论证金字塔)梳理逻辑。

3、构建 “教学评一致性” 反馈,提升 “会说” 品质

① 开发评价量表,从概念准确性、逻辑连贯性等维度细化标准;② 实施形成性评价,提供针对性反馈;

③ 建立 “说理成长档案袋”,追踪进步。

4、深植反思性实践,锻造批判性思维

① 设置 “反思角”,梳理思维突破与困惑;

② 开展 “错误分析会”,共同修正逻辑漏洞;

③ 鼓励撰写数学日记,促进思维系统化。

5、结合生活实际,丰富说理素材

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元素,将数学说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让学生更易理解和表达。例如,在学习 “平均数” 时,可结合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让学生思考 “为什么用平均数来代表班级整体身高水平更合适”,并阐述理由。通过这样的生活场景,学生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在说理过程中更有内容可讲,也能深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6、实施分层引导,兼顾不同水平学生

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存在差异,在培养说理能力时需实施分层引导。对于说理能力较弱的学生,可先让他们模仿教师或优秀学生的表达,从简单的 “是什么”“怎么做” 说起。如在学习 “10 以内加减法” 时,让他们跟着说 “ 3+2 就是 3 个和 2 个合起来,一共是 5 个”。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引导他们思考 “为什么这样做”,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逻辑梳理。在解决 “买东西找零” 问题时,让他们说说 “付了 50 元,买东西花了 38元,找零 12 元,因为 50-38,先算 50-30=20 ,再算 20-8=12"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鼓励他们进行拓展性说理,如 “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这种方法在什么情况下不适用” 等。在学习 “简便运算” 时,让他们说说·25×12 用 25×4×3=100×3=300 更简便,那 25×13 还能这样吗?为什么”。通过分层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提升,逐步提高说理水平。

7、强化教师示范,规范说理语言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规范、清晰、有条理的说理,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在讲解知识点和解题过程时,教师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明确每一步推理的依据。例如,在讲解“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 时,教师要清晰地说明 “为什么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因为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对应的边能完全重合;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 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 × 高,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此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底 × 高 等,让学生在倾听中学习规范的说理语言和方式,进而模仿和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

六、结论与展望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说理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乎学生理性精神与思维品质的奠基。通过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设计驱动深度思考的核心任务、运用结构化思维工具辅助逻辑梳理、构建基于清晰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反馈机制,并深植反思性实践,能有效引导学生从“沉默的操作者”转变为“清晰的思考者与表达者”。

未来的探索方向可包括:进一步开发适应不同年段特点的说理能力进阶模型;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如AI辅助评价工具)在支持个性化说理训练中的作用;加强跨学科(如科学、语文)协作,共同培育学生基于证据进行推理与表达的通用素养。唯有将说理能力的培养浸润于日常教学的肌理之中,方能真正赋能学生,使其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以数学之眼洞察世界,以理性之声表达思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史宁中。数学基本思想 18 讲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 曹培英。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 [J]. 课程・教材・教法, 2017, 37 (02): 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