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管理及应对策略

作者

杜鹏

中国安能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重庆市 400000

一、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国家的能源供应、防洪灌溉、水资源调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施工进度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关键指标之一,其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效益。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类风险因素层出不穷,如不加以有效管理,极易导致施工进度延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合理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类型及影响

2.1 自然环境风险

水利水电工程多建于河流、峡谷等自然环境复杂区域。恶劣的天气条件,如暴雨、洪水、台风等,可能引发施工现场积水、山体滑坡等灾害,导致施工中断或设备损坏,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复杂的地质条件,如断层、溶洞等,会增加基础施工难度,甚至可能导致施工方案的重大调整,延误工期。例如,某水利枢纽工程在基础开挖过程中,遇到了大规模的溶洞群,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地质处理和方案优化,致使工程进度滞后数月。

2.2 技术风险

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众多复杂的技术工艺,如大坝混凝土浇筑、地下洞室开挖等。施工技术的不成熟、新技术应用的不确定性以及施工过程中技术难题的出现,都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受阻。同时,设计方案的不合理或变更也会对施工进度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某水电站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原设计的引水隧洞线路存在地质缺陷,需要进行设计变更,这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还使得施工进度延误了半年之久。

2.3 资源风险

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供应不足或调配不合理是常见的风险因素。劳动力短缺、施工设备故障、材料供应不及时等情况,都会导致施工停滞或效率低下。资金方面,若工程资金不能按时到位,可能影响到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以及人员工资发放,进而影响施工进度。以某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为例,由于资金周转困难,施工单位无法及时采购足够的钢材,导致部分施工项目被迫暂停,工程进度严重滞后。

2.4 管理风险

项目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的控制效果。施工计划不合理、施工组织协调不力、质量安全管理不善等管理问题,都可能引发施工进度风险。例如,在一些水利水电工程中,由于各施工标段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出现了施工顺序冲突、交叉作业混乱等情况,导致施工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2.5 社会环境风险

政策法规的变化、征地拆迁问题、当地居民的干扰等社会环境因素也可能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造成影响。政策调整可能导致工程审批流程延长、建设标准提高;征地拆迁工作的不顺利会使施工场地无法按时交付;当地居民对工程建设的不满或误解,可能引发阻工事件,延误施工进度。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管理方法

3.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施工进度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通过收集历史工程数据、分析类似项目案例、组织专家咨询等方式,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和梳理。建立风险清单,明确风险的名称、特征、可能出现的阶段以及影响范围等信息,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提供基础。

3.2 风险评估

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定性评估主要依靠专家经验和主观判断,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定量评估则借助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如蒙特卡洛模拟、

层次分析法等,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计算。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各类风险的优先级,为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3.3 风险监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对风险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测。定期收集施工进度、质量、资源供应等方面的数据,与风险评估时设定的阈值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一旦风险发生,能够迅速启动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损失。

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应对策略

4.1 加强自然环境风险应对

在工程规划和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气象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加强与气象、地质等部门的合作,建立灾害预警机制,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和地质灾害的准备。如在暴雨、洪水来临前,及时转移施工设备和人员,加固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针对复杂地质条件,提前制定地质处理预案,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2 提升技术风险应对能力

加强施工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之前,进行充分的试验和论证,确保其可行性和可靠性。建立技术难题攻关机制,组织专家团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同时,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尽量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若必须进行设计变更,要严格按照变更管理流程进行,确保变更后的设计方案能够满足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

4.3 优化资源配置与管理

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建立稳定的劳动力供应渠道,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与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材料采购计划管理,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在资金管理方面,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拓宽融资渠道,确保工程资金的充足供应。

4.4 强化项目管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如关键路径法(CPM)、计划评审技术(PERT)等,对施工进度进行动态管理和优化。加强施工组织协调,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各施工标段之间、各参建单位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杜绝因质量安全事故导致的施工进度延误。通过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提高项目管理的执行力和效率。

五、结论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多个方面。通过对施工进度风险类型的深入分析,运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各参建单位应高度重视施工进度风险管理,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子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水上安全,2024,(14):160-162.

[2]白凤春,白文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水上安全,2023,(16):157-159.

[3]刘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计划风险分析和管理[J].治淮,2024,(0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