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中的作用及强化措施分析
宋梦婕
陕西农发营销物流有限公司 710018
一、引言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严格的监管要求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合规管理至关重要。合规管理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的自身形象和可持续发展,更影响着国家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内部审计作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规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深入探究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中的作用,并分析强化其作用的措施,对于提升国有企业合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中的作用
(一)风险防控的“预警器”
国有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合规风险,如法律法规风险、行业规范风险、内部规章制度风险等。内部审计能够通过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全面审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合规风险点。例如,在财务审计中,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核查企业的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否存在挪用资金、虚报费用等违规行为;在业务流程审计中,能够检查业务开展是否遵循行业规范和企业内部流程,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导致的风险。通过及时发现这些风险点,内部审计可以发出预警信号,促使企业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避免合规风险转化为实际损失。
(二)合规监督的“监督员”
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能够对国有企业的合规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公正的监督。它可以监督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制度的执行是否到位,以及员工是否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在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员工、实地检查等方式,了解企业合规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这种监督作用能够有效约束企业和员工的行为,确保企业的运营活动在合规的轨道上进行。
(三)合规评价的“裁判员”
内部审计可以对国有企业的合规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健全、有效。通过对合规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合规管理流程的合理性、合规管理效果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内部审计能够为企业提供客观的评价报告。评价结果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合规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改进合规管理体系提供依据。同时,内部审计的评价结果也可以作为企业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促进企业各部门和员工更加重视合规管理工作。
(四)合规改进的“助推器”
内部审计在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推动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不仅会指出企业存在的违规行为和管理漏洞,还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例如,对于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合规问题,建议企业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对于流程不合理引发的风险,提出优化业务流程的方案。企业管理层可以根据这些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不断完善合规管理体系,提高合规管理水平。
三、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受制于企业管理层,在人员配备、经费预算等方面缺乏独立性,导致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合规管理情况,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二)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随着国有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合规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财务知识、风险管理知识等,难以应对复杂的审计工作。同时,一些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存在徇私舞弊等行为,影响了内部审计的质量和声誉。
(三)内部审计方法和技术落后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审计效率低下,难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缺乏先进的审计技术和工具,如数据分析技术、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等,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对企业的大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难以发现潜在的合规风险和管理漏洞。
(四)内部审计与其他部门协同不够
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与企业的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如合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审计信息共享不畅,审计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例如,内部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时,可能无法及时获取其他部门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四、强化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中作用的措施
(一)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国有企业应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使其能够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在组织架构上,内部审计部门应直接隶属于企业董事会或监事会,不受企业管理层的直接干预。在人员配备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的任免、考核等应由董事会或监事会决定,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在经费预算上,应给予内部审计部门足够的经费支持,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国有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加法律法规、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课程,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能力。同时,应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此外,还可以引进具有丰富审计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外部人才,充实内部审计队伍。
(三)改进内部审计方法和技术
积极采用先进的内部审计方法和技术,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国有企业应推广使用数据分析技术、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等现代化审计工具,对企业的大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合规风险和管理漏洞。同时,应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审计信息系统,实现审计数据的共享和传递,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加强内部审计与其他部门的协同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与其他部门的协同机制,加强沟通和协作。国有企业应明确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审计信息和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应积极参与企业的合规管理工作,与合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等共同制定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企业合规管理工作的开展。
五、结论
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企业风险防控的“预警器”、合规监督的“监督员”、合规评价的“裁判员”和合规改进的“助推器”。然而,目前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独立性不足、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方法和技术落后、与其他部门协同不够等。为此,国有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改进内部审计方法和技术,加强内部审计与其他部门的协同,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合规管理中的作用,提升企业的合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合规管理中的作用及提升路径[J].中国集体经济,2023(05):145-147.
[2]李军。内部审计视角下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审计与理财,2022(12):45-47.
[3]王艳。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中内部审计的角色定位与实践路径[J].财会学习,2022(30):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