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作者

周佳悦

南堡镇南边庄子思健希望小学 063505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目标。在美术教育领域,核心素养强调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与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文化理解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美术知识常以零散、孤立的方式呈现,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单元教学模式以主题为中心,注重知识的整合性与实践性,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这一模式不仅为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实现美术教学从单一知识传授向综合能力提升的转变提供了可能。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大单元教学模式与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契合点,并从实践层面提出具体的培养路径。

一、大单元教学模式与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契合点

1.1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审美与表现:学生能够感知艺术之美,并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文化理解与传承: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能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征,逐步形成文化自信。

创新与实践:学生通过创意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艺术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

这些素养不仅是学生美术能力的核心体现,也是其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综合反映。

1.2 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特点

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主题或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主题性强:围绕一个核心主题设计多项活动,使教学内容更具连贯性。

跨学科融合: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实现知识的广泛联系。

实践性突出: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强调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这些特点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零散、实践不足的问题。

1.3 契合点分析

大单元教学模式的主题延展性与美术核心素养的综合性高度契合。在大单元教学中,学生通过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和实践,不仅能感受到艺术的美感,还能在跨学科学习中深化文化理解与传承,最终实现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培养美术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

2.1 明确主题,构建内容体系

明确主题是大单元课程设计的基础。一个清晰且具有延展性的主题可以为课程提供明确的方向。例如,以“家乡的文化符号”为主题,可以分为认识符号、解析文化背景和个人创作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或线上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家乡标志性文化符号及其特征;第二阶段,通过教师讲解、视频资料或专家讲座等方式,深入探讨这些符号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意义;第三阶段,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和审美,设计出富有个人风格的文化符号作品。这样的主题设计层层递进,既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内容,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2 注重跨学科融合

大单元课程的另一大特点是跨学科融合,通过将美术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在“自然之美”单元中,可以结合地理知识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貌特征,通过自然风景画表达他们对地球之美的感受。此外,还可以将科学课中的植物知识引入绘画主题,如观察植物形态并以此创作花卉画。这样的融合不仅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艺术学习中感悟自然与科学的和谐统一。

2.3 设计实践性强的活动

实践性活动是大单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动手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美术核心素养。例如,在“节日艺术与文化”单元,学生可以亲手设计节日面具、绘制传统节庆海报,甚至制作立体剪纸装饰品。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美术技巧,还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艺术与文化的深层次联系。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创作成果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如将设计的海报用于班级展示或社区宣传,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具有实际价值,从而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与学习动力。

三、大单元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反馈

3.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我的家乡”单元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图片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到家乡文化的魅力,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到艺术创作中。

3.2 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在“艺术家眼中的世界”单元中,学生可以分组研究不同艺术流派,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与展示。这种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提升其对多样化艺术风格的理解。

3.3 动态化评价与反馈

评价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大单元教学中,需采用动态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记录其成长轨迹,并结合学生的自评与同伴互评,帮助其发现自身的进步与不足。

总结:大单元教学模式为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通过主题化课程设计、情境化教学实施与多元化评价反馈,学生的审美与表现、文化理解与传承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均得到全面发展。未来,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如何将大单元教学模式与美术教育深度融合,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为小学美术教育注入更多活力。

参考文献:

[1]袁玲玲. 改进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J]. 小学生(中旬刊), 2024, (11): 52-54.

[2]陈菲菲. 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J]. 试题与研究, 2024, (23):97-99.

[3]余敏. 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的研究 [J]. 教育界, 2021, (33): 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