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探析
程浩
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引言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科学运用,不仅能更好地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促使分类信息更加明确科学,而且还为资料的存储和后期快速查找提供便利,整个数据处理过程由计算机单独操作,大幅度降低了人工劳动量,同时还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和质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在成本控制方面也体现出非常不错的效果。
1、智慧水利的特点分析
智慧水利可以做到实时感应,在当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条件下,也全面推动了水利工程智慧化和数据化的发展,从数据信息的获取进行分析,几乎所有的信息数据都是最新的数据,可以实现随时掌控水利工程的信息运行情况。智慧水利自身具有全面的整合性的特点,其自身无论是智慧水利的构建还是后期的使用和维护,需要使用相应的环节和步骤进行分析,这些不同的环节自身在其职能以及效果等方面的差异较为明显,但是信息技术对于此类的环节以及相应的步骤进行了融合,让智慧水利的参与人员自身具有统一化的管理和发展。智慧水利本身具有协同发展的操作模式,这样的特性本身属于全面整合的特点,可以实现对于部门的同步发展以及强度的提高。
2、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现状
2.1 缺乏有效的协调平台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难免会遇到一系列平台协调问题,而且此类问题对水利工程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各部门和单位间信息共享过程出现平台严重不协调问题,势必会给工程管理成效和生产经营效果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大大降低信息化价值。现如今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仍然没有切实可行的协调平台,各类问题也频频出现,致使无法形成统一的数据管理组织机制,数据异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影响到了单位与部门相互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最终导致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2.2 行业发展需求落后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对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及景观设计等各方面的影响受到了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可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还有部分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依然沿用以往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这根本不能满足水利行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比如,部分水利单位在水土保持方面过度依赖,专业评价信息不足,信息采集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3、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探析
3.1 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机 APP
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作用,使用智能手机 APP 来开展管理工作。这种方式更符合时代发展趋势,顺应了科学技术发展潮流。例如,可研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手机软件,直接利用软件来开展有效的施工安全监控工作。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手机作为移动端,其没有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随时将安全隐患上报到系统中,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来参与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能够实时跟踪施工现场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定期、定点巡检工作,而且软件中所采集到的数据能够进行动态化分析,以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另外,在手机工地安全软件中还设有安全隐患处理模式,指的是当施工人员,或是安全管理人员,发现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后,可将其拍照上传到手机软件中,并用文字进行相应描述,然后由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进行确认,其需要判断是否为安全隐患,如若是则要对这一安全隐患进行类型划分,并做好分级工作,将此信息上报给相关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人在收到上传的安全隐患信息之后,需要派遣专员去实地进行处理,并做好视频、图片、文字记录,同样要上传到手机软件中。完成处理工作之后,由监理人员、安全员到现场复检,上传结果。
3.2 加强特种设备监管工作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涉及到多个专业项目,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应当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尤其要针对特种设备开展高效的监管工作。传统的特种设备监管模式,并不能取得较好的监管成果,而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入,则能够改善这一状况。比如说,可于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互联网平台中,设计塔吊运行监控系统。在塔吊驾驶室内安装制动控制黑塔子,增设角度传感器、倾斜传感器,利用无线通讯技术来进行数据传输,于地面进行远程监控,以全面掌握塔吊运行状态,避免塔吊出现倾斜状况,防止碰撞事故的发生,监管人员应当实施监测风速。与此同时,还应当创建完善的物料管理计数系统,以便于加强对施工物料的管理。施工物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物料的使用数量,则关系着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物料成本,杜绝物料浪费。物料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智能技术终端对所有施工物料进行拍摄,然后输入到系统中进行自动化计数统计,这有利于提高物料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支持人工修正技术结果。物料工作人员确定计数统计无误之后,要将所有的数据信息传输至施工现场管理互联网平台中,主管人员需要根据照片、物料验收记录进行监督管理,进一步检查避免虚报、错报情况的发生[1]。
3.3 通信层逻辑设计分析
首先在其自身的通信层的设计过程当中需要考虑系统本身的快捷性和方便程度需要使用无线通信的技术模式,例如 WIFI 设计,措施为建立现场的管理 APP,这样在线材的管理以及施工人员和监控设备就可以通过 APP 的模式进行信息的交互化,并且其自身因为施工现场当中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干扰屏蔽技术进行规范化的保护,保障通信网络层自身的稳定发展和运作,防止信息的交互出现延迟,停顿等情况的出现。其次在逻辑的角度进行分析,基于现场的管理人员为根本和措施,其自身在多种管理需求当中存在三种需求,首先就是需要对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管理,及时快速地查看监控信息,智慧 AI 系统进行处理方法的拟定。通过以上三种实际的需求在 APP 当中设定相应的功能,根据实际的功能对应不同的目标,将功能归纳在两个功能模块体系当中,两种体系分别为人工信息交互模块,人机的交互,对于人工信息的交互主要是对于施工人员的交互,直接实现双方人员的信息交流,对于人及信息交互主要是人员对于现场的管理和控制,通过智能技术构建相应的方案,管理人员通过 APP 直接记录监控的视角,获取方便的信息,通过系统当中存在的 BIM 功能,实现参数的导入完善 3D 建模体系,得出相应的标准参数模式[2]。
结束语
总之,现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也大幅度提升,在此背景下对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我们应不断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科学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包括仿真技术、数据库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等,借助这些信息技术促使水利工程管理成效不断提高,为我国水利工程行业的长足稳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3]。
参考文献:
[1]柴慧.浅析新形势下智慧水利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陕西水 利,2020,(03):195-196+199.
[2] 胡曦,高兴.水利工程智慧化运行管理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05):39-40.
[3]赵志博.新时期智慧水利建设的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 调,2020,(0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