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作者

马宏武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实验中学 718000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数学教学要求我们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和抽象数学的知识,体现学用结合,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真正沟通,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而又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寻找与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生活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发展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

1.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如我在教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位置的确定》时,先让学生告诉老师你的位置在哪里?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在几组几号,有的说几排几列,还有的说用方向角等等。我让学生亲自感受如何确定自己的位置。这样教学,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学生乐此不疲,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氛围。

2.从生活实例中寻找数学原型

初中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雏形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学习对象,学生就会在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来研究,就能更清楚的认识事物的特征,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如,我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时,我把全班学生带到操场进行实地测量:量出边长是 10 米的正方形土地,算出这块地的面积;用标杆和测绳将这块地围起来,看一看、想一想 100 平方米的土地面积到底有多大?告诉学生 100 块这么大的土地面积就是 1 公顷。再让学生量出边长是 100 米的正方形土地,沿这块地的四周走一走、看一看、相一想 1 公顷有多大。像这样,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寻找数学原型,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数学,弥补了学生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地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

3、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认识水平,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如,学生在学习了“勾股定理”后,我设计以下数学问题:李师傅乘电梯回家,要买一根 4、5 米长的竹竿,已知电梯箱的长为 3 米,宽为 4 米,问李阿姨能把竹竿拿回家吗?

二、让数学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1.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重视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如我在教 “认识一百万 ”时,我告诉学生新版 100 元人民币一万元的的厚度,让学生计算新版 100 元的人民币一百万单摞起来有多高?学生经过计算得出大约不到 1 米厚。这样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中的生活联系起来,从小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培养他们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的意识。

2.用数学方法提升综合能力

如学生学习了“教育储蓄”的知识后,知道了利息的计算方法,学生们感觉书上的习题不够“解渴”时。我及时安排了以下作业:(1)做自己的小会计到银行去了解各种利率,然后把你积攒的钱存起来,想一想怎样存最合算?把你的分析汇报给大家听;(2)做家庭小助手,帮妈妈理财,算一算妈妈存的钱利息是多少?到期后应取回多少钱?怎样存钱最划算!学生极有兴趣,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最后去存钱。在这一系列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极为深刻,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此项活动也对学生进行了不乱花钱、珍惜家长劳动果实的思想教育,实现了学数学与育人的统一。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我们架起数学与生活间的桥梁,拉近知识与生活间的距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上数学的联系,让数学学习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会到数学与人及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真正亲近数学,让数学真正走进学生生活中。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于之微,为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互动的精彩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