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工业工程下的智慧物流的研究

作者

龚浩 郭瑞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0

引言

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正蓬勃展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基于现有的背景条件,传统物流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契机。智慧物流作为物流业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业态应运而生,通过系统化应用智慧物流技术,不仅为供应链管理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更有望构建起可视化、高效协同、灵活智能的现代化供应链体系。

1 智慧物流的定义与特点

智能物流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时收集、监测、分析和调度物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整合。其核心特征表现为供应链各环节的高度信息化,使供应链各个部分都可以进行信息的共享、协调和优化;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对实时信息的反馈及智能化的辅助,减少了人工操作,显著提升作业效率;以及快速响应,通过即时监测与安排,可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了运输流程的连贯性。《2023 年中国智慧物流行业发展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的智能物流产业规模已达 2 万亿,并有望在 2025 年实现高达 4 万亿,平均每年以 20% 的速度增长。这些数字说明了智能物流在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减少企业经营成本上的巨大潜能与市场需求。

2 智慧物流的发展价值

2.1 提升运输效率,优化人力成本

智慧物流系统能够获取物流各环节产生的实时物流数据,综合分析交通流量、道路情况及客户需求等数据,进而制定运输策略及车辆调度计划,并在满足运输需求的情况下,快速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面对突发情况,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等,智慧物流系统可以基于历史运输数据,分析突发状况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迅速制定解决方案,提升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此外,智慧物流系统的实时监控功能可以发掘潜在问题,做好风险警示和预警,进而避免或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力,保证物流运输及服务的顺利进行。除了运输流程管控,智慧物流系统在成本管理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智慧物流系统可以综合考虑物流运输成本、时间成本,识别物流各环节的成本及效率,如空载率过高、仓储周转效率低下等,可以为控制成本、提升运输效率提供数据支持及优化依据。在仓储、中转、运输等环节,引入自动化仓储、智能分拣机器人、无人驾驶车辆等先进技术,有助于提升整体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失误概率;智慧物流系统还提供了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全面统筹人力资源,推动企业全面降本增效,进而促进传统物流的智慧化转型。

2.2 整合运输资源,提升系统柔性

基于大数据技术,智慧物流系统整合了货流信息、库存信息、物流环节的实时信息等数据,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可以实现运输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2023 年的数据显示,通过货运互联网平台构建的数字化交易市场有效整合了零散运力资源,将运输成本平均降低了18% ,提升了运输效率。“最后一公里”是物流运输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关键环节。智慧物流通过建立配送运力池、构建共同配送模式等方法,解决了传统配送模式下运输效率低、配送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有效提升了物流配送的灵活性,提升了物流系统的整体柔性。以某物流为例,其城市共同配送体系使单车日均配送效率提升了 35% ,碳排放降低了12% 。此外,针对供应链,智慧物流系统还提供了实时监控功能,对供应链进行全方面、全环节的监控,以及时了解供应链各环节的情况,确保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对接通畅、准确,避免信息传递不对称问题。通过实时监控功能,智慧物流系统可帮助企业规避供应链中断风险,增强了供应链韧性。同时,智慧物流系统在市场预测、库存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生产、市场销售等数据,智慧物流系统能够进行有效的市场需求预测,避免了库存积压与不足,以及货物储位规划不合理等问题,降低了库存持有成本和货物滞留风险,实现运输、生产及库存资源的合理规划。

3 基于工业工程下的智慧物流的研究

3.1 强化数据安全体系与隐私保护机制

随着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中的普遍应用,众多敏感数据被收集与利用,这对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企业要构建起多层次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以数据采集、传输到存储处理的各环节作为着手点,设定周密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划。同时需增进供应链各参与方的数据安全意识,明确数据使用规范及对应的责任义务,在进行大数据应用之际,应按最小够用原则开展数据收集,借助数据脱敏、同态加密等技术对敏感资料进行保护,最大限度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3.2 打造信息化物流管理平台

首先,智能技术赋能,打造“物流大脑”。高效物流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实现信息流、货物流与技术流的深度融合,建设以大数据为驱动、以智能化为支撑的物流信息化平台。这一平台相当于物流体系的“大脑”,将物流全链条的环节通过数据“纽带”串联起来。以智能化物流平台为例,它不仅集成了订单管理、库存监控、运输追踪等功能,还通过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实现全流程的实时监测与可视化管理。这种运作方式让物流企业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控货物流转的每个节点,确保物流作业如臂使指,精准提高效率。其次,全面嵌入物联网技术,赋予物流“感知力”。作为物流信息化的“神经网络”,物联网技术通过射频识别(RFID)标签、智能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等实时监控货物状态和运输环境,为物流作业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最后,以数据分析为核心,打开“算法决策”新格局。数据是高效物流管理的基石,而算法则是数据转化为价值的关键。借助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对海量历史订单数据的深度挖掘,预测市场需求、分析消费趋势,进而优化物流资源的配置。例如,智能算法能够根据实时路况与历史配送数据规划出耗时最短、成本最低的运输路线,在为企业节省燃料开支的同时提升配送效率。这样一来,智能技术驱动的信息化平台不仅让物流管理更加精细化,还为高效物流管理模式的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3 提高重视力度

政府加大对智慧物流、冷链物流的重视程度,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冷链物流的市场模式正在不断壮大。企业可以专门设立分析小组,总结分析、实验评估、观察预测冷链物流的发展动向。政府可以制定相关规定以及行业标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制定专业标准来规范冷链物流市场,以保证智慧冷链物流的正确发展方向。

结语

通过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智慧物流利用其高效、智能、可追溯等特征,正在逐步重建物流行业整体格局。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未来,智慧物流将逐渐朝着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智慧物流行业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柳,刘佳.大数据背景下智慧物流发展策略及趋势研究[J].物流科技,2025,48(14):50-52+57.

[2] 吕亚 博. 智 能制造 与智 慧物 流供应 链建 设研究 [J]. 中国储运,2025,(07):151-152.

[3]魏潇然,岳志春.基于工业工程下的智慧物流的研究[J].中国储运,2025,(0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