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谈员工数字化应用能力的培养

作者

谢俊晖 费禹铖 巫毅 刘浩 郑志纯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卷烟厂 广西柳州 545000

引言

新时代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不可避免需要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来优化或创建新的业务模式,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打破传统的组织效能边界和行业边界,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新价值的过程[1]。车间作为企业生产的直接场所,车间员工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数字化应用能力已成为企业员工必备的核心技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对员工的数字化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许多企业在员工数字化能力培养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培训体系不完善、学习资源匮乏、实践机会不足等。本文旨在探讨员工数字化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为企业提升员工数字化素养、推动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提升员工的数字化应用能力,能够使员工更好地理解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工作流程、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各类报表、运用数据分析来改善待优化的生产步骤,从而实现企业的高效、智能、可持续发展。

一、培养车间员工数字化应用能力的必要性和目标

数字化应用能力是指员工有效运用数字技术解决工作问题、提升工作效率的综合能力。它包括但不限于:基础数字工具使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字协作能力、信息安全意识等。这种能力不仅要求员工具备技术操作技能,更需要培养数字化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字化应用能力可以让车间员工高效地操作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协同工作。例如,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员工能够实时获取设备运行数据,快速调整设备参数,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维持高生产节拍。同时,企业必须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产品竞争力。员工具备数字化应用能力有助于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精准质量控制等创新业务模式,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生产技术的融合为创新提供了更多机会。员工如果能够熟练运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就能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新的改进点,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员工数字化应用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首先,它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条件。只有员工具备相应的数字化能力,企业引进的先进数字技术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其次,数字化能力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具备良好数字化素养的员工能够更快适应新技术、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最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员工数字化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响应速度。

对于员工数字化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员工熟练操作各种数字化生产系统、软件的能力。培养员工对生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读能力,能够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生产数据中发现潜在规律,辅助生产决策。同时,也要增强员工对数字化转型的认同感,促进部门间和员工间的数字化协作,打破信息孤岛,形成数字化的工作生态。

二、车间员工数字化应用能力的培养措施

(1)增强员工意识,筑牢思想根基。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向车间员工宣传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发展趋势和重要意义。邀请企业内外的专家分享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让员工了解数字化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带来的巨大变革。在企业内部车间设置专门的数字化转型宣传栏,发布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技术进展、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和计划等信息。同时,利用企业内部通讯平台、社交媒体群组等定期推送数字化知识和工作中的数字化应用场景,营造数字化转型的文化氛围。

(2)聚焦生产需求,提供理论与实践“双保险”。根据车间员工的岗位需求和数字化应用能力现状,设计定制化的培训课程体系。例如对设备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数据进行针对性教学,使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教会员工如何读懂实时数据和图表的含义。在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投入资金建设数字化培训实训平台,模拟真实的生产场景,配备各类数字化生产设备和软件。员工可以在实训平台上进行实践操作,熟悉数字化生产流程,提高数字化应用技能。为员工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如数字化培训课程视频库、电子书籍等,方便员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设立员工学习激励机制,如学习积分兑换福利、学习成果与绩效挂钩等,激发员工在职学习的积极性。

(3)建立健全员工数字化能力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管理能量。将员工的数字化应用能力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对员工进行数字化应用能力的考核评价。考核指标可以包括数字化操作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对数字化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等。根据考核结果为员工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对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设计数字化创新奖,奖励提出创新性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企业带来显著效益的员工。同时,在企业内部进行表彰宣传,提高员工的荣誉感和创新积极性。车间要积极为员工制定与数字化应用能力提升相关的职业发展规划,明确员工在不同职业阶段需要达到的数字化应用能力水平,以及企业为员工提供的晋升通道、培训机会等支持。

(4)做好应对措施,克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培训中,可能会面临种种问题,比如培训体系不系统、缺乏长期规划、与实际工作脱节、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等。针对这些问题,企业要建立完整的培养体系。在设立课程方面,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挂钩,注重知识的运用与实践。在培训结束后,需要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确定员工的培训效果。

三、总结与持续改善方向

在新时代环境下,培养车间员工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增强员工意识、提供培训与实践条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车间员工的数字化应用能力,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然而,员工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培养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培训课程内容也需跟随新技术不断变化,保持培训的时效性;进一步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员工的数字化应用能力需求差异,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培训;加强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优秀的培训资源和管理经验;探索如何将员工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培养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从根本上提升员工对数字化转型的认同感和使命感。通过不断地探索、完善和创新,打造一支具有高数字化应用能力的车间员工队伍,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华为企业架构与变革管理部. 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 年 5 月

作者简介:谢俊晖(1991-),男,广西南宁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系统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