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公路机械设备智能化升级与效率提升分析

作者

马荔

哈密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三道岭养护所 新疆 哈密 83900

引言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当下,公路机械设备作为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的核心要素,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传统设备在操作精度、能耗控制及协同作业等方面存在局限,难以满足高效施工需求。智能化升级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成为突破瓶颈、实现效率跃升的关键路径。

1 公路机械设备智能化概念

公路机械设备智能化是交通建设领域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深度融合先进信息技术与机械工程技术而催生的创新变革。其核心在于为传统公路机械设备赋予类似人类的感知、分析、决策与执行能力,使其摆脱单纯依赖人工操作的局限。通过集成各类高精度传感器,设备可实时采集自身运行状态、作业环境等多维度数据,如发动机温度、液压系统压力、施工场地地质条件等,实现对作业全过程的精准感知。借助先进的通信技术,设备能与云端平台、其他关联设备建立高效数据交互通道,将采集的数据快速上传至云端进行分析处理。基于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系统可挖掘数据潜在价值,为设备运行提供智能决策支持,例如自动调整作业参数以适应不同工况、预测设备故障并提前预警。智能化设备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依据决策指令精准执行操作,实现作业过程的自动化与精准化,大幅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降低人力成本与安全风险,推动公路建设向高效、智能、绿色方向转型升级。

2 公路机械设备智能化升级路径

2.1 智能感知体系构建与设备互联互通

公路机械设备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在于构建多维度智能感知体系,通过集成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及环境传感器,实现设备对施工场景的全方位感知。铣刨机可搭载振动传感器与刀具磨损监测模块,实时采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压路机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路面压实温度,避免因温度不均导致的质量缺陷。这些感知设备需与5G 通信模块深度融合,形成设备间的高速数据传输网络。以摊铺机为例,其搭载的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与智能传感器可实时上传摊铺厚度、平整度等参数至云端平台,同时接收来自拌合站的混凝土供应信息,动态调整施工节奏。这种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不仅打破了信息孤岛,更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施工流程的精准协同。

2.2 数字孪生驱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数字孪生技术为公路机械设备提供了虚拟映射与决策支持能力。通过构建设备三维模型与运行数据库,可实现从设计、制造到运维的全生命 其数字孪生系统可模拟不同原料配比下的生产过程,预测设备能耗与 振动分析算法可对设备关键部件进行实时健康评估,当检测到 成维修方案。这种预测性维护模式显著降低了非计划停机风险。数字孪生还 维服务,专家团队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入”设备内部,指导现场人员完成复杂维修任务,突破地域限制提升服务效率。

2.3 人工智能赋能的自主作业与决策优化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公路机械设备的作业模式。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识别系统可使设备具备环境感知与自主决策能力。装载机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物料类型与堆放位置,自动规划最优铲装路径;平地机搭载的AI 控制系统可根据地形数据实时调整刮刀角度,实现毫米级平整度控制。在协同作业场景中,多台设备可通过强化学习算法形成智能编队。以路基填筑为例,推土机、压路机与运输车可基于实时交通流数据动态调整作业顺序,避免设备间的路径冲突。这种自主作业模式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更通过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了安全风险。

3 公路机械设备智能化效率提升策略

3.1 基于智能调度的动态资源优化配置

公路施工场景中,设备资源的高效调配直接影响整体效率。智能化升级通过构建动态调度系统,整合设备位置、状态、任务优先级等多维度数据,实现资源的实时优化配置。以摊铺作业为例,系统可结合拌合站产量、运输车运力及摊铺机施工进度,自动计算最优物料供应时间窗口,避免摊铺机因断料停机或运输车积压。针对多台设备协同作业场景,调度系统能根据施工区域划分与设备性能参数,动态分配作业边界与施工顺序。在路基填筑中,系统可依据填方量、压实度要求及压路机压实能力,智能规划推土机、平地机与压路机的作业衔接,减少设备等待时间。通过引入天气、交通等外部数据,调度系统可提前预判施工干扰因素,动态调整设备部署方案,确保施工连续性。

3.2 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支持精准作业控制

公路机械设备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在于将人工经验转化为可复用的智能决策模型。通过集成多源传感器数据与历史施工数据库,构建覆盖设备运行、工艺参数与质量控制的辅助决策系统。以沥青路面摊铺为例,系统可实时分析摊铺温度、速度与厚度数据,结合材料特性与环境条件,自动生成最优施工参数组合,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推送至操作人员。当检测到摊铺厚度偏差时,系统不仅会触发预警,还能根据偏差趋势预测后续质量问题,并提供调整刮板角度或供料速度的修正方案。在压实作业中,智能决策系统可基于压实度实时监测数据,动态规划压路机的行驶路线与振动频率,确保路面压实均匀性。这种从被动监测到主动干预的转变,使设备操作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大幅降低了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波动,同时通过减少返工率间接提升了施工效率。

3.3 模块化智能组件实现快速功能迭代

传统公路机械设备功能升级往往依赖整机更换, 成本高且周期长。智能化升级通过模块化设计理念,将感知、计算与控制功能封装为独立智 的快速扩展与迭代。将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块、5G 通信模块与边缘计算单元集成为标准 类既有 实现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功能。针对不同施工场景需求,可通 。在隧道施工中,为装载机加装防碰撞雷达与 UWB 定位模块, 可构建 避免设备与洞壁碰撞;在高原地区,为压路机配备氧气浓度监测与发动机功率自适应调节模块,可确保设备在低氧环境下稳定运行。

结束语

公路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升级不仅是技术迭代的必然选择,更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数据驱动的精准运维、人机协同的柔性作业模式,升级后的设备在效率、安全性与环保性上实现显著提升。未来,随着技术深度融合,智能化设备将进一步重构公路建设生态,为交通强国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海.绿色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的管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汽车周刊,2025,(01):187-189.

[2]冉新华.高速公路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研究[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4,5(20):185-187.

[3]黄义龙.公路桥梁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工程科技,2024,3(18):13-16.

[4]蔡平.公路桥梁施工中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升级路径研究[J].现代工程科技,2024,3(17):37-40.

[5]张永明.解析路面机械成套智能化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3,46(05):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