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国企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作者

王腾

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727000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直接关系党的执政根基与企业发展方向。当前,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以标准化建设破解基层党建“随意化”“形式化”等问题,成为亟待探索的课题。本文立足国企基层党建实际,结合实践中的突出矛盾,系统分析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为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一、国企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国企基层党组织是党在企业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标准化建设能够规范党组织设置、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严格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通过统一党建工作标准,可消除基层党建“盲区”,提升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凝聚人心力量的坚强战斗堡垒,从而夯实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基础。

(二)提升党建工作效能

传统基层党建工作常因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不同支部之间工作质量差异较大,资源配置不合理,工作效率低下。标准化建设通过制定清晰的工作流程、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具体的操作指南,使基层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例如,对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组织生活会等基础工作制定标准化流程,能减少工作中的重复劳动和错误率,让基层党务工作者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党建活动、提升党建实效上,进而整体提升党建工作效能。

(三)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企基层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并非割裂的两个部分,标准化建设能够为二者的深度融合搭建桥梁。通过将党建工作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衔接,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在标准化框架下,基层党组织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攻关、市场开拓、安全生产等重点任务开展党建活动,引导党员在关键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 “党建引领发展、发展检验党建” 的良性循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1]。

二、国企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制度体系执行存在“温差”

部分国企虽已构建基层党建制度体系,但在执行层面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一些基层支部对制度理解不透彻,执行时随意简化流程,如“三会一课”仅满足次数要求,内容缺乏针对性;组织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未能触及实质问题。此外,制度动态更新机制不健全,部分制度与当前党建工作新要求、企业发展新实际脱节,导致制度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下降,影响标准化建设的推进效果。

(二)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短板”

党员队伍素质是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影响因素。部分党员政治理论学习主动性欠缺,对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零散,贯彻上级决策时政治判断力与执行力不足;基层党务工作者多为兼职,缺乏专业培训,对标准化建设理解不深,难达工作要求。同时,党员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部分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积极性低,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有限。

(三)党建与业务融合存在“壁垒”

党建与业务 “两张皮” 是国企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的突出难题。部分基层党组织制定标准化方案时,未结合企业业务特点设计党建活动,导致二者目标、节奏脱节,活动内容多为理论学习,与业务需求不符;业务部门开展工作时忽视党组织引领,未融入党建要求,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使党建标准化建设难以为企业发展服务。

三、国企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

制度是标准化建设的基础,需从“制定、执行、更新”三个环节发力。制度制定要结合国企行业特点和基层实际,对标上级要求,制定涵盖党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组织生活开展、党建阵地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手册,明确每项工作的目标、流程、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制度执行上,建立“党建联络员”制度,由企业党委选派专人下沉基层指导,对执行不到位的支部约谈整改。制度更新需每年结合党建新政策、企业新变化修订完善,删除过时内容、补充新要求,确保时效性和适用性。

(二)打造高素质党员队伍

党员队伍建设需从“教育、培养、激励”三方面入手。党员教育构建“线上+线下”体系,线上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学理论,线下通过专题党课等强党性,同时融入业务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党务工作者培养实施 “党务人才提升计划”,定期开展标准化培训,建立与业务骨干双向交流机制,增强综合能力。激励机制推行党员积分制,量化组织生活参与、业务攻坚等情况,积分作为评先评优依据,激发参与积极性[2]。

(三)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打破“两张皮”现象,需在目标、载体、机制上实现融合。目标融合要将党建工作目标与企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同部署、同落实,基层支部制定党建计划需围绕降本增效、技术创新等核心任务明确抓手。载体融合需创新“党建+”模式,如“党建+项目管理”等,结合“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引导党员在业务中亮身份、作表率。机制融合要建立党建与业务协同会议制度,由支部书记和业务负责人共商问题,确保同频共振。

四、结论

国企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制度、队伍、融合、考核等多方面工作。面对当前存在的挑战,国企应立足实际,以制度建设为基础、队伍建设为核心、深度融合为关键、监督考核为保障,不断探索符合企业特点的实践路径。通过标准化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核心,为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建. 基层党建标准化:一种党的建设的分析范式[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5, (02): 89-96.

[2]王昆伦.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党支部党建标准化建设路径分析[J].中外企业文化, 2025, (03):204-206.

作者简介:王腾(1990.01),男,汉,本科,籍贯:河南,职称:初级政工,研究方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