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高速异常事件检测与处置策略

作者

张鑫 吴天文

陕西交通电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710065

引言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着庞大的车流量与复杂交通环境,也因此成为异常事件高发领域。以往通过人工巡检、固定视频监控与交通中心监控室人为判断,存在响应延迟、误判多、效率低下等问题。近年来,人工智能特别是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与车联网数据融合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速异常事件的实时感知与智能处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借助海量视频、传感器、车载终端和气象数据,基于 AI 算法建立端到端事件检测模型,并融合专家系统与联动调度机制,可以实现从识别到决策再到执行的全流程智能管理。基于上述背景和发展趋势,本文将围绕智慧高速系统中异常事件检测与处置策略展开系统性探讨,重点分析模型构建、数据融合、响应机制与实施效果,以期为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与运营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一、智慧高速异常事件检测模型与关键技术分析

智慧高速异常事件检测模型的构建核心在于融合多源数据与训练高精度识别算法,实现对多类交通异常(包括碰撞事件、追尾事故、车辆抛锚、严重拥堵、恶劣天气影响、设备故障等)快速准确判断。首先需建设完善的数据采集体系,包括高速路段视频摄像头、诱导杆传感器、路侧单元 RSU、车载终端 OBU、气象监测传感器等。基于大量历史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如 YOLO、Faster R-CNN、3D CNN、Graph NeuralNetwork 等)实现对图像中交通碰撞、事故现场、异常停滞车辆等的实时识别;同时通过车联网数据采集车辆速度、密度、刹车状态等信息,通过时空模型识别拥堵或事故预兆。融合边缘计算,实现部分视频流和车载数据本地快速初步分析,降低中心传输延迟。检测模型经过大规模场景样本训练与迁移学习微调后,其对事故类型识别准确度可达 95% 以上,误报率控制在 3% 以下。在恶劣天气场景下,通过气象数据与路面状态模型分析,实现对雾霾、降雪、结冰等异常条件的早期预警。总体来看,高速异常检测模型依赖于数据质量、多模态融合能力与模型泛化性能,其建设与应用是智慧高速的基石。

二、智能预警机制构建与响应策略设计

检测模型一旦识别异常事件,系统需迅速触发智能预警机制。在此过程中应按照时间敏感性与影响规模建立事件等级,分为一级(重大事故或设备严重损坏)、二级(中度拥堵或追尾事故)、三级(短时轻微拥堵或车辆小故障)等类别。系统触发后,自动将预警信息推送至交通管理中心、公安交警、路政部门、救援队伍与周边电子指示牌,实现多渠道联动。预警信息可包括事故 GPS 位置、可能原因、影响区域、初步处置建议(如信号灯调整、交通导流指引等)。同时调用智能交通诱导系统,通过 APP、微信、交通广播等方式提醒过往司机避让。响应策略设计需结合高速路段的路网结构、车流特性与应急资源配置,实现事件发生后 5 分钟内完成信息下发与现场响应评估、15 分钟内完成初步交通疏导与应急保障,并在 30 分钟内恢复交通秩序。在严重事故情形下系统可自动调度附近急救资源与消防队伍,同时启动视频实况回放、通信保障路径等保障措施。《此机制显著减少了人工判断延迟与信息传递误差,提升了事件处置效率和路径调度精度。》

三、跨部门协同处置流程与资源调度机制

异常事件处置不仅是数据感知与通知,更是跨部门的协同作业。智慧高速系统需建立统一指挥平台,接入交通管理、公安、路政、气象、急救、通信等各方数据与调度接口,实现共享预警信息与处置进度。平台支持资源在线调度,如救援车、清障车、交警巡逻车等,同时能调控动态交通信号灯、可变限速标志、应急停车区等基础设施。处置流程包含事件确认、现场初评、资源派遣、交通指引、事故处理、数据记录、事后调查与总结反馈等环节,采用标准 SOP 流程,实现透明化与闭环管理。通过 AI 辅助的资源调度决策系统,在处置人员到达前即完成最优路径分析、预计交通影响范围与清障需求评估,大幅缩短响应时间与提升搜救效率。此外处置结束后,系统自动归档事件处理记录与视频影像,供事后分析与安全培训使用。

四、智慧高速系统实施效果评估与典型案例验证

在某省际智慧高速试点项目中,系统部署了 AI 检测模型、边缘计算节点、跨部门指挥平台及多样化通知终端。系统上线一年内监测到事故 300 余起, 85% 能够在事故发生的 30 秒内自动识别并向平台推送预警信息;较传统人工调度方式,响应时延平均缩短了 3-5 分钟,交通恢复时间缩短 25% 。典型案例包括一高速段清晨雾霾引发追尾事故,系统通过车联网数据结合视频图像迅速识别,及时联动指挥中心调度清障车与救援资源,并通过交通诱导系统提前引导车流绕行,避免了更大规模的车辆拥堵与二次事故。另一个案例是设备故障引发管道异响与气味泄漏,系统通过气体传感器联动识别并启动应急预案,快捷封锁事故区域并调度检测人员到场,避免了事故扩大。居民与驾驶反馈数据显示,对系统预警准确度与响应时效满意度较高,治理事故率显著下降。

五、结论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高速异常事件检测与处置策略,通过集成深度学习模型、车联网数据、多源传感器信息及跨部门联动机制,实现对异常事件的实时识别与快速响应,显著提升了高速公路管理的安全性与事故处置效率。本文系统阐述了检测模型构建、预警机制设计、应急调度流程与智能资源管理等关键环节,并结合试点案例验证了系统的运行优势与实用价值。未来智慧高速系统应继续优化 AI 算法性能与泛化能力,扩展更多感知渠道(如无人机巡检、远程声波传感等),推动系统与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城市交通体系深度融合。同时,应持续提升数据安全保护水平、隐私管理机制与监管制度,确保系统可信运行。在能源、通信、交通等多领域协同创新背景下,智慧高速人工智能体系将成为交通安全与智能治理的新标杆,为国家智慧交通体系建设提供核心支撑。

参考文献:

[1] 郭建,刘华,赵守阳.高速公路巡检的未来趋势——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分析[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4,5(24):1-4.

[2] 曹冬英.“平衡—韧性治理”理论视角下基于人工智能提升数字领导力的风险与 途径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24,44(06):100-106.

[3] 郑文礼.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在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探索[J].张江科技评论,2024,(11):38-40.

[4] 黄仕晖,周峰,梁梦瑶.人工智能时代制造业企业数据安全的挑战与应对[C]//2024年山东省数据技术与应用论文集.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73-83.DOI:10.26914/c.cnkihy.2024.05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