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作者

杨政

涡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33600

引言

对于人类而言,土地不仅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石,还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性资源。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土地资源有着较大的需求,并对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应该与当前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对土地利用转型以及土地资源管理的策略进行探索,从而促使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为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目标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依赖于科学管理体系的支持,这项工程整合了政策调控与空间治理双重功能,融合了用途管控及生态修复技术。这项工程围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文明的总体框架开展,旨在平衡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复杂关系,构建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的动态模型。在当代实践中,土地资源管理策略既延续了耕地保护与集约用地的双轨制传统,又深度对接了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与区域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其目标覆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的完善,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资产化流转机制的创新,城乡土地制度的革新等关键领域,并呈现出多层级嵌套、全周期管理、预判性干预等特征。

2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2.1 合理开发现有土地资源

开发土地资源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保证土地资源开发的科学合理,是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关键所在。过去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未能从长远角度进行考虑,而是追求短期利益,这种管理理念及方式并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针对现有土地资源,在强化土地资源管理举措上,则需从长远角度出发,科学规划并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一方面,根据当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情况,应明确城中村对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影响。相关部门可以立足城市发展规划,以当前城中村土地资源现状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方案。通过有序推行城中村改造规划落地,以促进城中村土地价值提升,降低城市建设用地对农田挤占的程度,切实满足城市整体规划要求。另一方面,针对城市行业发展导致的土地资源供应紧张问题,可以通过部门联合的方式,解决土地供需矛盾,以平衡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以及农用地等的用地需求。比如,联合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着力于城市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开发,借此减少土地占用率的同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各行业的规模化发展。政府部门则可以在充分把握土地市场供求现状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管理策略,结合区域发展特征以及用地需求,对不同区域提供针对性指导支持,通过分类指导和精细化调控土地资源,推进土地资源使用价值,包括废弃土地与低效土地等,以此增加土地资源的有效供给。与此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土地使用政策,包括土地出让方式、使用年限和使用条件等,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此外,在开发现有土地资源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信息系统的充分利用,借助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对土地资源自然属性、社会经济性质等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与把控,以便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在信息系统的作用下,依托土地资源数据库、遥感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还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进一步掌握土地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

2.2 合理规划产业,引导土地利用

城镇的发展始终受限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为实现城镇地区的持续繁荣,必须要有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产业来驱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人口,提升城镇影响力。因此,在基于土地资源整理管理开展城镇土地规划利用工作时,要基于城市的产业定位与发展目标,全面分析城市的资源、区位、技术等要素,明确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例如,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可将文旅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高校云集、科研实力强的城市,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根据产业特性,精准测算产业用地需求,然后再开展科学的产业用地规划工作,打造产业集聚平台。结合土地资源整理成果,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或功能区,引导同类或关联产业集中布局。产业发展并非-成不变,随着市场环境和技术进步,及时对产业用地规划进行调整。当传统产业逐渐衰退时,通过“退二进三”等策略,将部分工业用地转化为商业或服务业用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3 土地复垦和整治

首先,对于我国而言,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生态工程,主要是指通过科学规划将部分农田面积用于恢复自然植被,有利于提高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以及缓解因过度开垦而导致的土壤侵蚀、水源污染等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的资金投入,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优化,充分激发农民参与退耕还林还草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其次,当前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化的生态问题。为了能够将土地沙化问题进行有效治理,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植树造林,通过种植大规模耐旱、固沙能力强的植物,逐步构建起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有效遏制沙化土地的扩张;加强水土保持,通过修建梯田、蓄水池等工程设施,改善区域水循环,增强土壤保水能力,为植被恢复创造有利条件等。通过上述措施确保土地沙化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结语

土地属于有限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条件。土地资源管理是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避免土地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包 金 兰 . 国 土 空 间 规 划 中 的 土 地 资 源 优 化 配 置 研 究 [J]. 西 部 资源,2025,(03):119-121.

[2]刁伟,董甲敏.国土空间规划中土地资源配置与测绘支持[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5,43(04):103-105.

[3] 赵兴裕. 国土 空间规 划中的 土地资 源优化 配置探 讨[J]. 建材发 展导向,2025,23(05):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