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启蒙中“生活情境-问题链”兴趣激发策略的行动研究
阿霞 王珊珊 胡瑞 袁琳琳
绵阳市涪城区教工幼儿园 621000
引言:在 3–6 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强调,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以探究兴趣的激发为主要核心,幼儿通过参与体验探究过程,提升与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为后续的科学启蒙教育做好铺垫。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做中学”,教师从幼儿所熟知的生活情境中选取素材,借助具有逻辑性的问题链,引导幼儿开展深入性的问题探究,与趣味性的生活情境,引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充分引导幼儿开展自主性的科学探究,培养幼儿的反思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一、情境创设:立足“启近趣”,让科学扎根生活(1)“启”——调动经验,注重启发
教育情境应体现科学思想以及教育元素,情景的运用能够有效引发幼儿的深入思考以及探究,为后续的问题链学习做好基础准备。例如,教师在创设“食物的变质”的情境时,教师可以全面展示出放置时间不同的面包,有的面包放置时间较短,所以相对新鲜;有的面包开始变硬;有的面包已经开始逐渐发霉,引导幼儿观察面包的不同变化,从引发幼儿的深入思考——“面包为何会这样?”“面包为什么会变质?”等疑惑,为后续问题的提出打好探索基础。教师依托生活情境的“问题链”教育模式,选取幼儿熟知的教育素材,通过创设真实且具体的教育情境,设计由浅入深的问题,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主动探究与观察思维。
(2)“近”——贴近经验,源于日常
中班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大部分幼儿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这个阶段是发展科学启蒙的黄金时期。但根据一线教师的实践反馈来看,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着科学内容与生活剥离、科学提问过于抽象、过程随意等问题。生活情境是幼儿最熟悉的情境,例如游乐场、超市、社区等都是幼儿所熟知的场景,能给幼儿带来亲切感。因此,教师在创设情景时,要突出生活化特质,以生活情境引发幼儿深入思考。例如,在开展“水的变化”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小朋友喝水的日常情境,让每位幼儿都模拟自己喝水时的场景,从而观察水在杯中晃动的样子。以生活情境为基础的教育活动,能够更好地引发幼儿的学习思考,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到教育过程中来。
(3)“趣”——蕴含趣味,激发好奇
对于幼儿而言,趣味性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借助生动故事、趣味游戏、智能化技术等元素增强情境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在开展“植物生长”的科学发现活动中,教师可以“小种子的旅行”故事作为情境背景,教师通过展示图片的方式呈现故事情节,故事中设置小种子找寻土壤、获得水分等困难情境,从而引发幼儿对植物生长过程的思考与探究,在微信的情景中,还可以引导幼儿扮演种子模仿生长过程,从而全面增强情境的趣味性,科学激发并维持幼儿的学习探索兴趣,充分发挥科学启蒙教育对培养幼儿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的作用。
二、问题链设计策略:把握“递进开放关联”,让思维拾级而上
(1)“递进”——逻辑连贯,思维爬升
幼儿的认知以及思维发展水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坚持从易到难的原则。以“种子的成长”为例,教师在设计探究问题时可以突出问题的递进特点,如“这些小种子长得一样吗?”“→种子要种在哪里才能发芽?”→“为什么同样的种子发芽时间不一样?”,由浅入深的科学问题,能够引发幼儿的渐进性思考,当幼儿解决一个问题时,自然会对下一个问题产生疑问,从而增强问题学习的连贯性与深入性。
(2)“启发”——深入思考,多元表达
教师在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时要注重问题的延展性,突出思维的启发。例如,在开展“气球动力车”的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怎样才能让小车跑得更快?”的探究问题,幼儿可能会从“将气球吹大”“减少小车重量”等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究其他开放性问题,如“气球过大会不会爆?”,以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开展放性问题链思考。
(3)“关联”——多方联系,搭建体系
“问题链”的设计与实施应突出问题之间的关联性,以生活情境为背景,帮助幼儿多方位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在开展“天气与生活”的科学探究活动时,问题链围绕“天气情况”展开:“下雨了,上学时需要带什么?”→“为什么下雨前会出现蚂蚁搬家的情形? ∘ “雨停了,为什么会出现彩虹?”,探究问题从日常生活到自然现象的观察,帮助幼儿构建多方位的认知体系。
结束语:科学启蒙教育对发展幼儿科学思维以及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中班科学启蒙活动存在着幼儿兴趣缺乏、注意力转移、深入探究度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科学启蒙教育的开展。因此,教师要将科学启蒙的种子播撒在幼儿最熟悉的生活沃土之中通过构建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的问题体系,全面唤醒幼儿内在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深入探索的无限动力,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开展科学探究,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科学思维,提高幼儿的科学认知能力,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玲,薛丽.幼儿园自然资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思考与实践——以幼儿园中班活动“枇杷熟了”为例[J].学前教育论坛,2024,(02):27-31.
[2]庞钰.幼儿园中班科学区活动教师指导行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23.
[3]陆晶.中班科学启蒙活动有趣的轮子[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2,(0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