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跨文化比较与多元文化教育
金林娜
沧州市新华路小学 河北沧州 061000
引言
汉语言文学作为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学教育中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素养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小学生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逐渐增多,这对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跨文化比较强调通过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文学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多元文化教育则注重引导学生尊重、包容不同文化,形成多元的文化观念。将二者融入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跨文化比较与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助力学生深化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
汉语言文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语言表达、文学作品创作都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通过跨文化比较,将汉语言文学与其他文化中的语言文学现象相对比,能够让学生跳出单一文化的局限,从更广阔的视角认识汉语言文学的特点与价值。例如,对比不同文化中诗歌的表达形式与情感寄托,能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汉语言诗歌的韵律美与意境美,进而深化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与认知。
(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与包容意识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多元文化教育能够为学生打开了解不同文化的窗口。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语言习惯、文学经典与文化传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通过跨文化比较,让学生明白不同文化虽存在差异,但各有其独特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为其未来融入多元社会奠定基础。
(三)推动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传统的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往往以本土文化传授为主,教学内容与方式相对单一。跨文化比较与多元文化教育的融入,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引入其他文化中的语言文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如采用对比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丰富教学形式。这不仅能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还能推动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打破传统局限,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二、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跨文化比较与多元文化教育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目标缺乏对跨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明确定位
当前,部分小学在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设定中,仍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文学鉴赏能力为核心,对跨文化比较与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跨文化素养与多元文化意识培养的规划,导致跨文化比较与多元文化教育在教学中处于边缘化地位,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无法满足学生对多元文化认知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中跨文化与多元文化元素融入不足
在现有小学汉语言文学教材与教学内容中,多以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语言知识、诗词散文、经典故事为主,对其他文化的语言文学元素涉及较少。即使部分教学内容涉及跨文化比较,也往往较为浅显,缺乏系统性与深度,难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的语言文学特色。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使得跨文化比较与多元文化教育缺乏足够的载体,无法有效开展。
(三)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是跨文化比较与多元文化教育在教学中落地的关键。然而,部分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师自身的跨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对不同文化的语言文学特点、文化背景了解有限,难以准确把握跨文化比较的要点与多元文化教
育的内涵。同时,教师缺乏相关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在教学中难以将跨文化比较与多元文化教育自然、有效地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环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跨文化比较与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融入跨文化与多元文化导向
小学在制定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明确跨文化比较与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定位。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认知能力、多元文化包容意识纳入教学目标体系,与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培养目标相结合,形成全面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围绕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确保跨文化比较与多元文化教育贯穿教学始终,避免其流于形式。
(二)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跨文化与多元文化元素
一方面,教材编写部门可在小学汉语言文学教材中适当增加跨文化比较与多元文化相关内容,选取其他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文学素材,如不同国家的童谣、寓言故事、短篇诗歌等,与汉语言文学内容形成对比与补充。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教学主题,自主拓展教学资源,通过引入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选段、语言习俗介绍等,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搭建了解多元文化的平台,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三)提升教师素养,强化跨文化教学能力
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将其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学校应定期组织跨文化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培训课程,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讲解,帮助教师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语言文学特点,掌握跨文化比较的方法,以及多元文化教育的技巧。通过这样的专业培训,教师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跨文化知识储备,还能显著提升教学能力,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需求。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自主学习,通过阅读、研讨等方式不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此外,组织文化交流活动,让教师有机会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积累宝贵的跨文化教学经验。为进一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校还可以搭建教师交流平台,让教师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方法和经验,通过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提升跨文化教学水平的新路径,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
跨文化比较与多元文化教育在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与包容意识,还能推动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尽管当前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在这两方面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足、教师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但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素养等路径,能够有效改善现状。未来,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应进一步重视跨文化比较与多元文化教育,不断探索更适合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既扎根本土文化,又具备开放的文化视野,成长为适应多元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董 增 宝 . 小 学 汉 语 言 文 学 教 学 方 法 刍 论 [J]. 成 才 之路,2022,(21):109-112.
[2] 王 菊 琴 . 小 学 语 文 汉 语 言 文 学 教 学 策 略 探 究 [J]. 学 周刊,2021,(16):75-76.
[3]郭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汉语言文学运用能力[J].散文百家(理论),2020,(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