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策略研究

作者

张桂文

唐山市丰南区岔河镇中学 单位邮编:063300

前言: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标教学开展的主要变化,强调学生多学科知识、技能的灵活运用,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该学习活动开展教学,可将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转变教学主体。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开展,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持续加强跨领域教学能力,合理设计规划学习主题,并在跨学科教育开展中,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以及时改进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符合学生成长需求。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意义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达到深度学习的样态,实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改变传统被动式的学习样态。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将让整个历史课堂有着更强的实践性、探究性,以跨学科思维为基础,学生将在多元化的实践中完成知识的理解、分析、判断,整体强化他们的知识感知能力。同时,学生在理解知识内容时,能够从意识理念层面将多学科知识融汇在一起,连成一条线,以某一个历史节点横纵辐射多学科知识,真正形成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思维视角。跨学科主题的教学模式是以历史知识融入其他内容和知识为教学中心,促进历史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跨学科教学,可以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灵活使用,并利用这种新的教学设计来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必须拓展自己的教学理念,开展跨学科的知识教学活动,将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紧密的串联,引导学生能够建立完整的历史模型,从而促使学生的知识底蕴更为深厚,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知识点和思想方法不仅应用于历史领域,还广泛地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跨学科主题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广泛应用和巨大价值,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1]。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策略

(一)结合语文学科强化知识理解

初中语文教材中涵盖的诗词、小说、散文等内容皆具有不同的创作背景与时代意义,每个作者人物生平与历史发展具有直接关联。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历史教师可深度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根据历史教材内容挑选出两者存在的契合点,通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将两门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整理为完整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学习资源。做好准备工作后,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可率先引用学生了解的文学作品作为切入点,引出相关历史知识,并逐一为学生讲解。同时,积极解答学生提出问题,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例如,在“三国鼎立”主题学习时,教师可通过三国历史人物及其背景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语文教材《三顾茅庐》相关内容,各自扮演喜欢的人物角色,教师可在学生扮演过程中,介绍不同人物的历史生平、情节背景,促使学生充分了解三国各个历史人物的关系与发展走向,明晰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手足之情与托孤之重。在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下,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不同历史事件的理解程度,并激发学习欲望。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可有效引导学生提出历史问题,使其思维运作以及沟通合理能力获得提升[2]。

(二)结合政治教学突破难点内容

在开展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与政治学科有机结合,进一步凸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和功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和个性适当运用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事迹等内容与政治知识和内涵有机结合,提升学生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幅度提升和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师不仅要深度掌握历史课程教材知识核心,还要灵活运用其他学科知识,以有机结合手段提升教学能力,确保各学科具备关联,且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切,以此满足初中历史学科新时代教学需求,促进初中历史教育持续发展。历史教师紧抓学科核心目标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时,需要严谨考虑学科能力的构建。

以“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为例。课程从历史视角分析新中国艰难探索工农业发展和相关建设成就等方面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祖国、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爱国精神。教师应将政治学科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相关知识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从政治视角进一步理解探索艰难性和国民的坚持等,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促使学生形成投身祖国建设和改革的坚持和意识。

(三)结合地理学科掌握历史轨迹

初中历史知识中含有大量的地理知识,涉及地名、地域、版图变化等内容,在不同的时代变迁中,经过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地图作为历史学科教学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地理学科有着直接关联。学生通过学习地理知识观看地图,了解地球各个大洲、大洋板块的地理位置,以及东西方各个国家版图大小、相邻国度,大小山川、河流走向。基于此,将历史教材知识与地理学科有机结合,能够为学生带来细致化教学内容,详细的知识描述,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例如,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学习中,教师可结合地理知识,为学生展示清朝各时期疆域地图,为学生讲解清朝发展过程中的版块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相关事件 使学生掌握清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手段,并学会如 看地图。此外 有许多与地图相关的历史事件。例如,唐朝时期京都地理位置的变化以及过程,成吉思汗 区域等等。在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下,学生能够以直观角度感受历史事件演变过程,明晰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而加深学习印象,提升学习效率[3]。

总结: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育的目标逐步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转变。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方式,强调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跨学科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需要提高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各个学科,使其融入历史教学中,从而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此促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卢适.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5,(15):13-16.

[2]黄远至.聚焦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之径[J].家长,2024,(33):89-91.

[3]张新颖.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2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