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施策略与效果评价
雷蕾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小学
引言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充分激发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项目化学习以真实情境中的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契合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精准设计项目主题
项目主题是项目化学习的核心,直接决定学习方向与效果。在设计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主题时,需紧密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确保主题兼具语文性与实践性。主题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例如结合课文中的写景文章设计“家乡美景探寻与描写”主题,让学生在观察家乡景物的过程中学习运用描写手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注重过程性指导,科学组织项目活动
项目化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但并非完全放任学生自由开展,教师的过程性指导至关重要。在项目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需根据项目进度与学生实际情况,分阶段给予学生指导与支持。首先,在项目启动阶段,教师需向学生清晰讲解项目任务、目标与要求,帮助学生明确探究方向,指导学生组建合作小组,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需定期关注各小组的进展情况,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点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最后,在项目成果展示阶段,教师需指导学生整理项目成果,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如手抄报、演讲稿、情景剧等,同时引导学生做好展示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成果展示顺利开展。
(三)整合多元教学资源,为项目开展提供支撑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项目化学习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需整合教材、生活、网络等多元资源,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足素材。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将教材中的课文、语文园地、综合性学习等内容与项目主题相结合,让教材成为项目学习的重要依托;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生活资源,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收集与项目相关的素材,如生活中的语文现象、民间故事、传统文化元素等,丰富项目学习内容。
二、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效果评价方式
(一)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全面衡量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效果评价不应局限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需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知识与能力维度,重点评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语言运用、思维发展等能力的提升情况;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度、探究方法的运用、合作表现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对语文学习的情感体验等。
(二)推动评价主体多元化,提升评价的客观性
传统教学评价多以教师为唯一评价主体,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效果评价中,应推动评价主体多元化,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需结合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整体表现,依据多维度评价体系给出客观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在项目中的参与情况、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等进行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小组互评则让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彼此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主动承担任务、是否帮助同伴解决问题等,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
(三)重视评价结果应用,促进教与学的改进
评价结果的应用是项目化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与促进学生发展。在得到评价结果后,教师需对评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项目化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项目主题设计是否合理、活动组织是否科学、资源整合是否充分等,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后续的项目化学习方案,优化教学策略;同时,教师需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以积极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优点与进步,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引导学生明确后续的学习方向。
三、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实施与评价的注意事项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指导与评价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施与评价过程中,需充分关注这种差异,避免“一刀切”。在实施策略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项目任务,为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更细致的指导与更简单的任务,为能力较强的学生设置更高层次的挑战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项目学习中获得发展;在效果评价上,需根据学生的个体基础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标准,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学生,重点关注学生的进步幅度,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
(二)平衡项目学习与基础知识教学,避免本末倒置
项目化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培养,但不能忽视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是学生开展项目学习的前提,若学生缺乏扎实的识字写字、阅读等基础知识,项目化学习将难以顺利开展,也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时,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平衡项目学习与基础知识教学的关系,将基础知识教学融入项目学习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基础知识,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避免出现重视项目形式而忽视知识教学的本末倒置现象。
(三)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保障项目实施质量
教师是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评价者,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质量。项目化学习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评价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需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教研活动、外出学习等方式,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方法、实施策略与评价方式;教师自身也需主动学习,不断探索与实践,积累项目化学习的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项目化学习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保障。
结束语
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立足语文核心素养设计项目主题,科学组织项目活动,整合多元教学资源,确保项目化学习有效开展;在效果评价方面,需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推动评价主体多元化,重视评价结果应用,全面、客观地衡量学习效果并促进教与学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张政蓉.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启迪与智慧(上),2025,(09):85-87.
[2]李伟忠.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困境与破解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5,(26):66-68.
[3] 林碧虾. 小学语文项目式综合学习的实践[J]. 文理导航( 上旬),2025,(09):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