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策略微探

作者

张耀锋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靖边中学

知识迁移是学生在学习中最为常见、且极为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知识迁移的本质,实质上是两种学习之间在知识结构、认知规律上相同要素间的影响与同化。根据迁移的理论,教师在预设教学内容时,要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行预设,以便把握揭示知识的深刻程度。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有着显著的联系性与系统性,完成迁移思考的过程,并进行有效的迁移,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系统构建。

、优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效果

迁移能力的应用基础是对知识点的有效掌握,在正确理解化学知识概念的情况下,学生能够通过思考找寻到知识点中的共性与联系性,实现有效的知识迁移。因此,为保证学生具备迁移能力的基础,教师需选择合理的方式优化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首先,需重视知识点的引入,通过合理的引入方法保证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深入的印象。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情境构建法,在教学情境中实现知识的引入。情境带来的体验感受,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于知识点的印象与兴趣。其次,教师需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室帮助理解、验证各类化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需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的化学实验。在学生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行进行实验的设计,并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实验中的思考以及实验观察,都有助于加深知识理解。另外,还需重视基础知识的整理与回顾[1]。综合来看,化学知识点的分布较广,总体的数量大,通过及时的整理与回顾,才能够保证学生扎实地掌握化学知识。例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和蛋白质相关知识的课本安排,就具有分散性。教师可以通过集中复习的方式,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与回顾,并引发学生的联系性思考。

二、通过题目转化训练迁移能力

将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题目的解答中,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迁移的过程。化学题目的难度以及题目的形式存在差异,这也意味着知识迁移的要求有所不同。通过题目练习,可以达成多种的知识迁移效果。首先,教师需重视化学例题中的迁移思维。在学习了新知识后,需通过例题进行简单的知识应用。因此,例题的解答就是初次的知识迁移过程。一般而言,学生均能够独立的完成化学例题的解答,教师可以选择当堂解答的方式,给定学生独立思考以及独立解答的时间,确保学生可以完成独立的知识迁移过程。其次,在简单例题解答完成后,教师可以增加例题中的条件以及问题,构建起一个更为复杂的题目信息环境。例如,可结合此前所学知识,增加化学题目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同时完成若干知识点的应用,思考新学内容与其他化学知识间的联系,并完成知识的应用与题目的解答。另外,为保证学生的迁移思维过程顺畅,教师还可以改变题目中的基础条件,进行更为深度的题目转化,充分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

三、应用类比联想实现有效迁移

迁移的过程就是类比联想的过程,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化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解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首先,可以通过知识点之间的联想类比,进行有效的迁移训练。例如,学生可以针对有连接性的两个化学知识点,分别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比两个思维导图的内容,梳理知识点的具体联系性。其次,可以联系生活常识进行化学知识的类比。例如,元素的氧化性、还原性等概念,就可以使用到生活类比法,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对知识点进行认识。以“登山原理”比拟高价元素表现出氧化性、中间价态的元素往往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低价元素表现出还原性的概念,以人在山谷、山腰以及山顶的状态为例,可以让学生很形象地理解元素的氧化还原的概念[2]。另外,需要重视同类知识点之间的横向类比,实现已知向未知的迁移。在同类知识点的学习中,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水平会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同类知识的类比联想,能够帮助学生平衡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学习状况。例如,化学平衡、电力平衡和溶解平衡等状态的理解,就可以应用同类类比联想。

四、重视总结归纳强化迁移习惯

通过单元知识的总结与归纳,学生可应用综合性的视野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认识,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持续的总结行为,也能强化学生的迁移思维以及迁移习惯。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化学知识点进行整合。需注意到思维导图与知识结构图之间的区别,思维导图可以展示出知识点之间的多维联系与间接性联系。因此,在思维导图的构建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或者理解困惑,选择不同的思维导图主题作为中心,分别围绕着这些主题进行分析。其次,需要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习惯。通过固定的总结归纳学习环节,就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知识迁移思维训练。要考虑到学生迁移能力的独立应用,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性的迁移整合。不仅需通过思维导图、结构图以及树状图等,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也要重视经典化学题目的归纳与总结,分析经典题目与各类题目之间的关系,提升实践应用的迁移能力[3]。

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教师需重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这项能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思考,更为灵活的应用化学知识。首先,需保证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基础化学知识,优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其次,可以通过题目的转化训练,引导学生产生迁移的意识并产生迁移能力;另外,类比联想法的应用,在知识迁移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最后,需重视知识的总结归纳,强化迁移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 志 睿 . 高 中 化 学 教 学 中 学 生 迁 移 能 力 的 培 养 策 略 [J]. 现 代 盐 化工,2022,49(02):125-126.

[2]郭玉锦,陈惟梅.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方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1):202-204.

[3]闫亚红.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