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措施
李春晖
山东省青岛市 身份证号码:37050319890201010
引言
电力工程自动化是以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为依托产生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技术,是电力系统革新的必然选择,自动化电力系统涵盖了电力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调节与控制,电力信息的自动传输与调度,故障的自动识别与检修等功能,有效提升了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与精准度,提高用户的用电体验,是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电力工程其自动化技术内涵及主要技术
1、电力工程其自动化技术内涵。电力工程发展是促进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动力,而电力工程的自动化主要是在电力生产到消费各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的控制,电力企业通过多样化设备的应用来提供给用户得以使用。在电力工程自动化的作用下能够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得以提升,能满足实际中大用电量的需求,这样就可对社会高效有序发展提供保障。电力工程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持续优化以及和设备相互协调发展。
2、电力工程其自动化主要技术。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是多方面的,其中在现场总线技术方面是电力工程现场将智能自动化装置和仪表等实施连接,从而就形成了多向以及串行和多站的信息网,最终能够实现数字化的通信控制以及智能传感等。另外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层面,数据库就是电力工程操作运行中比较基础的保障,在对象数据库的主动性特征上比较突出,可为设备及系统运行提供数据上的支持。除此之外,在光互联技术层面也比较重要,这一技术在电力工程中是基于继电和自动控制系统,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能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些数据实施准确科学地汇总分析,有利于系统集成度的提升和对系统实施的监控。
二、电力工程和自动化技术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电力工程自动化所面临的挑战。在面对物理同信息科学等技术革新的影响下,有时候电力工程无法进行有效的跟进,就会造成技术落伍,这使得电力工程变成了相对落后的一部分,相对于工业文明建设而言。而当这种差距逐渐显现的时候,电力工程将无法承载工业文明建设所需要的全部职能,因此问题就出现了。
1、技术落后与成本增加。电力工程在发展的同时,却暴露出其缺乏针对性的特点,大多数的电力工程建设因循守旧人云亦云,因绝大多数电力工程设计时采取集成控制系统,故而在不顾及其是否适用于自己实际设计要求时,盲目使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归根结底的原因是技术落后导致的创新性缺失,不能够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看待实际发展的问题。
2、技术落后在实操层面所表现出来的弊端就更为明显。电力工程的自动化的意义就是摒弃传统的人为管理电力这一陈旧模式,因人为的电力管理效率慢,时间长,运行速度慢,所以才需要引进更加便捷的电力自动化设备,用以保证电力传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2]。然而由于技术落后,我国目前大部分自动化设备存在明显误差,甚至在硬件上,还会出现接口不匹配、不一致等情况。这一误差使得电力工程自动化设备相较于人为的电力管理的优势荡然无存。
3、从业者能力不足。作为第一点的延伸,自动化设备的盲目选择导致其不能符合自身需要的同时也加剧了设备使用的学习成本。从业人员在未经受专业培训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地对新设备进行准确操控,可能会出现误操、效率低下等现象。这也大大加重了自动化发展的阻碍。 ③ 功这一问题可以简要概括为“自动化设备的人性化缺失”,即设备与人不能进行完好的配合。
4、集成性差,运行效率不高。由于市面上常见的自动化设备并非专门定制的,因此多数自动化设备功能单一,无法适用于所有环境。而有些设备的集成性上甚至还停留在多道自动化层面,企业之间无法达成准确的信息共享,同时网络也无法实现连接[3]。正因如此,当从业人员无法专业地操控设备,同时设备无法实现现代电力工程自动化所需的全部要求时,自然其运行效率会非常低下。
三、优化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的有效措施
1、完善制度,加强质量管理。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电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高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的有效保证。企业应当根据行业标准与工程实际要求,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有效协调内部合作沟通,完善自动化体系管理平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要加强工程监督,提高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要求,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与责任制度,落实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全面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与质量水平。
2、优化设计,采取节能措施。首先电力企业需要提高节能意识,重视工程设计在工程中的积极意义,在设计中引入节能理念,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目的。节能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首先,做好工程设计,科学规划对工程能源用量,在满足实际生产的消耗的前提下减少浪费,其次,不断开发新技术与绿色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最后,可以选择合适的设备,比如选择能耗较低或阻止较小的变压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促进电力工程的节能发展,协调生态社会建设。
3、重视培训,提高人员水平。电力工程自动化的革新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推动,电力企业应当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在高校开展人才招聘工作,充实企业研发、生产力量。对于现有员工,要加强培训教育,提升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理论知识水平,增加自动化设备实践机会,同时要培养员工的职业责任意识,保证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按照企业规定进行生产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4、充分发挥网络结构的作用。网络结构具有的功能,对电力工程和自动化技术面临的问题具有解决作用,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因为网络结构可以将不同系统所存储的数据和信息互换,系统具有的高效性和安全性,自然会因此而得到保障。一般来说,在完成互换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后,就需要对相关资源进行配置,在此过程中,自动化系统起到了无法被替代的协调和管理功能,因此,网络结构的作用应当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5、创新自动化技术。在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极快的当今社会,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对技术水平进行不断更新,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们在技术水平方面提出的要求,电力工程具有的核心竞争力自然随之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成为现实,由此可以看出,创新是电力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必经之路。实践表明,要想加快电力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速度,完善管理系统,降低创新自动化技术需要投入的成本,并且保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很有必要。
结束语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电能因其速度快、传输速度快、能源效率高、污染少而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保证电力系统与时代同步,更好地与经济发展协调并行。电力系统分布范围广、系统结构复杂,只有深入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有序运行,对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尹鹏,康踔敏,尹震宇.试析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4):571.
[2]白万兴,王珂珂.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7):3458.
[3] 赵浩钧.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措施探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9):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