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张天兴
四川省石棉县中学
引言
全球化浪潮下,跨文化交流频繁,英语在高中教育中地位重要。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多侧重语言知识传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不够,致使学生跨文化交流时难传播中国文化,出现“中国文化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它,能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跨文化交际力,研究相关策略意义现实。
一、教学内容拓展:挖掘教材与整合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虽涉及部分中国元素,但数量有限且内容不够深入。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例如,在讲解关于节日的单元时,教材中可能仅简单提及春节等传统节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春节的起源、传统习俗、文化内涵等,让学生了解春节所承载的团圆、祈福等美好寓意。同时,结合教材中的西方节日内容,组织学生对比中西方节日的异同,如春节与圣诞节的庆祝方式、文化象征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除了教材内容,教师还应广泛整合课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可以选取经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如《论语》《孟子》中的经典语句、唐诗宋词等,将其翻译成英语,让学生进行阅读和赏析。还可以引入介绍中国历史、地理、艺术等方面的英语资料,如关于长城、故宫、京剧等的纪录片、文章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例如,在学习描写自然景观的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入介绍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英语文章,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领略中华大地的壮美风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方法创新:多样化教学激发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 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英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关于传统美食的单元时,教师可以创设一 个餐厅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服务员和顾客,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传统美食,如饺子、火锅、北京烤鸭等,包括它们的制作方法、历史渊源和文化寓意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加深对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了解。
项目式学习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例如,设计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展示”项目,学生需要分组收集资料、制作海报、编写英文介绍文案、进行现场展示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同时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英语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纪录片、动画片等,让学生在视听享受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践活动开展:在实践中传承文化
实践活动是教学的重要延伸,通过开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增强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可以组织英语角活动,设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如“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历史故事”等,让学生在英语角中用英语交流和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还可以举办英语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例如,举办“我心中的中国文化”英语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演讲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中国文化元素,如书法、武术、中医等,分享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社区、文化机构等合作,开展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馆、历史遗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英语讲解员为学生进行讲解,或者让学生自己用英语记录参观感受和收获。还可以邀请传统文化专家到学校举办讲座,为学生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让学生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解答疑问。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提高了运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四、教师素养提升:教师引领文化传承
教师是教学的关键,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还要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准确、生动地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内容。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文化培训、观看文化节目等方式,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例如,教师可以阅读《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艺术鉴赏》等书籍,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主要内容和特色;参加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线上或线下培训课程,与专家和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化节目,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创新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教学能力能够帮助教师设计出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实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参加教学研讨活动,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创新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还可以通过与外教交流、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
结束语
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长期艰巨任务,需教师、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可通过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提升教师素养等策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渗透,让学生学习英语时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未来,应不断探索完善教学策略,适应时代需求,为培养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做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小燕.高中英语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 学周刊, 2024.
[2]张春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启示[J]. 空中美语,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