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沼-果”能源生态循环模式在芒果绿色化发展中的应用
肖睿 沈子博
华坪县农村能源环保站,云南华坪 674800; 华坪县中心镇人民政府,云南华坪 674800
在农业绿色转型背景下,循环经济模式成为解决养殖污染与种植可持续性矛盾的重要途径[1]。华坪县洪海种养殖有限公司以大型沼气工程为核心,通过“畜-沼-果”模式,将生猪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芒果种植有机结合,不仅实现了粪污资源化与能源清洁利用,还显著提升了芒果的生态价值与经济收益。本文以该案例为基础,探讨其循环体系构建、技术应用及综合效益,为类似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一、企业概况:大型沼气工程构建循环基础
华坪县洪海种养殖有限公司大型沼气工程,作为 “畜 - 沼 - 果” 能源生态循环模式的核心载体,以坚实的建设基础为循环体系运转筑牢根基。该项目总投资 400 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 180 万元,地方配套投资20 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00 万元),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中心组河东村九组落地生根,建成规模达 500m³,包含 1 个沼液贮存池与 1 个气柜,具备日处理 25 吨粪污的强大能力。如此规模的沼气工程,不仅体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在生态循环发展上的决心与投入,更在硬件设施上为后续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其地理位置的选择,结合当地农业发展需求,为实现养殖、种植与能源利用的有机结合创造了便利条件。在整个循环体系中,该沼气工程如同一个 “能量转换枢纽”,将养殖环节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开启了生态循环的第一步,对推动华坪芒果绿色化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二、“畜-沼-果”能源生态循环模式应用的措施(一)夯实基础建设,搭建绿色发展平台
华坪县洪海种养殖有限公司大型沼气工程的建设,是 “畜 - 沼 - 果” 模式实现绿色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公司通过中央预算、地方配套和企业自筹三个渠道投入 400 万元资金,占地面积2.1 亩,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中心组河东村九组,建成规模达 500m³ 的沼气工程设施,其中包含 1 个沼液贮存池与 1 个气柜,具备日处理 25 吨粪污的能力。在工程选址上,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与农业资源分布,确保养殖、种植区域与沼气工程的衔接便利性,减少资源运输成本与损耗。在设施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环保标准与技术规范,采用先进的厌氧发酵技术与沼液存储工艺,保障沼气工程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2]。
(二)优化养殖管理,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在养殖环节,华坪县洪海种养殖有限公司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实现了废弃物的高效收集与资源化利用。公司在仅一亩三的圈舍内,维持着灵活且稳定的生猪存栏规模,少则 150 - 200 头,最多可达 380 头,三月存栏量达 300 头,边存边卖的模式既保障了市场供应,又维持了养殖效益。为确保畜禽粪污能够及时、高效地进入沼气池,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粪污收集系统,采用管道输送与机械清理相结合的方式,将日产粪便污水直接排入沼气池。同时,通过合理规划养殖密度,优化饲料配方,从源头上减少粪污产生量与污染负荷。
(三)创新种植模式,提升芒果绿色品质
在芒果种植方面,公司采用沼液浇灌模式,将沼液作为有机肥还田利用,极大地提升了芒果的绿色品质。公司拥有 70 亩芒果种植园,种植金煌、热农、凯特等多个品种,年产量可观。为充分发挥沼液的肥效,公司根据芒果生长周期,制定了精准的浇灌计划。每年四次的沼液浇灌,分别在三月中旬保果期、4 - 5 月生长旺盛期、10 月修枝促新芽期进行。由于沼液浓度较高,在使用前需加水稀释,通过果园内 5 个水池进行调配,确保沼液能够均匀、精准地施用到每一棵芒果树。沼液中富含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及微生物菌群,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芒果树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3]。沼液的使用,每年可为公司节约肥料费四万元。同时,与传统化肥种植相比,沼液浇灌的芒果在口感、色泽、糖分含量等方面表现更优,同样的品种能比市场售价高出 1 块多。此外,公司还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进一步保障了芒果的绿色品质。
(四)高效利用沼气,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
在能源利用环节,公司对沼气池产生的沼气进行高效利用,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沼气被广泛应用于养殖场锅炉燃烧和厂区自用等方面。公司合理规划沼气管道布局,确保沼气能够稳定输送到各个使用点,并配备了先进的沼气燃烧设备,提高沼气燃烧效率。在 5 - 11 月天气炎热、沼气产量大的时期,公司通过优化能源使用方案,将多余的沼气进行储存或合理分配,避免能源浪费。同时,积极探索沼气的多元化利用途径,如尝试将沼气用于发电,为养殖场部分设备提供电力支持。沼气的使用,每年可为公司节约电费四千元,减少了对传统电力能源的依赖,降低了碳排放。此外,与煤炭等传统能源相比,沼气燃烧更加清洁,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周边空气质量,实现了能源利用的绿色化[4]。
(五)整合循环体系构建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为实现华坪芒果绿色化的可持续发展,公司注重整合 “畜 - 沼 - 果” 循环体系的各个环节,构建起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在组织管理上,成立专门的循环体系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养殖、沼气工程、种植等环节的工作,确保各环节高效衔接、协同运作。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对养殖过程中的饲料质量、生猪健康状况,沼气工程的运行参数、沼液质量,以及种植环节的芒果品质等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不断优化循环模式。
结束语:
华坪县洪海种养殖有限公司的实践表明,“畜-沼-果”循环模式通过基础设施投入、技术创新与系统化管理,能够有效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该模式不仅为区域农业废弃物治理提供了可行方案,更通过绿色产品增值推动了产业升级。未来,进一步推广此类循环经济模式,并深化技术优化与政策支持,将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肖安娜,陈文育.数字经济下百色芒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特产研究,2025,47(01):240-245.
[2] 魏 驰 俊 . 保 山 市 怒 江 流 域 芒 果 园 碧 蛾 蜡 蝉 为 害 发 生 规 律 及 防 治 [J]. 生 物 灾 害 科学,2024,47(04):613-617.
[3] 王宝,马欣.元江县芒果产业空间发展特征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24,36(06):53-57+64.
[4] 王燕平,刘旭,陈松,刘虹伶,张翠翠.芒果炭疽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24,(24):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