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探讨

作者

夏昭星

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 陕西西安 710054

“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使命,而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阵地,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对信息的需要都在不断地改变,使得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的育人需要。如何在“立德树人”基础上,在服务方式上进行改革,提高工作效率,是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图书管还存在着资源建设与教育需求脱节,服务方式单一,文化育人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制约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因此,本文从立德树人视角出发,探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可行路径,以期为提升图书馆育人效能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优化资源建设,强化思政育人功能

高校图书管是知识传播的主要阵地,其信息资源建设必须把握好政治方向、价值取向。高校思政类图书选题应采用更为系统的建设战略,要建立由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图书馆高级馆员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定期讨论高校思政类图书采购的方向与优先事项[1]。在实践中,除了要设置“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书柜外,还要构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等一系列完备的红色文献资源。比如,开设“马列经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专题图书,形成层次分明、内容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献资源。建立多元的教育资源系统,兼顾学术与育人的双重需要;在保证学术资源建设的前提下,要特别注意对人文社会科学资源的分配比例。可开设“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名著”“中华优秀传统”“人类文明史”等专门书籍,以开阔学生的人文眼界。此外,心理卫生教材的建设也不可忽视,应包含有关心理调节、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的实践性教材。

2、深化阅读推广,打造书香校园

开展专题阅读是进一步推进读书普及的一种有效方式,要注意系统、持久。可以通过“每月一个主题”,把重大历史事件和传统节日和读书活动相结合,形成“每月一个主题”的读书宣传机制。比如,利用“我最喜欢的红色图书”推荐、“红色故事会”分享、“党史有奖问答”等一系列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红色经典读书月”。在传统节日中,可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读书活动,通过诵读经典和文化讲座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书会》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在传统的阅读分享之外,也可以将书法展示、古琴演奏、茶道体验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创造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比如,一所高校图书馆,利用“国学讲堂”的形式,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定时讲解经典,并组建“经典诵读俱乐部”,营造了一种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气氛[2]。在普及数字阅读的同时,也要结合现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研究。除通过微信公众号、移动图书馆等平台向用户提供电子书之外,还可以研发专用的 APP,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与社会化阅读。在选题时,要把好质量关,并优先推荐全国优秀期刊。

3、强化信息素养教育,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开设“情报检索课”,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可采用“基本模块 + 专业模块”的教学方式。基本单元面向所有学生,传授一般的情报检索技能;各专业模块针对各科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针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重点介绍 SCI、EI 等数据库的用法,针对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重点介绍 CSSCI、SSCI 等文献的搜索技术,同时,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实践”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另外,要建立一种长效的学术诚信讲座制度,除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借助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等手段,加强对大学生学术诚信的教育,可设立“学术规范教育月”制度,以学术不端案例展示、学术规范训练、学术道德辩论为重点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为重点。

4、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用户体验

构建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学科馆员”体系建设。首先,要按照学校的学科布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科图书馆员队伍,既要掌握图书馆学方面的知识,又要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动向。从工作内容来看,可以从学科资源建设、参考咨询和信息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服务;比如,在一所高校图书馆中,图书馆的学科馆员经常参与学院的教学研究,掌握学生和教师的需要,根据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资源建设方向,为学生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构建读者的反馈机制。除常规的问卷调查、研讨会外,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搭建实时反馈通道,还可以通过“读者服务”微信小程序,实现对建议的提交、反馈、评价,并形成一个闭合的反馈流程,保证读者提出的意见能够被采纳[3]。在此基础上,还可探索更多的创新服务方式。比如,创建“学习分享空间”,把传统的阅读区域转变成学习、研讨和休闲的多功能空间;举办“图书馆开放日”,让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到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来;推行"读者选书"活动,使读者能更好地参与到购买决定中来,从而提高服务品质,增加读者的归属感、参与感。

5、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与信息服务深度融合。通过优化资源建设、深化阅读推广、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创新服务模式等策略,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助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未来,高校图书馆应进一步探索智慧服务、协同育人等新模式,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参考文献

[1]朱田园.高校图书馆发挥"立德树人"功能的路径创新探析[J].名汇,2023(5):49-51.

[2]秦勤,钟慧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研究[J].人文之友,2021(23):261-263.

[3]陈善姗.立德树人理念下用户行为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模式的影响[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4,42(3):72-79.

作者简介:夏昭星,1971 年 11 月,汉族,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基础服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