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发展对建设工程管理的影响研究
马丽娜
定西市安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甘肃省定西市 743000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建筑行业面临着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提升建筑质量和效率的多重挑战。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它通过在工厂预制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方式,改变了传统建筑的建造模式。这种新型建筑方式不仅符合绿色建筑发展理念,还对建设工程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装配式建筑发展对建设工程管理的影响,有助于建筑企业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建筑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财政补贴、容积率奖励等,推动装配式建筑在各地广泛应用。从市场规模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市场占比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项目开始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在技术创新方面,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种类不断丰富,从最初的水平构件逐渐扩展到竖向承重构件,结构体系也日益多样化,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结构等,能够满足不同建筑类型的需求。同时,标准规范与图集的陆续颁布完善,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提供了有力依据,促进了装配式建筑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三、装配式建筑发展对建设工程管理的影响
3.1 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前期,设计阶段因需考虑构件拆分、深化设计等因素,设计成本可能增加,且预制构件生产需专业模具,项目规模较小时模具分摊成本高,加上产业链尚未完全成熟导致预制构件运输成本较高,使得前期成本有所增加;但从长期来看,工厂化生产能提高效率、减少人工和返工成本,现场施工周期缩短也会降低人工及设备租赁费用,且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在运营阶段可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具有显著的长期成本优势。
3.2 对质量控制的影响
预制构件在工厂环境下生产,能更好地控制生产条件,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高构件精度和质量稳定性,从而提升构件整体质量;不过在现场组装过程中,构件的吊装就位精度、连接节点的施工质量等直接影响建筑整体质量,若吊装出现偏差可能导致连接不牢固,连接节点灌浆质量不佳会影响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因此现场组装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3.3 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将大量作业转移到工厂,使施工现场湿作业、高空作业等危险作业量明显减少,改善了作业环境,减少了工人面临的安全隐患;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管理挑战,比如预制构件运输中需确保稳固以防碰撞、掉落,施工现场大型构件吊装需专业设备和人员,吊装过程中的指挥协调、设备故障等问题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需要加强对这些环节的安全管理。
3.4 对进度管理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的工厂化生产和现场快速组装特点,使得预制构件可在工厂与现场基础施工同时进行,基础完成后能迅速运输到现场组装,减少了传统施工中各工序的等待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大幅缩短了整体施工周期;而要实现这一进度优势,需要设计单位、构件生产厂家、施工单位等各参与方高效协同,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若某一环节如构件生产延误、运输受阻等出现问题,就可能影响整个项目进度,因此对项目的协同管理要求较高。
四、基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建设工程管理优化策略
4.1 成本管理优化
建筑企业应积极拓展业务规模,承接更多装配式建筑项目以实现预制构件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模具成本、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构件生产成本和整个项目成本;同时要加强与预制构件生产厂家、运输企业等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协作,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合理安排生产和运输计划,降低运输和库存成本,且通过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实现成本有效控制。
4.2 质量管理优化
要进一步完善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标准体系,明确预制构件生产、现场组装等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加强对构件生产厂家和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管,确保其严格按标准生产和施工,提高建筑整体质量水平;此外,可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对质量进行全过程管理,通过 BIM 模型模拟和优化构件设计、生产及安装过程以提前解决质量问题,利用物联网实时监测生产和安装情况,监控关键质量参数,确保质量可控。
4.3 安全管理优化
应制定完善的预制构件运输和吊装安全管理制度,对运输车辆、吊装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性能良好,加强对运输人员和吊装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以确保作业安全;同时在项目实施前,对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全面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可能的风险因素并制定应对措施,实施过程中定期跟踪和评估风险,及时调整应对策略,确保项目安全顺利进行。
4.4 进度管理优化
需建立设计、生产、施工等各参与方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和任务,加强沟通协调,通过建立项目进度管理信息平台实时共享进度信息,及时解决进度协调问题,确保项目各环节按计划推进;并且要结合装配式建筑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充分考虑构件生产周期、运输时间、现场安装时间等因素,合理安排各工序先后顺序和时间节点,同时预留一定弹性时间以应对不可抗力对进度的影响。
五、结论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给建设工程管理带来了诸多影响,在成本、质量、安全和进度等方面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通过实施相应的管理优化策略,如成本管理中的规模化生产和供应链优化、质量管理中的标准体系完善和信息化手段应用、安全管理中的运输吊装安全加强和风险评估开展、进度管理中的协同机制建立和科学计划制定等,可以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提升建设工程管理水平,推动建筑行业朝着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未来,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建设工程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东.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 [J]. 陶瓷,2023(08):133-135.
[2] 高振环.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 居业,2023(07):185-187.
[3] 胡朋飞.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优化措施[J]. 房地产世界,2023(12):82-84.
[4] 李亮军.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 城市建筑空间,2023,30(S1):472-473.
[5] 谭志成.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0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