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血站血液采集前采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脂肪血快速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

余兴南

曲靖市中心血站 云南曲靖 655000

1.立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血液是一种重要的医疗物资,其采血质量直接关系到受血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1]。血站在采血前,往往需要评估献血者的健康状况,但是在评估过程中一般只测定献血者的体重、血压、脉搏,并进行献血前的血型、脂肪血、血红蛋白、乙肝表面抗原水平等血液初筛检查,献血者由于不同因素容易出现血液标本不达标的情况,报废率较高,严重降低了血站的采血效率和质量[2]。谷丙转氨酶(ALT)是重要的肝功能标志物,其增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肝脏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的存在,输血后可威胁受血者的健康[3]。而脂肪血含有大量的乳糜颗粒,可降低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可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出现。为了进一步保障受血者的健康与安全,本研究选择 98 例献血者为研究样本,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脂肪血快速检测的临床价值。具体研究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整理我血站参与献血的 98 例献血者,时间 2023 年 1 月-2024 年 12 月,随机分为 2 组,均 49 例。研究组男 28 例,女 21 例,年龄 18~55( 32.86±8.23) )岁。对照组男 29 例,女 12 例,年龄 19~56( 33.14±8.15 )岁。两组基线资料比对( P>0.05 )。

2.2 方法

对照组(团采)接受常规采血护理,采血前,按照相关要求测量献血者的体重、血压、脉率,符合要求者采集少量血液标本,测定 HB 及 HBsAg,明确其血型,正常者献血者按照流程采集全血 200ml/300ml/400ml 。采集完成后将其放在 2C~8C 环境中冷藏,然后送至实验室进行血液复检。研究组用 XW1000C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初筛联检)进行检测,接受 ALT 及脂肪血的快速检测,采集献血者无名指 30μL 末梢血加入到单人份试剂 EP 管中经 3-5 次混匀,快速离心 8 秒,打开 EP 管盖放入样本盘中,在仪器屏上点击样本号启动,仪器加样针会自动吸取子弹头管上清液(含有血清成分),120 秒就可以获得检测结果。ALT 采用速率法进行检测,若检测定量值在50U/L 以下时,说明肝功能正常,此项指标合格;50U/L 以上则为阳性,此项指标不合格,可能存在肝脏方面的疾病或其他健康(如熬夜、过度疲劳、激烈运动、饮酒、服用药物等)问题,建议献血者暂缓献血;ALT 在 100U/L以上,表示肝功能受损。脂肪血(乳糜血)利用光比浊法检测,经离心处理,速率为 12000r/min ,时间约 15 秒,观察上层血清的颜色,上层血清透明,颜色为淡黄色,为正常,无脂血“-”,脂血数值 0%-49% ;上层血清透明,颜色为微白,为轻度脂肪血,脂血“ + ”,脂血数值 50%-79% ;上层血清的颜色略透明,浑浊为中度脂肪血,脂血“ ++ ”,脂血数值 80%-99% ;上层血清不透明,呈奶状为重度脂肪血,脂血“ ϵ+ϵ+ϵ ”,脂血数值 100% 以上;ALT 异常及存在脂肪血的献血者不能继续采血;符合条件的献血者,则按正常流程进行血样采集,血样采集完毕后将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复检。

2.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血液报废率。

(2)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献血者对献血过程的满意度。

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23.0 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行 t 检验,计数资料为百分率, X2 检验, P<0.05 ,有显著差异。

3.结果

3.1 血液报废率

研究组报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1。

表 1 血液报废率(n,%)

3.2 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2。

表 2 满意度率(n,%)

4.讨论

我国医院输血过程中使用的血液几乎来自血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要求,无偿献血前应该评估献血者的健康状态,取得合格的血液。但是受到血站仪器设备的限制,在血液采集前,往往只能对献血者进行献血者健康征询及一般检查,检查体重、脉搏、血压,必要时测量体温,评估身体状况正常,就进入采血流程,然后将留置的血液标本再送至实验室进行血型正反定型、ALT、HBV、HCV、HIV 及梅毒螺旋体等检测。这种采血流程和检测方法,由于血站采血前筛查的不足,并不能实现献血者健康水平的准确判断,造成了血液报废率高的局面,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许多不合格的血液被弃用,还可能影响临床用血的及时性。因此,应该优化采血过程,强化采血前的健康评估,做好初筛血液检测,符合要求再进入采血流程,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了献血者的满意度。ALT 是一种参与人体蛋白新陈代谢的酶,正常情况下,不超过 50U/L。但是在肝脏受损后会大量入血,导致 ALT 含量的增升高。现如今,临床上往往通过ALT 评估人体的肝功能。在献血者筛查过程中,如果其 ALT 明显升高,提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的存在,如果作为供体输送给患者,很可能导致肝脏疾病的传播,或增加输血的风险[4]。同时现代生活水平提高,血液中脂肪含量增加,如果接受脂肪血输入,很可能导致受血者毛细血管堵塞,引起过敏、发热等不良反应,影响了受血者的健康[5]。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上研发出了快速测定 ALT 和评估脂肪血的方法,只需使用便携式的设备和试剂,即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血液中 ALT 的数量,并判断脂肪血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实现了脂肪血与 ALT 的快速检测。

本研究中,在研究组献血者采血前进行 ALT 及脂肪血快速检测,其血液报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这是由于在采血前 ALT 和脂肪血快速检测的使用,可及时发现 ALT 升高以及血脂异常等情况,提高了筛查的质量,避免不符合要求血液的采集,最大限度减少血液不达标而造成了报废或弃用,避免了血液资源的浪费[6]。同时献血者满意度对比中,研究组的数值更高, P<0.05 ,提示 ALT 与脂肪血快速检测的应用,提高了采血的质量,获得更加满意的体验。其原因在于,在采血前对献血者进行 ALT 与脂肪血的快速检测,使其感受到了血站对血液品质及献血安全的关注,从而提高了社会公众对献血工作的信赖。同时也能够帮助献血者及时发现健康问题,以便其能够及时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其身体保健有益。

结论:

综上,血站血液采集前采用 ALT 及脂肪血快速检测,可及时发现血浆脂蛋白异常或肝功能异常等情况。同时,对于多次献血存在以上问题的献血者,可告知献血者在捐血 3 天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要注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少吃一些油腻、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饵块、肥肉等,不要喝酒等注意事项。这样可以提高采血质量和后期成分制备及实验室检测的工作效率,避免了血液资源的浪费,维护了受血者的健康与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49

[1]臧亮,周磊,常乐,王露楠.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检测结果分析与质量管理措施[J].中国输血杂志,2025,38(04):474-481.

[2]赵睿,王一清,王玲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4,19(08):88-91.

[3]张庆彩.血站血液采集前采用干化学法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行快速检测的临床价值[J].智慧健康,2023,9(24):137-140.

[4] 曹华琳, 李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在血站血液采集前的应用意义[A]第十四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 中国免疫学会,中国免疫学会, 2021: 1.

[5]郭鹏豪,韩国伟,徐惠娟,钟炽辉,陈少彬,叶惠芬,梁自领,赵俊伟,莫心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红蛋白和脂血联合检测在献血者血液初筛中的应用分析[J].右江医学,2023,51(02):129-132.

[6]秦强国,张国平.调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阈值与血液检测安全性探讨[J].新疆医学,2021,51(07):79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