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
唐晓燕
淄博市交通建设发展中心张店公路事业服务中心 山东淄博 255000
引言
公路工程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而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公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文章通过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1 沥青混凝土概述
沥青混凝土是将沥青与混凝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领域中,具有优良的性能。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相比原有的公路建设方式,不仅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而且公路质量也有明显的改善。可以有效保障行车安全。同时,通过沥青混凝土的方式,可以保持公路的平整性,减少凹凸不平的道路比例,且车辆行驶时噪音低,对环境影响较小。与此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方便,维修方便,施工时间短,车辆行驶速度快,是一种良好的筑路材料。
2 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配合比设计
在配合比设计时,需要根据工程要求、气候条件和路基状况,结合实际试验结果,确定最佳的沥青含量、骨料配比和级配曲线等参数。在沥青含量的确定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沥青的黏度、温度敏感性及使用环境等因素。过高的沥青含量会导致沥青混凝土易产生车辙和柔性断裂等问题,而过低的沥青含量则会降低沥青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在骨料配比和级配曲线的设计中,需要根据骨料的物理性质、粒径分布及沥青的需求,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合理的骨料配比能够提高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均匀度和抗变形能力,同时避免过度填充和空隙率过大等问题。此外,在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考虑技术经验和施工条件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试验室试制或现场试验,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得到适合工程要求的配合比方案。配合比设计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以实现施工质量和成本的协调。
2.2 沥青混合料拌和技术要点
沥青混合料拌和是确保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拌和工艺和参数。在拌和过程中集料需要充分烘干预热,烘干温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沥青老化或温度过低影响混合均匀性。石料和矿粉的计量要准确,确保各类材料按照配合比要求准确投放。沥青的加热温度需要严格把控,过高会影响沥青性能,过低则会影响集料的包裹性能。拌和时间的控制也至关重要,干拌时间要确保集料充分混合,湿拌时间要保证沥青能够均匀包裹集料。拌和过程中要及时检查混合料的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针对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拌和温度,确保混合料性能稳定。
2.3 摊铺工艺改进措施
对传统摊铺工艺进行全面改进和创新,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提升摊铺施工效果。采用带预压实功能的新型摊铺机,通过增加振动预压实装置,显著提高路面初始压实度,为后续压实工序创造有利条件。在设备配置方面,摊铺机配备先进的自动找平系统,实现对摊铺厚度的精确控制,确保路面厚度均匀;同时增加三维激光导向装置,提高摊铺机行进路线的准确性,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在结构改进方面,对螺旋布料器进行优化,采用变频调速电机驱动,使布料过程更加均匀可控。熨平板加装智能加热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确保板面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范围,提高摊铺质量;在熨平板两侧安装自动调坡装置,方便施工人员根据路面要求快速调整横坡。针对不同施工环境和路段特点,采取相应的工艺改进措施。在大面积摊铺作业中采用双机或多机梯队摊铺工艺,通过科学的设备配置和施工组织,可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对于弯道路段,采用可调节伸缩熨平板,能够灵活适应不同曲率要求,确保弯道处摊铺质量。在桥面等特殊路段考虑到结构承载要求,选用轻型摊铺设备,减少对桥梁结构的影响。通过建立完善的摊铺参数数据库优化各项参数设置,形成最佳摊铺工艺参数组合。在施工过程中配备实时监控系统,对摊铺温度、厚度、平整度等关键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摊铺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建立摊铺工艺质量评估体系,通过数据分析不断优化改进工艺方法,提升摊铺施工的整体水平。
2.4 压实
压实工艺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保证密实度和平整度的关键步骤。常用的压实设备包括钢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等。根据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设备,以保证压实效果的均匀性和强度。在压实过程中,要控制压实速度和遍数。过快的压实速度会导致较大的表面变形和粒料移位,而过多的压实次数则容易造成沥青混凝土的压实过度和变形。因此,压实速度和次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控制,以达到所需的密实度和平整度。此外,还需要进行密实度和平整度的检测和评价。
3 提升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措施
3.1 原材料控制
在对原材料进行控制时,要确保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能够满足实际控制的需求。在对粗集料进行选择时,不可与其它材料进行混炼。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粗集料的使用强度和耐久性。只有压碎指标和软石含量达到标准要求时,才能保证粗集料的质量。在对细集料进行选择时,不仅要保证细粒料的含沙量符合相关标准,还要确保材料强度符合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实际质量,因此,在对沥青混合料的选择过程中,必须经过严格的原料控制,在选用材料时,应对原材料的潮湿程度、干燥程度、吸水性等重要指标进行充分调查。
3.2 施工过程监控
施工过程监控是确保沥青混凝土技术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摊铺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摊铺速度、温度和厚度,以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摊铺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因此需要根据摊铺设备的性能和材料特性来进行调整。此外,还要特别关注沥青混凝土的温度,通过监测和调整沥青混凝土的加热和保温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温度符合要求。为了判断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平整度,可以借助测试仪器和技术手段,比如钻芯取样和超声波测厚仪等。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监控数据的分析和评估,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促使公路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对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要重视和加强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规范,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以保证公路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实现项目投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小蕊,裴俊标.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3(27):4-6.
[2]张丽君.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3(17):70-72.
[3]吴明雨.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6):195-197.
[4]孙晋宝,仲丽,王敏杰.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质量监管,2024(3):147-148.
[5]钟立.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3(25):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