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杆菌引发畜禽疾病的常见症状与防控方法
央金
聂荣县农牧业科学技术服务站 853500
引言
畜牧业是助力我国经济发展、农业可持续稳定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畜牧业的优质化推进也能够有效实现食品安全的保障,农民收入的增加。然而畜禽疾病的频繁发生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其中巴氏杆菌引发的疾病是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极为常见的危害性相对较大的病害之一。巴氏杆菌属细菌种类较多,其中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发畜禽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它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而且可以通过呼吸、饮食、伤口等多种途径传播,传播速度极快,造成危险极大。近些年以来出现巴氏杆菌病的概率有所提升,造成畜禽死亡率相对较高,为此目前需切实加强对巴氏杆菌引发畜禽疾病的常见症状与防治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一、巴氏杆菌的生物学特征
想深入研究探索巴氏杆菌引发畜禽疾病的常见症状以及研究防控措施方法,那么就针对于其生物学特征进行深入探索。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式阴性短杆菌无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在显微镜培养下能发现其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甚至有些菌株在血液平板上可产生较强的溶脂现象。多杀性巴氏杆菌虽然传播性相对较强,但是整体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差,抵抗力较弱,尤其是对物理化学因素极为敏感,在自然环境下生存时间较短,在干燥的空气中数小时就可自然死亡,对热相对敏感,60 度加热下 10 分钟内可完全消灭。但是巴氏杆菌的种类相对较多,展现在不同畜禽上的症状有较大差异,为此在判断以及预防时也存在有一定困难。
二、巴氏杆菌引发畜禽疾病的常见症状
首先,猪巴氏杆菌病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也称为猪肺疫,它发病急有较强传染性,根据临床判断可分为急性、最急性、慢性。最急性型通常展现为无原因的快速死亡,在死亡前体温升高至 41~42 度,急性类型较为常见,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猪体温升至 40~41 度,初期表现为咳嗽、打喷嚏、食欲不振之后会逐步萎靡,听肺音可发现出现较强的喘鸣音罗音。
其次,牛巴氏杆菌病,牛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这也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败血型牛巴氏杆菌病表现为体温迅速升高至 41~42 度,口鼻流出带血的泡沫液体,皮肤极易出现出血性斑点。肺炎型则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体温迅速升高,呼吸不畅,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5~7 天内可造成牛的死亡。
三、巴氏杆菌引发畜禽疾病的防控方法
1.加强饲养管理
想降低巴氏杆菌对畜牧业的影响,提升畜禽免疫力是关键核心重点之所在,所以需加强饲养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要提供更加良好的饲养环境,要保持禽畜生存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食物、粪便、垃圾进行清扫,提高通风性,降低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各类有害气体。在饲料搭配方面要注重为不同种类动物引进不同类型食物保证营养均衡,满足畜禽生长发育的实际需要,以此来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在养殖过程中要分门别类养殖,避免过度拥挤要给予禽畜更加良好的生存生活条件,避免应激反应的出现。
2.要全面落实检疫制度
禽畜养殖并不仅来源于现有族群繁殖,较大概率会出现畜禽引进,在引进畜禽时,需具备有较为严格的检疫制度,要严格落实相关的检疫制度,针对于引进的禽畜隔离 15~30 天,确保禽畜健康后方可进行混合饲养,还需要加强对养殖场禽畜检疫监测工作的全面推进,要保证禽畜的检测合格才能进行混养,以及时发现隐性感染的禽畜,防止疫情大面积扩散。
3.合理使用药物防治
巴氏杆菌病极易发生且传播较为迅速,一旦出现需要采用多元化措施方法进行防治,而药物防治是控制巴氏杆菌病爆发和流行的重要手段,在养殖场中需要采用多元化要防治策略和方法,如在饲料或饮用水中增加可以抗巴氏杆菌的药物预防,通常使用的抗菌药包含有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等,在使用药物时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要根据不同的禽畜、大小按照需求进行计量分析并运用,避免因为滥用药物而造成耐药性。在对患病禽畜进行治疗时,也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具有较强适用性的抗菌药物,以保障治疗效果质量,同时还应注意药物存在有休药期,要避免药物残留对禽畜身体造成影响,同时避免因药物残留的被人类食用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4.做好免疫预防工作
预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能有效减少巴氏杆菌的传播,同时保证我国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所以做好免疫预防工作是当前相关养殖人员所需关注的核心重点之所在。养殖场应根据当地该病的流行情况以及禽畜的种类、年龄等等因素,构建合理的免疫程序,目前经常使用的巴氏杆菌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灭活疫苗,一种为弱病疫苗。灭活疫苗安全性高,但持续作用时间相对较短,需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接种,而弱毒疫苗免疫效果较好,持续时间较长,但是在接种过程中存在有一定风险,所以在使用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进,确保计量的准确。同时接种疫苗后要对禽畜进行体系化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采取相应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巴氏杆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禽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传染病,它的临床症状极为多样,而且不同禽畜感染后所表现出的病症存在有差异和区别。为此养殖场应对巴氏杆菌病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合理使用药物防治和安全措施,加强对该病的监督管理,以保障后续我国畜牧业的稳定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公共卫生安全的全面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惠玲,尹凯雯,樊宏亮,等. 牛呼吸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胡黄汤对其耐药性的消除作用 [J/OL]. 微生物学通报, 1-20[2025-09-27]. https://doi.org/10.13344/j.microbiol.china.250465.
[2]梁建买,汤德元,何松,等. 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以及遗传展望[J]. 猪业, 2025,42(06):84-87.DOI:CNKI:SUN:TJXM.0.2025-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