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行政管理中电子信息系统的优化与应用
邵海勇
平原县中医院 山东德州 253000
1. 医院行政管理电子信息系统的优化
1.1 系统功能的优化
医院行政管理电子信息系统的功能优化,需要将前沿技术和临床管理的现实深度融合。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智能决策支持模块来深度挖掘和分析医疗服务中生成的各种业务数据,对管理层准确地进行资源调配和运营策略建议有助于医疗资源动态平衡[1]。资源管理环节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对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等关键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跟踪,实时抓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物资库存的变化,当资源快要到达阈值的时候,预警机制会被自动触发,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资源周转效率,减少了闲置浪费。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医疗流程优化,建立分布式信任机制以保证患者诊疗信息跨科室,跨机构转移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明显简化转诊会诊过程,提高医疗服务连续性和多学科协同效能。
1.2 用户界面的优化
用户界面优化需要围绕不同使用人群的场景需求,创造差异化的交互体验。在对深度用户画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现代 UX/UI 设计理念搭建分层界面架构。为医护人员设计了高效的作业界面,利用多维度信息模块化编排,支持关键诊疗信息窗口灵活搭配和实时转换,整合了专业术语的智能化联想输入,显着减少了信息录入作业耗时。针对患者群体创建了极简交互体系并利用高辨识度视觉设计语言对核心功能入口进行优化,借助智能化信息解读技术实现了专业医疗结果到易懂健康指导内容的转换。面向管理人员搭建层级化数据可视化界面并根据业务优先级对信息展示区域进行分区,以支持数据维度定向钻取和关联分析,在确保决策支撑能力前提下,严把隐私边界。
1.3 数据安全性的优化
数据安全优化需要建立多层次的立体防护体系来构筑医疗信息防线。加密机制方面利用业界领先加密技术框架对病人诊疗记录,费用信息及其他敏感数据进行全链路加密保护以涵盖数据的产生,传输、存储的整个生命周期保证了信息的内容不能非授权的访问和篡改[2]。该访问控制体系将多因素身份验证技术和动态权限管理模型整合在一起,以多维度身份核验的方式证实用户的合法性,并根据岗位职责和业务需求进行数据访问权限的准确分配,针对高敏感信息建立了多重授权关卡。部署了一套智能化的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行为特征分析和异常模式识别技术来实时监视系统的操作行为,能够精确地捕捉到可疑的访问痕迹和异常数据流动,从而建立起毫秒级响应的预警阻断机制。
1.4 系统集成和互操作性的优化
系统集成和互操作性优化以建立无壁垒医疗信息流通网络为核心。构建了以企业级服务总线架构为系统互联中枢的系统架构,将院内各个业务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进行数据贯通,以标准化接口来规范和统一数据交互格式和协议,确保跨系统数据共享一致准确。引进医疗信息交换国际标准,建立标准化数据交互框架以突破院际之间信息壁垒,使患者诊疗信息能够在各医疗机构之间畅通流动,为转诊协作,远程诊疗和其他跨机构服务提供数据支持。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搭建弹性扩展医疗云服务平台对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并利用云架构分布式处理能力,提高系统总体响应速度和负载能力,同时为跨机构医疗协作与科研数据共享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载体。
2. 医院行政管理中电子信息系统的应用
2.1 人力资源管理
电子信息系统运用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使全流程智能化得到提升。通过搭建人才画像分析引擎对员工学历资质,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多维度信息进行集成,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职称评审材料隐性能力特征进行解析,以期对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提供准确借鉴。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资质认证存证平台对医护人员执业资格,继续教育记录等关键信息进行上链存证处理,实现了跨机构资质核验实时调取和防伪验证,破解了传统纸质档案容易被篡改和核验烦琐等痛点问题。智能排班系统综合考虑科室运营需求,人员技能匹配度和劳动法规约束等因素,采用自适应算法对排班方案进行动态调整,自动避免了持续高强度作业的危险,同时支持移动端调班申请和审批流转的实时性,显着提高了排班效率和职工的满意度。
2.2 财务管理
电子信息系统再造了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和全链路的智能核算体系。采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来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能够自动处理医保结算对账、费用核销等重复的业务操作,通过预设规则对数据进行一致性校验,降低人工核算的误差。建设动态预算管理模块根据科室运营数据和医疗业务趋势建立预测模型并实时跟踪预算执行进展情况,提前预警超支风险,为预算方案灵活调整和追溯分析提供支撑。
2.3 物资管理
电子信息系统促进了医院物资管理朝着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利用物联网的感知技术,我们构建了一个物资全生命周期的追踪网络,并通过射频识别(RFID)标签和智能感知工具来实时捕获药物、耗材自入库,储存至使用全过程状态下物资流转节点及责任人信息自动记录。智能库存管理模块将科室领用规律和临床需求预测算法进行整合,对库存阈值进行动态优化,当材料将要出现不足的时候,自动触发采购申请,以及基于供应商的历史履约数据对采购渠道进行智能推荐,以达到“零库存”和“安全库存”之间动态平衡。本发明构建了跨科室物资调配平台并利用供需匹配算法显示各部门物资余缺的实时状态,为紧急物资智能调度和审批提供了支撑,且同步关联成本核算系统能够自动完成部门间费用结算工作,提高了物资周转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4 质量控制管理
电子信息系统是医院质量控制管理的技术支撑和闭环式质控体系的建设。部署实时数据采集终端对门诊诊疗,住院护理和检验检查过程中关键质量指标进行集成,并利用规则引擎对不合格医疗行为进行自动甄别,对超适应症用药和检查指征不足的,立即向有关部门推送预警信息。构建不良事件智能报告平台,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报告内容进行解析,对事件的类型和严重性进行自动划分,利用关联分析进行根本原因追溯,产生整改意见并追踪执行。本文介绍了质控指标动态优化模块的设计方法,根据临床路径标准和行业质控要求定期对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进行更新,并以可视化仪表盘的形式实时显示各科质控是否符合标准,为横向科室对比和纵向历史趋势分析提供支撑,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3]。
结束语
医院行政管理电子信息系统的优化与应用研究,明确了系统优化的关键方向和应用领域。功能、界面等多维度优化增强了系统实用性与安全性,在人力、财务等管理中的应用推动了管理规范化。该研究为医院电子信息系统的完善提供了思路,未来需结合实际需求持续迭代优化,深化系统与管理场景的融合,进一步释放数字化管理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国康.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行政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10):169-170.
[2]王文博.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及优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