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检验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研究
战义
吉林省双辽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 吉林双辽 136400
在市场监管体系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作为技术执法核心机构,其检验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市场秩序与公共安全。检验档案管理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检验行为的基础载体,同时也是保障结果公信力的核心抓手,更是服务监管决策的关键信息源。本文将立足检测所职能定位,系统探讨检验档案管理的多维价值。
一、保障检验工作合规性:规范检验行为的“基石”
检验工作的合规性是检测所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而完善的档案管理是确保检验工作合规的关键保障,它为检验行为划定了合法合规的边界,使每一项检验活动都有章可循。
(一)为检验工作提供合法依据
文件类档案中包含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是检测所开展检验工作的“尚方宝剑”。在检验过程中,工作人员依据这些现行有效的文件,明确检验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确保检验行为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的规定。例如,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要求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依据《计量法》开展计量检测工作,避免因缺乏合法依据而导致检验行为无效。同时,地方政策文件的归档与执行,能使检验工作更好地适应地方市场监管的具体要求,保证检验工作在地方层面的合规性。
(二)确保检验流程规范有序
内部管理文件中的质量体系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等,规范了检验工作的全流程。从样品的接收、检验原始记录的填写,到检验报告的编制与审核,都有相应的程序文件和管理制度作为指引。作业指导书、检验细则等检测方法文件,详细规定了特定产品或参数的操作流程,使检验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有明确的步骤可依,减少人为操作的随意性,保证检验过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文件管理记录则确保了所有使用的文件都是现行有效版本,避免因使用过期文件而导致检验流程出现偏差,进一步巩固了检验工作的合规基础[1]。
二、提升检验结果权威性:增强结果可信度的“支柱”
检验结果的权威性是检测所立足的根本,而档案管理通过对检验过程的全面记录与追溯,为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复现性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而大大提升了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一)实现检验过程可追溯
记录类档案作为检验过程的“原始凭证”,详细记录了从样品接收到出具报告的每一个环节。样品信息的完整记录,确保了样品的可识别和追溯;检验条件的准确记载,包括使用的仪器设备、环境参数等,为检验结果的复现提供了重要依据;检验原始数据的真实留存,是检验结果形成的直接证明。凭借这些记录,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检验过程进行回溯,核查检验结果的形成过程,判断检验行为是否符合规范,从而增强对检验结果的信任。
(二)保障检验结果真实可靠
管理与支持类档案中的人员管理档案,保证了检验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人员保障;设备与计量标准管理档案,记录了仪器设备的校准、维护等情况,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减少因设备问题导致的检验误差;实验室管理记录中的环境监控等内容,保证了检验环境符合检验要求,避免环境因素对检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这些档案从人员、设备、环境等多个方面对检验工作进行把控,确保检验结果能够真实反映产品的质量状况,从而提升检验结果在社会各界的认可度[2]。
三、支撑市场监管效能:强化监管工作的“利器”
检测所的检验工作是市场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而检验档案管理则为
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有力的证据支持,有助于提升市场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一)为市场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记录类档案和特殊类别档案中包含了大量的检验数据和信息,这些数据涵盖了不同产品的质量状况、检验结果等内容。市场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对这些档案数据的分析和统计,了解辖区内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市场监管政策、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提供科学依据。如借助对某类产品多次检验结果的档案分析,发现该类产品存在的共性质量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提高市场监管的靶向性。
(二)为执法办案提供证据保障
在市场监管执法过程中,当涉及产品质量违法案件时,检验档案中的检验报告、原始记录等可以作为重要的执法证据。这些档案具有法律效力,能够证明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等,为执法部门对违法行为的认定和处罚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与此同时文件类档案中的法律法规等文件,也为执法部门准确适用法律、规范执法行为提供了参考,确保执法办案的公正、合法。
四、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守护公众安全的“屏障”
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检测所的检验工作肩负着守护公众利益的重要责任,而检验档案管理则是确保这一责任得以履行的重要保障。
(一)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通过对委托检验专项档案的管理,能够清晰记录客户委托检验的全过程,包括检验项目、依据、结果等。当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与生产企业发生纠纷时,检测所出具的检验报告作为具有权威性的证据,能够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对检验结果的档案管理,也可以促使生产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
(二)防范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特殊类别档案中的 GLP 试验档案等,针对药品、医疗器械等特殊产品的检验进行了详细记录和管理。这些产品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健康,凭借严格的档案管理,能够确保试验过程的规范性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及时发现产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管理与支持类档案中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外部支持记录等,能够及时反映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不断提升检验能力,有效防范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结语:
综上所述,检验档案管理贯穿检测所工作全链条,既是合规运作的规范基础,也是技术公信的实证保障。具体凭借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强化了检验工作的内在质量,同时也为市场监管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最终筑牢产品质量安全防线。这一管理实践的持续优化,将有效提升技术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并助力构建更高效的市场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建彪,周训荣,显迎松.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重要性及评审方法[J].中国质量监管,2023(12):78-79.
[2]白琴.快检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中的实践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3(12):179-182.
[3]董慧,刘力涛,孙霞,曲淑华,宋赟.化工产品分析与检验常见难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金属通报,2024(20):176-178.
作者简介:战义(1973-),男,汉大专,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