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雄安新区小学体育“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顾志远 赵东亮 刘亚宁 赵梦楠 张志远
1.雄安新区海棠小学;2.雄安新区和平小学
引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标要求体育教育不仅关注体能发展,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思维、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在雄安新区,如何结合新课标和本地教育需求,探索适合的体育教学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体育教学过于侧重技能和体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提出了“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学、练、赛环节的结合,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促进团队协作和心理素质的提升。该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为未来体育教育和个人发展打下基础。
一、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育的要求
新课标明确提出,体育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强调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强调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因此,体育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需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体能、智力、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新课标要求体育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这一背景下,雄安新区的小学体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新兴城市,雄安新区的教育资源逐渐得到优化,但在体育教育方面,仍然需要探索更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模式。通过将“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入到体育课堂中,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还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二、“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将学习、训练和比赛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持续推动学生体育能力提升的闭环。在“学”的环节中,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如趣味教学、情境教学等,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示范和互动,让学生理解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从而增强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运动的认知,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不仅学会技巧,还能够理解运动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学”的环节,学生能够为后续的训练和比赛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在“练”的环节中,强调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技能的提升,还要注重学生体能的锻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技能,同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练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运动技巧,还能够在团队合作中锻炼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
“赛”的环节则通过竞技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和应变能力。比赛不仅仅是对学生体育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应对挑战能力的锻炼。在比赛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胜负的挑战,这对其心理素质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通过比赛,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与他人协作,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公正和团结。比赛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总结,帮助学生在比赛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三、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如何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成为一个难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训练强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合适的难度下进行学习和练习。同时,由于雄安新区的学校体育设施和资源相对有限,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高效的体育教学,也是一大挑战。部分学校可能缺乏足够的体育器材和场地,影响学生的实际操作与训练效果。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差异化教学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在“练”的环节中,可以通过分层次的训练方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相对适宜的环境中进行练习,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和家庭体育指导等方式,拓展学生的锻炼途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弥补设施和资源的不足,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如户外运动、社区合作等方式,拓展学生的体育锻炼空间,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合作,共同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更多的体能锻炼,从而实现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的有机结合。
四、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随着雄安新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未来的体育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体育教育将朝着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望在雄安新区的体育教育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未来,随着教育资源的逐步改善,更多的学校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设施和更丰富的体育活动。同时,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也将不断提升,他们将能够更好地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训练计划,帮助学生全面提升体育素养。
通过“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体育技能,还能在实践中锻炼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这一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未来的体育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帮助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具备良好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五、结论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标的要求,为提高学生体育素养而提出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在雄安新区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将学习、练习和比赛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差异化教学、创新教学方法等措施,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未来,随着教育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体育教学将在雄安新区的基础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霞.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小学体育情境式游戏化教学研究[J].教育界,2024,(25):86-88.
[2]雷良谕.小学体育课堂“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视野,2024,(17):38-40.
[3]刘德洋.“学练赛评”一体化在小学体育足球项目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4,(24):120-122.
[4]陈妍.小学体育“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改革策略[J].教育观察,202 4,13(23):88-90+94.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4.23.008.
作者简介:顾志远(1992 年)男,河北省雄安新区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
课题来源: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课题《新课标背景下雄安新区小学体育“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JS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