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

作者

唐奎

重庆市梁平区东山林场 重庆 梁平 405200

引言

林业害虫的发生与危害对森林安全以及可持续经营均有危害。化学防治是林业害虫的传统控制手段,但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害虫会更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应寻求防治危害更加有效的且低碳的防治技术。近年来绿色防控技术不断开发,包含大量新型技术,如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等,其不仅可以考虑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同时也可考虑维持生物多样性。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绿色防控技术逐渐体现其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林木病虫害防控开创了新的思路。文章旨在综述相关研究,评价其现实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在推动林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1、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遇到的问题

1.1 环境影响

传统防治森林病害的方式都是以化学防治为主,包括使用农业药品。而过量的使用农业药品就造成了两种弊端,即直接消除危害;或者间接毒杀无辜的生命,如对益虫、鸟类以及各类动物、植物等。环境内存在毒素累积,土壤、水源乃至空气均遭受到污染,降低了生物圈的生态系统健康度。此外,一些农药存在长效性特点,即这些农药在环境中的存留时间较久,进一步增强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而这些环境压力不仅使得各类生物种类及相应生物链生存空间受到破坏,其生存环境有可能从根本上受到影响,导致生物的生存几率受到潜在威胁。由此看来,探索绿色有效的疾控策略成为必要,化解林产界产业与生物界的矛盾。

1.2 管理技术缺乏

很多地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人员在技能方面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比如自然资源贫乏并且科技发展滞缓的一些地方,往往依靠经验,沿袭传统的简单方法而行之,却并不采用现代化的、系统化的管理方法。其中一方面固然和科技的推广不深入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受教育机会、缺少对新技术的理解应用也是有很大关联的。不去测试分析评价,当面临对病虫害进行控制时,不能有效抓住其发生规律的规律性,它们如何生长发育,对环境产生怎样程度的影响,完全凭个人感觉。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工作的难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无用消耗,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治灾效益,因此加强技术指导和信息交流是环境保护型防治的有效措施,这也是提高整个管理质量的前提。

2、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的解决策略

2.1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技术治理是环保、安全的控制方法之一。生物技术主要是借助于引入或强化自然环境中的益虫对有害昆虫进行控制,以此实现减少甚至代替化学药剂的目的。生物技术治理的实施要选择合适的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以及病原微生物等等,选择要根据有害昆虫的种类、生活周期以及环境特性进行科学配置。例如,对木材上害虫的治理可以通过释放某一类型寄生蜂等等方式对其虫群的繁衍实现控制。使用生物技术治理能够保持生态平衡,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还可以实现安全的产品环境。此外,通过生物技术治理的深度和广泛研究实现生物技术的推广,能够提升林业部门与林业科学等部门的合作关系,促进实际应用,增强技术能力和实战经验,从而更利于扩大生物技术治理措施。

2.2 生态调整

生物控制是指对森林进行合理的林地结构和营林措施的改变从而提高森林的生态稳定性以及控制病虫危害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将通过营造多元性多层次的林地结构,使营林效益及生态效益均获得提升。如,在营造林中提倡混合种植不同种类的造林手段,并利用天然屏障起到隔离作用,使危害性昆虫的寄主扩展,以此减少其发病率。再如,可利用改变森林经营措施来应用适宜的轮作和间套种手段破坏害虫专一性生殖场所,进而起到控制危害的作用。生物控制能够减轻病虫害的危害程度,还能确保林业事业的平稳发展,进一步提升森林总生产力及其生态效益,建立并推动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开展持续深入地探索和积累生物控制的实践经验能够为技术的理论依据和应用提供参考,从而使得其在实践中更加合理、有效。

2.3 精细化管理

精细管理方法提倡用科技手段精确地监测和有效控制林业有林植物有害生物的发生,提高防治成效,在过程中通过大数据处理、无人机侦察等现代科技设备获取资料来掌握害虫发育、扩散状况,例如使用智能传感器监测植物情况及环境变化情况,快速分析潜在有害生物的风险等级并制定防治方案,这种精细的管理方法既可以先发出警报,还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调整管理方案以达到针对性的防治效果,此外还可以应用信息化方式使领袖人员相互分享数据及技术经验,构建有效合作机制从而促进整个林场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化管理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其管理方法的日益完善,精细化管理将会给林业有害生物环境保护防治管理提供新的契机和新的发展点,从而推动更多长久性的林场发展目的。

结语

由上文所列举可知,现阶段森林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我国林业工作中实际应用,具有极大好处和使用性。不仅能对防治方面实施高效化处理,还能使得病虫害在防治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相关要求。该类环保技术已经在大多数区域投入运行并获得效果,体现了实践性的实用特点。现阶段还是存在着弊端,例如资金匮乏、管理体制不齐全以及缺少专业人才队伍等现象。要对这些弊端进行完善,就要扩大政府平台支撑,加强技术力量投入,从而培养更多林场工人提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森林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全面普及,同时需建立一套检查以及评价体制,这样才能更科学化管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进而保证我国林业内部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孙国华; 李明. 生态环境保护中绿色技术的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3.

[2] 张伟; 陈丽. 有害生物生态防治新技术探索[J]. 林业科学, 2024(2): 115-120.

[3] 王晓芳; 刘强. 绿色防控理念在林业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 现代林业, 2023(6):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