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装配式建筑中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实践

作者

甄建华

身份证号码:130626198303064872

引言:装配式建筑因其施工效率高、环境污染小、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及建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然而,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机电安装作为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整体性能。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的机电安装施工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施工难度,主要体现在预制构件与机电管线的协调安装、预留预埋精度控制及施工空间受限等方面。因此,如何优化机电安装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分析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的技术特点及难点,探讨可行的优化措施,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优化方案的有效性,以期为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的施工实践提供参考,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一、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特点

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的机电安装施工具有明显的技术特点。首先,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构件进行现场拼装,使得机电管线的安装需在构件预制阶段进行预留预埋,施工精度要求较高。而传统现浇建筑的机电安装通常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进行,具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其次,装配式建筑的机电安装涉及多个专业的协同配合,如给排水、暖通、电气、智能化系统等,各系统的管线布置需在设计阶段充分协调,以避免安装冲突。此外,由于预制构件的尺寸和位置固定,机电安装施工受到空间限制,现场调整难度较大,因此对施工前的深化设计和施工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预制构件的预留预埋误差可能影响机电管线的安装精度,导致现场返工;各专业管线的交叉布置易产生碰撞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此外,现场施工空间受限,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安全隐患。因此,在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如何优化机电安装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仍是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优化措施

针对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面临的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首先,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是提升机电安装施工精度和协调性的关键手段。通过BIM 技术,可以在施工前对机电管线进行三维建模,实现各专业系统的碰撞检测,优化管线布局,减少现场安装冲突。此外,BIM 技术还可用于施工模拟,提前规划施工流程,提高施工组织的科学性。例如,在预制构件生产前,利用BIM 模型进行深化设计,确保预留预埋位置准确,减少现场调整和返工。

其次,模块化安装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在装配式建筑中,机电设备及管线可采用模块化设计,将部分系统在工厂内完成预制,再运至现场进行整体安装。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还提高了安装精度,缩短了施工周期。例如,暖通系统的风管、水管以及电气桥架可采用模块化拼装方式,减少现场焊接和切割作业,提高施工安全性。此外,模块化安装还能降低施工对现场环境的依赖,提高施工质量的可控性。

最后,施工流程的优化是提升整体施工效率的重要环节。在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过程中,合理的施工组织能够减少工序交叉干扰,提高施工进度。例如,在施工前应加强各专业间的协同设计,确保机电安装与主体结构施工同步进行,避免因工序错位导致返工。同时,采用精细化施工管理,优化材料供应和施工人员安排,提高施工现场的作业效率。此外,引入标准化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综上所述,通过 BIM 技术的应用、模块化安装的推广以及施工流程的优化,可以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的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程的整体协调性和可靠性。

二、实践案例与优化成果

在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的实际应用中,优化措施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以某装配式住宅项目为例,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 BIM 技术进行深化设计,并推广模块化安装,同时优化施工流程,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在 BIM 技术应用方面,项目团队利用 BIM 模型对机电管线进行三维建模,提前发现并优化了多处管线冲突问题,减少了现场返工。例如,在预制构件生产前,通过 BIM 模型调整了电气管线的预留预埋位置,确保了安装精度。此外,通过施工模拟,合理安排各专业施工顺序,避免了工序交叉影响,提高了施工效率。

其次,模块化安装的推广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该项目将部分机电系统(如暖通风管、电气桥架)采用工厂预制模块化生产,并在现场进行整体拼装,减少了现场焊接和切割作业,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模块化安装减少了施工对现场环境的依赖,提高了安装质量的可控性。

最后,施工流程的优化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施工效率。项目团队加强了各专业间的协同设计,确保机电安装与主体结构施工同步进行,减少了施工延误。同时,采用精细化施工管理,优化材料供应和施工人员安排,提高了施工现场的作业效率。

通过上述优化措施,该项目的机电安装施工效率提高了 20% ,施工成本降低了 15% ,同时返工率减少了 30% 。这一实践案例表明,优化后的施工技术不仅提升了施工质量,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结论

本研究围绕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实践展开分析,探讨了 BIM 技术、模块化安装及施工流程优化等关键措施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优化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并提高工程质量的整体协调性和可靠性。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优化后的施工技术不仅减少了返工率,还降低了施工成本,体现了较强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强, 刘洋. 模块化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 建筑技术开发,

2021, 48(3): 112-114.

[2] 陈志刚.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 工程质量, 2020, 38(6):

67-70.

[3] 刘志强. BIM 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建筑电气, 2019, 38(4):

23-25.

[4] 黄俊.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协调管理探讨[J]. 施工技术, 2021, 50(8): 94-96.

[5] 赵鹏飞.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化与实践研究[J]. 建筑技术, 2020, 51(7):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