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数据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路径研究

作者

杨颖

宿迁开放大学 江苏宿迁 223800

在数字化时代,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是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会计教学作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会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大数据技术融入会计教学,能让学生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培养他们数据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然而当前大数据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剖析其作用机理并提出具体应用路径,以期促进大数据技术与会计教学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一、大数据技术对会计教学的作用机理

(一)更新教学理念

首先,树立数据驱动教学决策理念。会计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帮助教师掌握学情并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为构建动态教学模式基础。其次,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在线学习平台与互动工具,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推动学习方式转变。最后,培养创新思维和跨界融合理念。教师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展示会计与其他金领域的交叉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解决跨领域问题,促进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

(二)丰富教学资源

第一,搭建多元数据资源库。会计教师可借助大数据技术采集整理企业真实数据,为优化会计课程设计提供基础。第二,开发数字化教学案例集。学校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数字化教学案例集。会计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观看案例,直观理解大数据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使大数据技术成为会计教学创新的有力工具,这是丰富教学资源推动教学模式革新的重要举措。第三,整合在线学习资源平台资源。学校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在线学习资源,实现大数据技术与会计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保障资源平台构建和学习方式转变。

(三)改变教学环境

其一,构建真实业务数据池。学校可依托大数据采集非结构化信息,构建行业特色数据集,为课程设计提供真实业务数据。其二,开发智能交互案例系统。学校可利用大数据将静态案例转化为动态模型。教师设计交互式案例,学生通过调整参数观察财务指标变化,系统实时生成风险预警报告或估值结果对比图,革新会计教学模式。其三,打造精准化资源推送平台。教学系统通过整合在线学习平台数据,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学生能力画像,实现个性化资源推荐,有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推动个性化学习。

二、大数据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学模式革新不足

首先,数据应用层次浮于表面。教师仍以教材静态案例为主导,即使应用大数据技术,也仅做表面展示,缺乏对真实业务数据的深度挖掘,从而削弱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实质价值。其次,互动机制单向固化。课堂仍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虽引入在线学习平台,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在实操时仍照搬教材步骤,技术应用的主动性与适应性不足[1]。最后,评价体系维度单一。当前会计教学评价仍以考试为主,在线测试只关注结果性指标,忽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能力成长,导致技术在职场中的适配性与价值难以显性化。

(二)学习方式转变受阻

第一,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目前会计教学中,学生以被动学习模式为主,导致数据敏感度不足,技术应用能力难以内化为解决复杂会计问题的核心素养。第二,碎片化学习盛行。碎片化学习方式忽视技术工具与会计原理、业务流程的深度关联,导致大数据技术整合陷入困境[2]。第三,孤立式学习普遍。目前会计教学中,孤立式学习方式占据主流,学生缺少在技术环境中协作解决问题的经验,削弱了大数据技术在会计职场中的迁移价值。

(三)会计课程优化滞后

其一,课程内容更新滞后。目前会计课程内容仍以会计准则、核算方法等静态知识为主,对大数据技术的覆盖停留在“工具介绍”层面,削弱了大数据技术对会计思维的重构价值。其二,跨学科融合形式化。会计课程体系普遍存在跨学科形式化问题,大数据技术与会计课程缺乏有机衔接,导致技术工具因缺乏业务场景支撑而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其三,课程资源陈旧。当前课程资源数据时效性差、平台仿真度低,严重限制了大数据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深度与广度。

三、大数据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革新会计教学模式

首先,构建数据驱动的动态教学模型。教师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采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动态调整教学内容难度与案例复杂度,实施差异化教学。其次,打造虚实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场景。教师可通过 VR/AR 技术还原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审计现场等真实场景,结合大数据分析工具设计交互式任务,强化技术应用的沉浸感与实效性。最后,构建多维动态的教学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应将大数据技术嵌入评价全流程,通过分析学生作业代码质量、案例分析逻辑性、团队协作贡献度等过程性数据,结合传统考试成绩,量化评估其技术应用深度与创新能力,为教学改进提供精准依据。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第一,推动“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型。会计教师应利用大数据技术设计“问题链+数据包”驱动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挖掘数据背后的业务逻辑,培养学生数据敏感度与问题解决能力。第二,促进“碎片化学习”向“系统性整合”升级。教师可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跨课程知识图谱,将分散的技术知识点与会计理论深度关联。第三,强化“孤立学习”向“协作共创”延伸。教师应借助大数据技术搭建企业级协作平台,模拟真实会计工作场景,要求学生分组完成跨模块任务,培养“技术 + 业务+沟通”的复合型能力。

(三)优化会计课程设计

其一,更新课程内容。教师应将大数据分析工具、机器学习算法等核心技术模块嵌入会计主干课程,使技术学习与准则应用深度融合。其二,促进跨学科融合。教师应打碎学科壁垒,设计“会计+信息技术+业务”的交叉课程群,培养“既懂会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其三,更新课程资源。教师应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企业级数据仓库,提供真实、时效性强的业务数据集,缩小课堂学习与职场实践的差距。

四、结语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大数据技术为会计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会计教学必须紧跟步伐,持续探索和完善应用路径,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变革的需求,为会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冰, 张雯雯.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探讨[J]. 市场瞭望,2025,(05):136-138.

[2] 武 梦 琦 . 大 数 据 背 景 下 基 础 会 计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研 究 [J]. 山 西 青年,2025,(03):132-134.

作者简介:杨颖(1979.2—),女,汉族,江苏宿迁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为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