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作者

胡建红

高碑店一中 074000

引言: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与精神,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价值观塑造意义重大。研究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与方法,能让数学教学更具内涵与活力,提升教学质量。

1.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

1.1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

高中数学教材是渗透数学文化的基础载体,教师需系统梳理教材内容,从概念形成、定理推导、公式演变等环节挖掘隐藏的文化内涵。在函数教学中,可追溯函数概念从笛卡尔的变量思想到康托尔集合论视角下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随时代演进的逻辑;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结合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对空间几何的系统论证,以及中国古代《九章算术》中“方田”“商功”等章节的几何智慧,展现中西方数学文化对空间认知的不同路径。

1.2 积极开展数学文化主题活动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文化主题活动,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学校可定期组织数学文化节,设置“数学史演讲比赛”,让学生自主搜集数学家的研究故事,如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历程、欧拉在失明后仍坚持数学研究的事迹,在演讲中传递数学家的科学精神;举办“数学建模展”,引导学生结合物理、经济等学科知识,运用数学模型解决“校园能耗优化”“社区交通流量分析”等实际问题,展现数学的应用文化;开展“数学艺术创作”活动,鼓励学生用几何图形设计图案、用函数图像绘制艺术作品,将数学的抽象美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数学与文化、艺术的融合点。

1.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文化

信息技术为高中数学文化的渗透提供了多元展示方式,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工具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在三角函数教学中,利用动画演示古代天文学家如何通过观测星象计算角度,展现三角函数在天文历法中的早期应用;在数列教学中,通过在线博物馆资源展示古埃及金字塔建造中对等比数列规律的运用,或播放数学家斐波那契介绍“兔子数列”的科普视频,让抽象的数列知识与历史文化场景结合。

2.渗透数学文化的方法

2.1 运用数学故事引入课程

以数学故事作为课堂导入环节,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渗透数学文化。在导数教学开篇,可讲述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引发思考,进而探索运动变化规律并创立微积分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导数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科学意义;在复数教学中,从16 世纪数学家卡丹在求解三次方程时首次引入虚数,到后来欧拉、高斯等数学家对复数理论的完善过程,通过故事展现数学概念从“不被认可”到“广泛应用”的发展历程,让学生理解数学研究中敢于突破传统的创新精神。故事讲解后,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故事内容思考所学知识的本质,将故事中的文化元素与数学知识点紧密关联,避免文化引入与教学内容脱节。

2.2 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数学文化。在不等式教学中,教师可提出“如何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降低成本”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不等式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在求解过程中介绍线性规划的发展历史,以及数学家在优化问题研究中的贡献;在概率教学中,设计“抽奖活动中的概率计算”“游戏公平性判断”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与讨论理解概率的本质,同时引入“帕斯卡与费马关于赌博问题的通信”这一历史事件,展现概率理论的起源与实际应用价值。

2.3 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文化

小组合作探究能让学生在交流协作中深化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在“圆锥曲线”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探究任务,如“椭圆的历史发展”“抛物线在卫星轨道设计中的应用”“双曲线与光学性质的关联”,各组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分析,形成探究报告并在课堂上展示;在“数学归纳法”教学中,组织小组讨论“数学归纳法的思想在生活中的体现”,如多米诺骨牌效应、楼层安全检查逻辑等,让学生从生活案例中提炼数学思想,同时探究数学归纳法从古代递推思想到现代严格证明的发展过程。

3.实施渗透的保障措施

3.1 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水平

教师的数学文化素养是有效渗透的关键,学校需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能力。定期组织数学文化专题培训,邀请数学史专家、资深教师讲解数学文化的核心内涵、教材中文化元素的挖掘方法,以及课堂渗透技巧;鼓励教师参与数学文化相关的教研活动,如“数学文化教学设计比赛”“数学史与课堂教学融合研讨会”,在交流中分享经验、优化教学方案;支持教师自主学习,推荐《数学简史》《数学文化导论》等书籍,提供访问数学文化数据库、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让教师系统掌握数学文化知识,将文化素养融入日常教学设计与实施中,避免文化渗透流于形式。

3.2 构建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

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能为数学文化渗透提供导向与保障,评价内容需兼顾知识掌握与文化认知。在课堂评价中,关注学生对数学文化内容的理解程度,如能否准确讲述数学概念的发展历程、能否分析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在作业评价中,设计包含文化元素的开放性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数学家事迹的短文”“设计一个体现数学文化的手抄报”,评价时不仅关注作业结果,还重视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对文化的探索态度;在考试评价中,适当增加与数学文化相关的试题,如通过数学史背景考查知识点应用,或让学生分析数学思想的文化意义。通过多元评价,引导教师与学生重视数学文化,确保渗透过程有反馈、有改进。

3.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为数学文化渗透提供环境支持,学校可从空间布置、活动开展等方面营造氛围。在教学楼走廊设置“数学文化墙”,展示数学家画像、数学公式的演变、数学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案例;在图书馆设立“数学文化专区”,摆放数学史书籍、科普读物、数学文化期刊,供学生自主阅读;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定期推送数学文化知识,如“每日数学小常识”“数学家名言”等;此外,结合校园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融入数学文化元素,如举办“数学谜题挑战赛”“数学文化讲座”,让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随时接触数学文化,形成“处处有数学、时时见文化”的氛围,推动数学文化渗透常态化。

结束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有效的途径与方法,结合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文化魅力,提高数学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 爱 芳 . 高 中 数 学 教 学 中 数 学 文 化 的 渗 透 途 径 [J]. 当 代 家 庭 教育,2024,(17):173-175.

[2]张露.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和途径探究[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23 教育理论与管理第三届“创新教育与精准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专题3).南昌市新建区第三中学;,2023:1026-1028.

[3]吴笑达.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及途径分析[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2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