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作者

许少苹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钱东镇上浮山小学 515726

引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传统教学模式易使学生感到枯燥,降低学习积极性。基于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它能让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生活,使抽象知识变得直观易懂,有效改善教学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1. 生活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构建。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学生可能在日常购物找零等生活场景中有过类似的体验。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能激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去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运算规则等,这种基于生活情境的教学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以学生为中心、知识构建的观点。

1.2 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在情境中产生和被运用的。对于小学数学而言,生活情境为数学知识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例如在认识图形时,将各种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联系起来,像长方形可以是书本的形状,圆形可以是盘子的形状等。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图形的特征,因为他们是在熟悉的情境中去认识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

1.3 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倡导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正是这种理论的体现。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比如在教授时间概念时,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作息,从早上起床、上学、课间休息到晚上睡觉等各个环节都涉及到时间的计算和感知。通过这种方式,让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 生活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是一种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挖掘数学问题。例如,在讲解乘法运算时,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问题情境:班级组织春游,每个小组有5 名同学,一共 6 个小组,那么总共去了多少名同学?这样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学生能够很容易地理解问题的含义,并且会积极地运用乘法知识去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2.2 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能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学习测量长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测量教室长度、桌子高度等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亲自使用测量工具,如卷尺等,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如 1 米到底有多长,50 厘米大概是多少等。这种生活实践活动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2.3 运用生活素材教学

运用生活素材教学是生活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应用策略。生活素材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教学。比如在教授分数概念时,可以用一个披萨或者一个苹果等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来举例。将一个披萨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种利用生活素材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抽象的分数概念。因为这些生活素材是学生熟悉的,他们可以通过直观的观察和感受,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3. 生活情境教学的实施效果与挑战

3.1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生活情境教学对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首先,生活情境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通过生活中的建筑、物体等实例,学生能够快速地识别图形的特征。其次,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时,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枯燥乏味,而是充满好奇和探索欲。再者,生活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3.2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生活情境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生活中挖掘出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素材。例如,要将复杂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简单易懂的生活实例,教师必须对生活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具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融合的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在创设生活情境教学时,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关注生活中的新变化,以便为教学提供更多新颖、有趣的生活情境素材。

3.3 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解决办法

在生活情境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一方面,生活情境的创设可能存在不贴合教学内容的情况。例如,有的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过于注重趣味性,而忽略了与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确保生活情境能够准确地体现数学知识的要点。另一方面,部分生活情境可能受到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能被所有学生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生活情境,结合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特色,或者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类似情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结束语: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优势显著,能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综合能力。虽在实施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不断探索与改进,此教学法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常志杰.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践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13):110-113.

[2] 洪 天 雪 . 生 活 情 境 方 法 在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中 的 运 用 研 究 [J]. 考 试 周刊,2023,(32):61-66.

[3]陈思银.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3,(18):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