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研究
张相国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级中学 024200
引言
教育改革的深化让高中数学教学面临新的命题。新课程理念下,课堂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场,而应成为学生思维发展、能力生长的空间。但当前教学中,不少课堂仍延续着教师主导的讲授模式,学生在机械记忆与重复练习中逐渐丧失探究兴趣,面对灵活多变的实际问题时常束手无策。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教学的刻板化之间的矛盾,使得课堂效率与学生素养发展的落差日益明显。这需要从教学的本质出发,重新审视教与学的关系,将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科的内在逻辑相结合,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滋养思维、培育能力的土壤。
一、以问题驱动激活思维生长
问题驱动教学的核心,是让数学知识从课本走向生活,与学生的认知经验产生联结。高中教学本身就贯穿“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应用拓展”的逻辑,通过真实问题引导学生感知知识的实用性。这种模式打破了“公式记忆—例题模仿”的固化流程,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理解知识本质,在解决问题中锤炼数学思维,既契合新课程“素养导向”的要求,也让教材内容成为可探究、可应用的“活知识”。
以人教 A 版必修第二册“平面向量的加法”为例,设计“货车装卸货物”情境:叉车水平推力 300N,竖直提升力 400N,货物实际受力如何?学生结合教材 6.2 节“平行四边形法则”,自主绘制向量图示,计算合力大小(
),确定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53°)。教师追问:“若推力增至 500N,合力方向会怎样?”学生对比计算发现夹角减小,再关联教材练习中“船渡河”问题,分析水流与船速的向量合成,在迁移应用中深化对法则的理解,让课本知识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二、以合作探究培育综合素养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理念中“综合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其价值不仅在于知识共享,更在于让学生在协作中学会倾听、质疑与整合。这种模式打破了“个体解题”的局限(如:学生能力强的落实实践,逻辑好的梳理思路,表达优的提炼成果),最终实现“1+1>2”的学习效果,既贴合教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导向,也呼应了核心素养中“数学建模”与“社会责任”的要求。
以人教A 版必修第二册“立体几何表面积与体积”为例,设计“校园图书角收纳柜设计”任务。分组时兼顾能力差异:3 人一组,测量员(用课本 8.3 节的“斜二测画法”规范测量图书角长宽高)、建模员(依据测量数据,用教材 8.4 节的“柱体、锥体表面积公式”计算收纳柜用料)、策划员(结合课本练习“组合体体积计算”,设计分层收纳方案)。在实际的活动中,测量员会发现图书角有立柱遮挡,需调整测量方法;建模员会考虑“柜门是否计入表面积”,这也需要查阅教材例题,明确计算范围;策划员需要课本“三视图”知识绘制设计图。教师适时引导:“对比教材中‘无盖长方体水箱’的计算,收纳柜哪些面可省略?”推动小组结合课本深化方案,最终各组展示时,既呈现了符合公式的计算结果,也体现了团队协作中对问题的共同破解。
三、以情境直观架起认知桥梁
概率知识的抽象性常让学生陷入“知公式而不明原理”的困境,而情境直观能让随机现象变得可触可感。人教A 版教材擅长以生活场景为锚点,将概率概念融入“抽奖”“游戏”等学生熟悉的情境,正是通过具象体验帮学生建立对随机性的理解。这种教学逻辑贴合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亲手操作、亲眼观察中感知“频率与概率的关系”“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既避免了单纯记忆公式的枯燥,也让课本中的概率原理在真实体验中落地,成为可理解、可应用的知识。
以“班级生日相同概率”为主题设计探究活动,呼应人教 A 版中“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理念。课前让学生每人记录自己的生日(月/日),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每组15 人),统计组内是否有生日相同的同学。多数学生会直观认为“15 人中生日相同的可能性很小”,但实际统计后,约有 50% 的小组出现生日重合。接着,引导学生用便利贴在黑板上“可视化”数据:按月份贴出全班生日,学生能清晰看到某些日期的“聚集现象”。此时引入课本中“概率的统计定义”,解释“当试验次数增多时,频率会稳定在概率附近”——15 人小组中生日相同的理论概率约为 25% ,而实际统计的“频率”正逐步接近这一数值。最后,让学生尝试计算“40 人班级至少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通过对比直观数据与计算,理解“直觉有时会偏离概率本质”,抽象的“概率稳定性”在亲手统计、对比分析中变得清晰可感。
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其核心在于回归教育的本质——促进“生”的发展。这需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固有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空间;需要架起知识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价值;需要构建多元互动的教学生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与探究中实现思维的生长。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完善,将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邱财泉.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5,(06):27-29.
[2]石益.以情境创设打造高中数学生本高效课堂[J].中学科技,2024,(13):47-49.
[3]凤鑫.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首届中国教育创新大会——教师发展与成长分论坛论文集(二).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三中学;,2023:41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