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机制的实践探索
曹旭
长春市第六中学 吉林 长春 130031
引言
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推进,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的理念深入,如何转变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被动地位、让其从“被动接受问题”变为“主动提出问题”成教师关注重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需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掌握语法、理解文本信息,更要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探究习惯,提升自主学习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自主提问机制通过搭建支架、提供指导反馈,能激发提问意愿、提升质量,让阅读成为主动探究与思维发展的过程。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机制的核心价值
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自主提问机制鼓励学生提出 why、how、what if 等类型的问题,推动学生思维从获取信息向分析原因再向评价与迁移发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多提 what 类事实性问题导致的学生思维参与度低的情况。
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角度,学生提出的问题直接反映其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与认知困惑,教师通过收集分析这些问题,可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针对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性问题个别指导,避免满堂灌式教学的效率浪费,实现教与学的精准对接,让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1]。
从学生阅读主动性的激发来看,自主提问机制能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文本的疑问点,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文本,明确阅读的目标与方向,避免阅读过程的盲目性,逐步形成我要读、我要问的主动学习意识,改变传统教师主导提问模式下学生等待问题与答案的被动状态。新课程标准下实施英语阅读教学活动,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认知与阅读能力之外,还要使其形成敏锐的语言思维,关注语言知识,进行深度阅读,不断发展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机制的实践路径
(一)设计问题支架,降低提问门槛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推进学生自主提问机制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因缺乏足够的提问经验与方法,常面临不知如何切入文本、提出的问题针对性不足等困境,导致自主提问难以有效开展。设计问题支架作为应对这一困境的重要实践手段,结合文本类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明确提问的方向与角度,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提问方法,为自主提问的有效推进提供支撑[2]。
以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 Travelling Around中的阅读文本A Trip Along the ThreeGorges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依据该文本的叙事特性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文本理解与原因分析维度搭建问题支架。其中,文本理解维度设置What places did the author visit duringthe trip? How did the author describe the scenery of the Three Gorges?两个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基础信息;原因分析维度设计Why did the author choose to travel along the ThreeGorges by ship? What made the author feel impressed most during the trip?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背后的逻辑。教师通过展示这些问题示例,让学生清晰认知自主提问可涉及的维度,明确提问过程中可关注的内容与可选择的角度,针对科普类文本How DoVolcanoes Form , 教 师 会 先 构 建 Volcanoes are formed by what kind of geologicalmovement? $$ What factors will affect the intensity of a volcanic eruption?→How do volcaniceruptions affect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m?这样的问题链进行示范,引导学生模仿生成具有逻辑关联的问题,逐步提升提问的逻辑性与深度。
(二)搭建资源平台,丰富提问素材
部分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自主提问时,因对文本涉及的文化背景、学科知识等缺乏了解,难以察觉文本中的深层疑问点。搭建资源平台作为提升自主提问质量的关键实践路径,可以为学生补充与阅读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拓展阅读材料等资源,丰富学生开展自主提问的素材,为学生提出更具深度的问题提供认知支撑。
以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4 Natural Disasters中讲述唐山大地震的阅读文本The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教师围绕该文本的主题特性搭建资源平台,在平台中上传多类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包含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背景资料,如地震发生的时间、震级、造成的影响;地震形成的科学原理资料,如板块运动与地震之间的关联;地震应急避险的相关知识资料;以及其他重大地震事件的报道文章资料。学生通过查阅这些平台资料,对文本涉及的地震主题形成更全面的理解,认知视野得到拓宽,进而能提出作者为何着重描写地震前的异常现象、文本中提到的救援措施与现代地震救援措施有何不同等具有深度的问题。
(三)建立多维评价体系,提升提问质量
传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提问的评价,多聚焦于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忽视对学生提问质量的评价。建立多维评价体系作为自主提问机制实践的关键环节,从多个维度对学生的自主提问进行评价,为学生明确改进方向,引导学生提升自主提问质量。
以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4 Natural Disasters中的阅读文本The Night the EarthDidn’t Sleep为例,教师建立的多维评价体系从针对性、逻辑性、深度三个维度评价学生的自主提问。在针对性维度,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围绕文本核心内容、是否具有明确指向性,以此规避无意义、与文本无关的提问;在逻辑性维度,判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契合文本逻辑关系、是否具有清晰思路,以此避免逻辑混乱的提问。具体评价时,若学生提出What happened in Tangshan on July 28, 1976?这样的问题,教师会判定其具有针对性,因围绕文本核心事件,但深度不足,因仅关注事实性信息;若学生提出Why didthe author use 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as the title? What emotions does this titleconvey?这样的问题,教师会评价其具有针对性,因围绕文本标题,具有逻辑性,因关联标题与情感表达,且深度足够,因触及文本情感内涵。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机制的实践,可让学生逐步从被动接受问题变为主动提出问题,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与思维品质。通过提问引导降低提问门槛,提问支持丰富提问素材,提问评价提升提问质量,提问拓展深化阅读效果,教师的教学也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这一过程是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参考文献:
[1]马卫卫.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实践[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2(11):12-14.
[2] 王金凤.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策略[J]. 英语教师,2023,23(17):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