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精准化探索

作者

王卉

子长市秀延初级中学 陕西延安 717300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初中语文教学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作业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因此探索作业设计的精准化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实现教学的高效与公平。

一、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概述

初中语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与补充,具有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等多重功能,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而传统作业多以重复性练习为主,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1]。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作业设计日益强调差异化、层次性和实践性,注重对学生学习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学习过程的有效引导,初中语文作业的优化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教材内容、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开放性强的任务,促进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发展,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精准化的对策

(一)结合生活实际

作业设计精准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其中结合生活实际是实现精准化作业设计的重要路径之一,因为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作业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文实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素材、表达生活感悟不仅提升了作业的真实感与价值感,还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和社会现象的深层理解,理论上这种生活化设计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意义建构而实现的,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实现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教学的精准目标与全面育人目标[2]。在学习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项结合生活实际的作业:请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城市或乡村,写一篇题为“我爱这片土地”的短文或诗歌,该作业要求学生从自身生活环境出发,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人文环境的认识与感受,这种作业形式不仅贴合《我爱这土地》中所表达的深沉情感,也促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挖掘语言素材,提升语言表达与情感体验能力,学生可借助观察、采访、摄影等方式积累素材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实现课堂学习与生活经验的有机融合,这类作业既具有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又强化了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与思考,体现了精准化作业设计中“生活即课堂”的理念。

(二)提高作业趣味

提高作业趣味性是实现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精准化的重要策略之一,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作业的吸引力和完成度,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教学目标达成,传统语文作业往往以抄写、背诵、默写等重复性练习为主,缺乏新意,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趣味性作业则通过创意表达、角色扮演、游戏任务、多媒体运用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从而提升作业质量和学习效果,这一做法契合教育心理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理念,通过调动学生内在动机,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为实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生活化与实践化提供有力支撑。在学习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后,教师可以设计一项趣味性作业: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为游客介绍济南冬天的美景,制作一段语音讲解或短视频,题目为“跟我游济南”,该作业以文本内容为基础,延伸至语言表达、多媒体制作和角色扮演等多维任务,将写作与口语表达、审美体验和技术应用有机结合,学生需要阅读理解课文,抓住文中描写的景物特点和语言风格,同时结合自己的想象或资料查阅,创作有趣又有内容的导游词,这种作业形式新颖有趣,贴近学生的兴趣,既锻炼了语文综合素养,又增强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真正实现了以趣促学、以趣促能的教学目标。

(三)加强反馈机制

加强反馈机制是提升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精准化水平的关键举措,作业反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更是学生自我反思与改进的依据,精准的反馈应具体、及时、有针对性,能够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明确改进方向,从而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在反馈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作业表现,给予个性化的指导,避免“一刀切”式的评价方式,同时反馈也应注重双向互动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包括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以增强学习主体性,理论上这种动态的反馈体系符合形成性评价理念,强调过程性与发展性,有助于构建有效的教学闭环,实现语文教学的精准化与持续改进。在教学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作业:以“亲情中的坚强”为主题写一篇读后感。完成作业后,教师设计多层次反馈机制,学生自评结合教师提供的写作评价标准(如情感真挚、结构清晰、语言流畅等),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初步反思;教师可以安排同伴互评,鼓励学生互读作文,提出具体建议,培养他们的审美与评价能力;教师可以进行精细化点评,指出内容、语言或结构方面的亮点与不足,并结合文本主题,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母爱”“坚强”这一情感内核,这种多元反馈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问题,还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和反思能力,使作业真正成为深化文本理解与情感体验的过程,体现出精准教学的实效与温度。

三、结语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精准化是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通过明确目标、分类施策、贴近生活、增强趣味、强化反馈等策略,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其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全面发展,精准化作业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成长,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教师应不断优化作业内容与形式,使其更具科学性、针对性与有效性,真正发挥作业在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刘丽娟."双减" 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实践[J].小作家选刊,2023(1):0106-0109.

[2] 郑古蒙."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分层作业研究[J].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4(11):0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