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全面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作者

苏柯伊

普洱市委党校 66500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本文在梳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成就的基础上,从强化教育引导、完善制度体系、营造社会氛围三个维度,探索了新时代全面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文章指出,要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细化制度规范,强化制度执行监督,发挥媒体宣传优势,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以期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为打造清廉中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关键词:新时代;廉洁文化;制度建设;廉洁教育;社会共治

引言

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工作,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过一系列标本兼治的有力举措,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廉洁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打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笼子,需要从强化教育引导、完善制度体系、营造社会氛围等多维度协同发力。

一、强化教育引导,筑牢廉洁思想防线

(一)丰富教育内容,构建"立体化"教育矩阵

教育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要着力丰富教育内容,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廉洁教育体系。一方面,要深化理论教育,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将廉洁文化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同时,可开发"廉洁文化微课"系列,通过短视频、漫画等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解读《资治通鉴》《包拯家训》等历史经典案例,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感染力[1]。

另一方面,要创新实践教育方式。打造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延安廉政教育基地等"红色廉洁教育基地",让党员干部沉浸式体验革命先辈们的清正廉洁作风,感悟革命传统中蕴含的廉洁基因。还可建立"廉洁风险情景模拟"平台,针对公职人员可能面临的"围猎"场景,如礼品收送、招投标干预等,开展角色扮演式教育,提升识别和抵御廉政风险的能力。

(二)创新教育形式,激活"数字化"传播动能

除了丰富教育内容,还要创新教育形式,利用新媒体拓宽廉洁文化传播渠道。当前,短视频、小程序、VR等数字技术广泛运用于文化传播领域。可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出"廉洁故事"系列,如制作"清廉家风传承人"纪录片,用AI生成廉洁主题表情包,吸引特别是年轻一代群众的关注。

此外,要强化互动式教育。可举办"廉洁文化创作大赛",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创作廉政诗歌、漫画等优秀作品,并将其纳入城市公共艺术展示。建立"廉洁文化云展厅",运用VR技术生动展现历史名臣廉吏的生平事迹,实现线上线下教育有机融合,扩大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二、完善制度体系,扎紧廉洁制度笼子

(一)细化制度规范,实现"全链条"风险防控

制度建设是保障廉洁文化落地生根的关键。要着力细化制度规范,实现廉政风险全链条、全流程防控。针对公职人员权力运行风险点,可制定《公职人员履职行为负面清单》,明确工作"八小时外"社交圈、生活圈的监督标准,如禁止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旅游等安排。在此基础上,推行"权力清单+流程图"公示制度,将政府采购、项目审批等关键权力和高风险环节纳入"阳光政务"平台,接受社会各界监督[2]。

针对廉政风险易发多发领域,要建立"廉政风险动态评估机制"。对新出台的政策、新设立的机构和岗位等开展风险排查评估,对评估出的高风险领域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同时,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廉政承诺书"制度,每年与配偶、子女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将家风建设纳入日常监督和年度考核。

(二)强化制度执行监督,构建"智能化"监督网络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强化制度执行监督,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化的监督网络。一方面,要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武装监督执纪。搭建"大数据廉政监督平台",整合纪检监察、财政、税务、不动产等部门数据资源,运用关联分析、异常检测等技术,自动预警公职人员违规消费、违规投资等行为。同时,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党员干部"廉政档案",记录廉洁履职情况,确保关键信息和廉政数据不可篡改、全程可追溯。

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追责问责机制。实行"一案双查",对发生严重腐败案件的地区和单位,既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也倒查其上级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落实情况。推行"廉政考核结果公示制",将干部的廉洁表现与提拔任用、评优评先直接挂钩,用"能上能下"的正负激励机制倒逼干部廉洁自律。

三、营造社会共治氛围,凝聚廉洁文化合力

(一)发挥媒体宣传优势,打造"多维化"传播格局

媒体宣传是廉洁文化传播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功能,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形成协同发力、交相呼应的"多维化"传播格局。一方面,在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开设"清风行动"等专栏,集中报道基层廉洁模范人物和优秀案例,如服务窗口"零投诉"标兵、面对利益诱惑坚守原则的乡村干部等,宣传他们不畏权贵、秉公执法、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要用好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构建"全民参与、互动共享"的廉洁文化传播新局面。在各大社交平台发起"我家的清廉故事""拒绝微腐败"等话题讨论,鼓励网民分享身边的廉洁小事、曝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引导形成"知廉、倡廉、护廉"的网络氛围。针对青年群体,还可开发"廉洁文化H5互动程序",通过趣味问答、角色扮演等轻互动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廉洁意识。

(二)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筑牢"亲情防线"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良好家风是廉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要大力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亲情防线"。定期组织开展"廉洁家访"活动,邀请家属参加廉政教育课程,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成为配偶、子女的"廉洁监督员"。针对不同家庭成员,量身定制助廉提醒,如提醒配偶拒绝商业贿赂,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将廉洁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举办"优秀家风故事会""最美家书朗诵会"等活动,引导干部家属将优良家风代代相传[3]。

在基层社区,可将廉洁教育融入网格化治理,设立"廉洁文化宣讲角",定期开展"社区道德讲堂",评选表彰"清廉家庭""廉洁楼栋",形成一批基层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在学校,要将廉洁教育与德育教学相结合,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廉洁守信、知荣辱、明是非的道德品格。

结语

新时代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需要从思想引领、制度约束、社会共治多个维度统筹施策、协同发力。通过创新廉政教育激发内生动力,用严密的制度体系构建外在约束,依托社会各界参与形成文化生态,进而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向发力。在数字时代,更要善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建立"廉洁文化指数"评估体系,量化评判地区廉洁文化建设成效。同时,推动廉洁文化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精准化治理能力,最终形成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清廉社会新形态。

参考文献

[1]楚向红,李浩然.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现实考量与路径选择[J].决策科学,2025,(01):5-14.

[2]王伟,孙雯,肖雨.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J].当代电力文化,2024,(12):48-51.

[3]中共楚雄市西舍路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筑牢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基础[N].楚雄日报(汉),2024-10-1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