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
冯志平
湖北地矿建设工程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430050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防渗漏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贯穿于材料研发、施工工艺优化等各个环节。在设计阶段进行合理的防水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渗漏;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保证防渗漏效果;在选材方面,采用高性能防水材料,为防渗漏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对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对提高建筑物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施工重要性
通过采用防渗漏材料和施工技术,如砌体外墙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抗渗漏性能,保障结构完整性。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工程质量要求也在日益增强,防渗漏性能成为了评价质量的重要指标。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对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物的防水性能,有效避免水分侵入,保护建筑结构,保证建筑物的长期安全和稳定。另外,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居住的舒适度也具有积极意义,一个干燥、无渗漏的居住环境能够显著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质,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心的居住条件。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以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居住安全、延长建筑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和提高居住舒适度。
2 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施工技术
2.1 屋面防渗漏施工技术
2.1.1 基层处理
基层处理是屋面防渗漏施工的基础。首先要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坚实、干净,无疏松、起砂、裂缝等缺陷。对于突出基层表面的尖锐硬物、砂浆疙瘩等应铲除干净,并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若基层存在裂缝,应预先进行处理,采用密封材料嵌填。防水卷材铺设前,基层应保持干燥,可通过简易的检测方法,如在基层表面铺设 1 ㎡的卷材,静置 3\~4 小时后,若卷材下面无凝结水,则表明基层已基本干燥。
2.1.2 找平层处理
找平层施工是屋面防水层的基础处理环节。找平层需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材料,厚度控制在 20mm 至 30mm 。施工时需严格控制表面平整度误差≤5mm,确保防水层与基层充分粘结。找平层需设置分格缝并与结构缝对齐,避免因基层变形导致防水层开裂。该技术通过优化基层条件,为防水层提供均匀受力基础,提升整体防水效果。
2.1.3 细部节点处理
细部节点处理是屋面防水的关键。对于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变形缝等部位应增设防水附加层。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凹槽内应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伸出屋面的管道根部周围应增设附加层,高度不应小于250mm ,上口应用金属箍紧固,并密封处理。
2.2 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2.2.1 节点构造优化
节点构造是外墙防水体系的关键控制部位。门窗框与墙体接缝需采用阶梯式嵌填工艺,接缝底部设置背衬材料以维持密封胶的压缩量。嵌填材料需选用低模量硅酮密封胶,其拉伸模量与基层变形特性相匹配。脚手眼封堵需分层填塞防水砂浆,孔洞周边需设置附加防水层,厚度应与主体防水层一致。管道穿墙部位需设置双层套管,内层套管与管道间填充遇水膨胀止水胶,外层套管与墙体间隙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分层抹压。女儿墙压顶需向内找坡,坡度 23% ,檐口部位增设滴水槽以引导雨水排出。节点构造需通过三维建模验证排水路径合理性,确保水体无法在薄弱部位积聚渗透。
2.2.2 防水层施工
防水层施工需分层分段进行,首层涂膜需采用刮涂法形成连续封闭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需分遍涂刷,每遍涂膜厚度 ≤1.5mm ,前后两遍涂刷方向需垂直交错。卷材防水层需采用热风焊接工艺,搭接宽度按材料特性确定,搭接处需进行气密性检测。刚性防水层需设置分格缝,缝内填充聚氨酯密封胶,分格缝间距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水层施工需避开雨雪天气,涂膜固化期间需采取遮阳措施防止暴晒开裂。
2.3 卫生间防渗漏施工技术
卫生间渗漏治理以管道节点修复和重做防水层为主,并兼顾排水优化。若管道根部渗漏,需要凿除周边 50mm 宽的地砖和水泥砂浆层,清理基层后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安装如遇水膨胀止水环,再用 C20 细石混凝土封堵,还要在管道根部增设 200mm 宽防水附加层以确保密封严实。如果地面防水层失效,要将原有防水层彻底铲除至坚实基层并重新处理基层,保证平整度误差≤3mm、含水率 <9‰ 。还要采用“一布两涂”工艺涂刷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重点加强地漏、墙角等部位,使涂层总厚度
。当地面因排水坡度不足而积水时,可通过地面局部垫高或重新铺贴地砖来调整坡度,让水流向地漏。以上措施实施完成后要进行48h 闭水试验,确保楼下对应位置无渗漏痕迹后才能进行装饰面层施工。
2.4 门窗防渗漏施工技术
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门窗渗漏,门窗安装过程中应使用膨胀螺丝和自攻螺丝对门窗进行固定,避免出现松动或漏装的情况,同时保证门窗与洞口之间的缝隙宽度一致,防止因缝隙过大或过小导致渗漏。在填充门窗与洞口之间的缝隙时,应选用合适的填充材料,常用的填充材料包括聚合物水泥砂浆、泡沫聚苯乙烯等,填充时应分层填实,保证填充密实,无空鼓和裂缝,填充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填充质量符合要求。此外,门窗玻璃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收口处理,收口时应使用防水胶对玻璃与窗框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雨水渗入,同时注意胶条的安装质量,保证胶条与门窗之间的密合度良好。如果门窗边框与洞口之间的缝隙与下表所规定的数值不一致,需要对洞口进行处理,必须处理合格后才可以进行安装。
2.5 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
2.5.1 管道穿墙衔接
管道穿墙部位需设置多道密封构造。防水套管需采用钢质或塑料材质,套管直径需比管道大两个规格,外壁与墙体间隙需用防水砂浆填充。套管与管道间需采用遇水膨胀止水胶填塞,填塞深度需满足规范要求,胶体需完全包裹管道根部。管道根部需进行二次密封处理,采用密封膏形成环形封闭层。穿墙管周边混凝土需振捣密实,避免孔洞导致渗水通道形成。
2.5.2 施工缝、后浇带施工
施工缝防水处理需采用止水钢板与遇水膨胀止水条双重构造。止水钢板需预埋于混凝土内,搭接处需满焊确保密封性,钢板宽度与厚度需根据缝宽及水压计算确定。后浇带施工需在两侧混凝土达到设计龄期后进行,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配合比需通过试验验证其抗渗性能。后浇带模板支设需独立设置,避免与主体结构模板连成整体。施工缝处需设置凸形或凹形槽口,增强新旧混凝土结合强度。
结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渗漏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防水能力,保证建筑物的长期稳定,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与安全性。未来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防渗漏技术将向高效率、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亚辉.防渗漏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业,2025(01):85-87.
[2]郑国清.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4(11):1-3.
[3]田爽.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17):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