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在役工况的油气管道氩电联焊工艺应用

作者

付立召

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有限公司

引言

油气管道属于油气资源运输的基础条件,而在役油气管道建设的过程中,管道的对接需要采取合理的工艺,才能切实的提升油气管道的连接稳定。氩电联焊工艺综合了氩弧焊和手工电弧焊的优点,具有焊接质量高、效率快等特点,在工程实践过程得到广泛运用。因此,深入研究氩电联焊工艺在在役工况下油气管道中的应用,能够提高管道焊接质量、延长管道使用寿命、保障油气输送安全。

1 氩电联焊工艺特点

1.1 焊接效率较高

虽然氩弧焊打底速度相对较慢,但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速度较快,两者结合,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整体焊接效率。相比于全氩弧焊,减少了焊接时间和成本;相比于单纯手工电弧焊,又提高了打底质量,减少了返修次数,从而间接提高了生产效率[1]。

1.2 适应性强

氩电联焊工艺适用于多种材质的油气管道焊接,如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无论是小直径管道还是大直径管道,都能较好地应用该工艺。对于在役工况下不同环境和位置的管道焊接,如野外施工、站内管道维修等,氩电联焊工艺都能发挥其优势,具有较强的现场适应性。

1.3 焊接变形小

氩弧焊热量集中,焊接热输入相对较小,能够有效减少焊接过程中的热影响区,降低管道的焊接变形。手工电弧焊在填充盖面时,通过合理控制焊接参数和焊接顺序,也能进一步减小焊接变形,有利于保证管道的尺寸精度和安装质量。

2 氩电联焊工艺在油气管道焊接中的应用

2.1 氩弧焊打底焊接

2.1.1 引弧与电弧维持

油气管道焊接过程中,针对引弧与电弧维持,操作人员需先将氩弧焊机调至预设参数,这一步骤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基础。通常情况下,焊接电流需设定在 80-100A 的范围,焊接电压控制在 10-15V 之间,而氩气流量则要稳定在 8-15L/min,这样的参数组合能为后续焊接提供稳定的电弧和良好的保护氛围。参数调整完毕后,操作人员手持焊枪,小心翼翼地将焊枪移至管道坡口内靠近定位焊焊点的位置准备引弧。引弧成功后,操作人员要保持电弧稳定燃烧,这是确保焊接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此时,需将电弧在坡口根部停留 1-2 秒进行预热,预热的目的是让坡口根部金属逐渐达到熔化状态,为形成初始熔池做好准备。在预热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密切观察坡口根部的变化,通过肉眼判断金属是否开始熔化,当看到坡口根部出现明亮的熔池时,说明预热达到了预期效果,初始熔池已成功形成[2]。

2.1.2 焊丝填充与焊接推进

熔池填充焊丝过程中,针对内送丝,焊丝从管道内部伸入,端部始终处于氩气保护范围内,随熔池形成缓慢送丝;外送丝时,焊丝与管道表面成 30–45 角从外部送入熔池。焊接过程中,焊枪与管道轴线保持垂直,电弧始终对准坡口根部,确保熔池与坡口两侧充分熔合。以 10-20cm/min的均匀速度从仰焊位置向立焊、平焊位置推进,同时根据熔池大小调整送丝速度和焊接速度,避免出现烧穿或未焊透。

2.1.3 接头处理与收尾

当前半圈焊接至距离起始端 10-15mm 时,操作人员停止送丝,将电弧缓慢移开,形成缓冷弧坑。清理接头处的飞溅物和氧化皮后,在接头前方 5mm 处重新引弧,电弧向起始端移动,使新熔池与原有熔池融合,然后继续完成剩余焊接。焊接结束时,逐渐减小焊接电流,同时停止送丝,待电弧熄灭后,保持氩气延迟保护 3-5 秒,防止熔池被氧化。

2.2 手工电弧焊填充焊接

2.2.1 引弧与熔池建立

待氩弧焊打底焊缝温度降至 150C-250C 时,操作人员开始填充焊接。选用与母材匹配的焊条,如 E4303、E5015 等,将手工电弧焊机参数调至焊接电流 120-180A,焊接电压 22-28Vc 。采用直击法或划擦法在坡口内引弧,引弧后将电弧移至坡口一侧,预热 2-3 秒,形成稳定熔池。

2.2.2 多层多道焊接推进

填充焊接采用多层多道方式,操作人员操作时,第一道焊缝要覆盖打底焊缝的 1/2-2/3 。焊接时,焊条与管道表面成 45-60 角,采用锯齿形或月牙形运条法,在坡口两侧各停留 0.5-1 秒,确保坡口边缘充分熔合。每道焊缝的厚度不超过焊条直径的 1.5 倍,焊接速度控制在 20-30cm/min 完成一道焊缝后,清除熔渣和飞溅物,再进行下一道焊接,层间温度保持在 150C 以上[3]。

2.2.3 接头与收弧处理

每层焊缝的接头要错开,间距不小于 10mmc 。接头时,操作人员在距离前一道焊缝末端 10-15mm 处引弧,缓慢移至接头位置,使电弧将此处熔化后再继续焊接。收弧时,采用反复断弧法填满弧坑,避免产生缩孔和裂纹。

2.3 手工电弧焊盖面焊接

2.3.1 引弧与初始焊接

填充焊接完成后,操作人员检查焊缝表面平整度,确保距离管道表面留有 1-2mm 的盖面余量。调整焊机参数,与填充焊接参数基本一致或略作调整。在坡口内引弧后,将电弧移至坡口边缘,形成合适大小的熔池,开始盖面焊接。

2.3.2 运条与成型控制

盖面焊接采用直线形或小幅锯齿形运条法,操作人员保持焊条角度与填充焊接相同。焊接时,确保熔池边缘超过坡口边缘 1-2mm ,焊缝余高控制在 0-3mm 。从仰焊位置向立焊、平焊位置推进,保持焊接速度均匀,使焊缝表面平整光滑,与母材过渡圆滑。

2.3.3 收尾处理

焊接接近终点时,操作人员要逐渐减小运条幅度,从原来的锯齿形或直线形运条慢慢变为小幅摆动,同时减慢焊接速度,使熔池有足够的金属填充,将弧坑填满。收弧时,缓慢抬起焊条,使电弧逐渐熄灭,这个过程要平稳,避免因动作过快导致弧坑产生裂纹。

待焊缝冷却至常温后,操作人员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表面的熔渣和飞溅物,清理时要注意不要损伤焊缝表面。清理完成后,对盖面焊缝进行外观检查,查看焊缝的成形、余高、宽度等是否符合要求,若发现有咬边、气孔、夹渣等缺陷,要及时进行返修。确认无缺陷后,手工电弧焊盖面焊接过程全部完成。

3 结语

氩电联焊工艺凭借其焊接质量高、效率较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在役工况的油气管道焊接中,能够有效满足在役工况对油气管道焊接的压力、温度、耐腐蚀性等要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管道材质、管径、壁厚、工况条件等因素,对氩电联焊工艺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焊接质量达到高标准。

参考文献:

[1]陈永刚.双相不锈钢 S31803 管道的氩电联焊工艺应用[J].焊接,2019, (09):61-64+68.

[2]王林,赵成军,白值尹.大口径高钢级输油气管道氩电联焊缺陷成因分析与解决方案[J].全面腐蚀控制,2024,38(10):141-145.

[3]魏永辉.浅析氩电联焊工艺在压力管道焊接施工中的缺陷控制[J].中国设备工程,2021,(11):88-89.